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曹娅丽;章友康;王素霞;鄂洁;邹万忠
    2008,24(12): 859-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肾组织中检出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在HCV感染并发肾小球肾炎(GN)中的意义。 方法 用HCV-NS3单克隆抗体对21例(其中7例患者肾活检时血清HCV-RNA定性为阳性)HCV感染并发G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了HCV-NS3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6例(6/21)检出了HCV-NS3抗原,可以诊断为HCV相关性GN。7例肾活检时血清HCV-RNA阳性伴GN患者肾组织中,4例(4/7)检到HCV-NS3抗原。HCV-NS3抗原主要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或)系膜区沉积。HCV抗原检出组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膜增殖性GN(MPGN,3/6)。免疫组化HCV阳性组的发病年龄和尿蛋白量(24 h)显著大于阴性组(P = 0.01);血清补体C3显著低于阴性组(P = 0.01)。 结论 HCV抗原在肾组织中的检出对于HCV相关性GN的诊断以及肾损害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 钟一红;方艺;傅辰生;袁敏;吉俊;滕杰;邹建洲;丁小强
    2008,24(12): 865-8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两种抗生素用药方案对绝经后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4年8月至2007年9月本科门诊随访的68例绝经后女性复发性尿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剂量抗生素持续抑菌和患者自主的单剂量抗生素间歇抑菌两种预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开始抗生素预防后的12个月内,尿路感染急性发作以及胃肠道症状、阴道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患者自主的间歇抑菌组与持续抑菌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0%比81.8%,P > 0.05),但前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抑菌组(7.7%比28.6%,P < 0.05)。 结论 患者自主的单剂量抗生素间歇抑菌对绝经后女性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较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 林爱武;钱家麒;方炜;倪兆慧;严豪;曹励欧;林星辉
    2008,24(12): 868-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特征。 方法 选取1994年在本中心开始透析且持续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按照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长期透析组)为持续透析5年以上;B组(短期透析组)为在5年之内由于转血液透析或死亡而退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透析处方及充分性。 结果 符合要求的患者,A组有68例,B组98例。平均随访时间A组为(84.80± 19.42)月;B组为(27.25± 12.31)月。A组患者年龄较轻;合并糖尿病(A组3/68比B组18/98,P < 0.05)和冠心病(A组 6/68比B组22/98,P< 0.05)较少;开始透析时血清白蛋白较高[A组(35.56± 4.74) g/L比B组(33.69± 5.45) g/L,P < 0.01]。两组间血糖、血脂、血红蛋白和钙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透析时A组的残肾GFR、残肾Kt/V和残肾Ccr较B组高(P < 0.05),但尿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尿量和残肾GFR的下降速度较B组慢。随访过程中,A组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1/81.22月比1/29.03月,P < 0.01),这种差异在转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尤其明显。 结论 与短期透析患者相比,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具有相对年轻、并发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生率较少、开始透析时营养状态较好、残肾功能较好、脉