过刊目录

  • 全选
    |

    述评

  • 李学旺;李航
    2005,21(9): 499-5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周伟;陈楠;潘晓霞;张文;徐耀文;王伟铭;王朝晖
    2005,21(9): 502-5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 不同激素反应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podocin的表达和分布特征。方法 肾组织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双染色,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与定位标志Ⅳ型胶原α3链比较。 受检NS患者21例, 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2例(难治性7例, 非难治性5例)、 微小病变(MCD)5例、 膜性肾病(MN)4例;正常肾组织对照3例。采用LSM 510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荧光强度以吸光度表示。 结果 (1)podocin在正常肾组织沿肾小球基底膜呈连续、 线形分布。部分FSGS患者podocin的分布呈点状、 短线条状, 少数患者未见podocin沉积。(2)FSGS患者肾小球中podocin表达量(80.5±33.5)与对照正常肾组织(138.4±38.1)比较,显著减少(P=0.0211), 其中难治性FSGS(67.2±30.5)与正常肾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 非难治性FSGS患者(99.0±31.0)与正常肾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5)。(3)MCD(112.1±47.6)、 MN(92.5±34.8)患者podocin的表达量亦降低,与正常肾组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497, P=0.1570)。(4)不同病理类型各组NS患者肾小球中podocin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FSGS的NS患者肾小球中podocin的表达减少, 难治性FSGS患者尤为明显, 部分FSGS患者podocin分布发生改变。podocin的检测可能在FSGS激素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价值。
  • 王剑青;戴勇;邓安国;刘建军;何建凡
    2005,21(9): 506-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和比较尿毒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寻找和鉴定尿毒症患者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谱。方法 以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和垂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向,分别对尿毒症患者和正常者血清蛋白质样品进行二维双向电泳, 经银染显色和ImageMaster 2D 5.0 软件分析凝胶图像, 对有差异性表达的尿毒症者的蛋白质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 尿毒症患者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发生了改变,将其中26个明显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指纹图谱和串联质谱分析, International Protein Index(IPI) human数据库中检索,鉴定出其中20个蛋白。 结论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尿毒症患者血清总蛋白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的结果为尿毒症蛋白质毒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基础研究

  • 冯秀艳;张志刚;赵仲华;陈琦;郭慕依
    2005,21(9): 512-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CN)对大鼠系膜细胞(MsC)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转导分子MAPKsp21表达的影响&#65377;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DCN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筛选和鉴定后,收集阳性细胞克隆的培养上清(DCN上清),将其加入正常MsC的培养液中,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65377;用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MAPKs,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65380;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氨基末端激酶(JNK)p38p21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21在细胞中的表达&#65377;结果 DCN上清明显抑制正常MsC的增殖, 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仅为对照组的35%(P < 0.05); 磷酸化ERK1/2SAPK/JNK表达增强, 分别为对照组的2.2&#65380; 1.4倍及1.7&#65380; 1.8;磷酸化p38无明显变化&#65377;DCN抗体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磷酸化ERK1/2&#65380; SAPK/JNK的表达上调&#65377;DCN上清还可使细胞p21的表达明显增强,DCN抗体也同样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其上调表达的作用, ERK1/2 SAPK/JNK通路抑制剂U0126circumin均可抑制其上调表达的作用,分别为对照组的64%61%;p38通路抑制剂SB203580则对其无影响&#65377;结论 DCN对肾MsC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经ERK1/2&#65380;SAPK/JNKp21蛋白介导&#65377;

  • 彭炎强;姜宗培;纪玉莲;余学清;高玲;彭文兴;董秀清
    2005,21(9): 517-5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时间模式及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的影响&#65377;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地分为糖尿病非治疗组(DM),观察12;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治疗组(DM+Apo,0.2 g·kg-1·d-1),疗程8&#65377;用RT-PCR检测肾脏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的表达&#6537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纤连蛋白(FN)表达&#65377;白明胶酶谱法(zymography)检测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65377;并测定Scr&#65380;尿蛋白量和肾重指数&#65377;结果 DM组肾脏p22phox mRNA的表达在4&#65380; 68周时较正常对照组(C)明显升高(P < 0.05); 12周时降低至正常水平&#65377;DM+Apo组肾脏p22phox mRNA 的表达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可显著逆转由糖尿病导致的肾小球体积&#65380;肾小球FN表达&#65380;肾小球ECM含量&#65380;Scr&#65380;尿蛋白量和肾重指数的升高(P < 0.05),并显著提高肾脏MMP-9活性(P < 0.05)&#65377; 结论 NADPH氧化酶的过度表达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65377;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的治疗措施可减少DN肾小球ECM积聚&#65380; 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65377;
  • 赖小希;丁国华
    2005,21(9): 522-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蛋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诱导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65377; 方法 将培养的大鼠肾小管细胞NRK-52E分别与不同浓度(10&#65380; 20&#65380; 30 mg/ml)的去脂无内毒素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同孵育6&#65380; 12&#65380; 1824 h&#65377;透射电镜&#65380;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65377;BSA 20 mg/ml刺激NRK-52E细胞15&#65380; 30&#65380; 60120 min, Westen印迹测定p38&#65380;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65377;将SB202190(20 μmol/L, p38抑制剂)&#65380;SP600125(10 μmol/L, JNK抑制剂)PD98059(20 μmol/L, ERK抑制剂)分别与白蛋白和NRK-52E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检测细胞凋亡&#65377;结果 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65377;白蛋白与NRK-52E细胞共孵育后,p38JNK活性明显升高,ERK活性显著降低&#65377;SB202190SP600125可分别抑制白蛋白诱导NRK-52E细胞凋亡,PD98059促进白蛋白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65377;结论 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p38JNK激活与ERK抑制介导了白蛋白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65377;
  • 洪权;吴镝;陈香美;侯剀;冯哲;傅博;许国双;丁瑞
    2005,21(9): 527-5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人尿酸转运蛋白(hUAT)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内的定位表达情况&#65377; 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hUAT&#65377;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分别导入人HKC及非洲爪蟾卵细胞&#65377;构建hUAT的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并制备抗hUAT的多克隆抗体&#65377;利用免疫荧光&#65380;Western印迹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hUAT在人HKC的定位表达&#65377;结果 成功制备了兔抗hUAT-GST多克隆抗体&#65377;利用该抗体及构建的pEGFP-hUAT荧光表达载体进行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hUAT是一种膜蛋白,并且表达于人HKC胞膜上,Northern blot结果也表明人HKC在高尿酸环境中的hUAT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5)&#65377;结论 hUAT并非典型的膜转运蛋白,可能是以二聚体的形式才能够表达在细胞膜上,它在细胞内的定位表达可能需要特殊的转录调控机制&#65377;
  • 李晓忠;戴继鸿;袁海涛;张学光
    2005,21(9): 534-5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CD40/CD40L&#65380; B7-1/CD28在肾小管间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65380; 损伤的肾组织固有细胞上的表达以及其可能的作用&#65377;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叶酸制作CD1小鼠叶酸性肾病模型, 在第1&#65380; 2&#65380; 3&#65380; 7&#65380; 14&#65380; 21天分别处死动物, 取其右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取左肾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分析; 采血检测BUN&#65380; Scr&#65377;以抗B7-1功能性单克隆抗体(B7-1mAb)联合叶酸应用, 观察21 d,采血行BUN&#65380;Scr检测,病理图像分析肾病变区域及保护率&#65377;结果 小鼠在给予叶酸后第1, CD40&#65380; B7-1在肾小管上皮表达上调, 并持续至第21&#65377;通过蛋白印迹半定量检测,CD40在各时间点实验组肾组织表达量均增加5倍以上(P < 0.01),在间质区域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上可见CD28CD40L的表达&#65377;经B7-1mAb干预性治疗,小鼠死亡率从47.83%下降到11.01%, P < 0.01; BUN&#65380; Scr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保护率从7.45%上升至66.51%&#65377;结论 在小鼠叶酸性肾病中,肾组织CD40/CD40LB7-1/CD28的表达上调并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65380;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过程&#65377;B7-1mAb干预治疗能减轻上述的肾损害,为肾间质纤维化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途径&#65377;
  • 齐向明;吴永贵;吴国仲;林辉;钱浩;郝丽
    2005,21(9): 538-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霉酚酸酯(MMF)对大鼠糖尿病肾脏协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65377; 方法 建立STZ诱导的大鼠单侧肾切除糖尿病模型, 随机分5:对照组&#65380; 模型组&#65380;依那普利组&#65380; MMF组及依那普利与MMF联合给药组&#65377;8周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AER)&#65380; 肾组织病理及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65380; 过氧化氢酶(CAT)&#65380;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65377;免疫组化或Western 印迹检测肾组织ED-1&#65380;ICAM-1TGF-β1蛋白表达&#65377;结果 (1) 各给药组均可抑制糖尿病大鼠AER增加及肾小球病理损害(P < 0.05, 0.01); 联合给药组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P < 0.05)&#65377;(2)对糖尿病肾组织MDA含量增加及SOD&#65380; CATGSH-PX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 < 0.05, P < 0.01)&#65377;(3)模型组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ED-1阳性细胞数与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各给药组ED-1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 P < 0.01); 依那普利给药组肾组织ICAM-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MF与联合组ICAM-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65377; (4)Western印迹显示糖尿病肾组织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1.79,各给药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模型组分别下降39.72%,44.80%55.09%&#65377;结论 依那普利与MMF联合给药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部分与其对肾组织氧化应激增加&#65380;炎症细胞浸润及TGFβ1表达有协同抑制作用有关&#65377;
  • 褚瑰丽;贾汝汉;高苹;宋恩峰;陈铖;丁国华
    2005,21(9): 543-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整合素α3β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替米沙坦对其影响&#65377;方法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糖尿病组&#65380;治疗组, 另设对照组&#65377;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3 mg·kg-1·d-1&#65377;6周后,检测各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65380;肌酐清除率&#65380;血糖&#65380;血胰岛素&#65380;血压&#65380;肾重/体重;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65377;分离肾小球,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蛋白表达水平&#65377; RT-PCR 检测肾小球TGF-β1mRNA 的表达&#65377;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65377;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整合素α3β1主要沿肾小球血管袢呈线性表达,系膜区有少量表达&#65377;糖尿病组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替米沙坦治疗组整合素α3β1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增加,24 h尿白蛋白定量及其它肾功能指标以及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压无明显变化, 肾小球TGF-β1mRNA表达比糖尿病组显著下降&#65377;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的尿蛋白,改善病理变化,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减少TGF-β1表达,上调整合素α3β1表达而实现&#65377;
  • 透析与移植

  • 徐筱琪;Siegfried Stiller Helmut Mann;钱家麒;Heinrich Melzer
    2005,21(9): 548-5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高通量透析膜的蛋白质通透性&#65377;方法 所有的透析模式均设为单纯超滤,在应用不同的透析膜透析时于透析器的出液口留取滤出液标本,同时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作蛋白质电泳分析&#65377;SDS-PAGE采用银染色的方法并根据Melzer的方法作了改良,结果应用激光吸光度测定仪进行条带分析&#65377;结果 透析膜滤出液中蛋白质条带与经肾小球膜滤出的蛋白质相似,IgG&#65380;转铁蛋白&#65380;视黄醇结合蛋白和β2-微球蛋白&#65377;由于不同的透析膜的分子截留量&#65380;电荷和吸附能力不同,其蛋白质条带的分布亦不同&#65377;随着透析的进行,所有膜的通透性都逐渐下降&#65377;结论 高通量透析膜的蛋白质通透性与肾小球滤过膜相似, 但受孔径&#65380; 表面所带电荷&#65380; 吸附能力和透析时间的影响而发生改变&#65377;与人体的肾小球滤过膜不同, 随着透析的进行, 透析膜的蛋白质通透性下降&#65377;
  • 周再生;王碧飞;叶晴;吴素红;崔惠敏;田敏
    2005,21(9): 552-5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大剂量速尿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容量状态的影响&#65377;方法 33例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17)和对照组(16),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CAPD治疗,试验组患者口服速尿100 mg, bid,对照组不用&#65377;观察9个月,定期收集有关临床资料&#65377;结果 试验前两组间的主要临床指标&#65380;实验室检查结果&#65380;腹膜转运特性无显著差异&#65377;在试验的第3&#65380; 6&#65380; 9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量分别为(788±198)ml(701±187)ml&#65380;(813±220)ml(673±194)ml&#65380;(809±209)ml(599±176)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肌酐清除率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377;试验前两组的下腔静脉内径指数(IVCDI)分别为13.82±1.2113.78±1.0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束时分别为11.72±1.1012.6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77;试验前两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别为115.4±27.2115.7±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结束时分别为120.9±24.5140.0±3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77;结论 大剂量速尿能使CAPD患者的尿量增加,有利于容量超负荷的控制,从而使高血压和左心肥厚等心血管并发症减轻&#65377;
  • 临床用药指南

  • 《环孢素A在肾内科的应用》专家协作组
    2005,21(9): 556-5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刘龙山;王长希
    2005,21(9): 558-5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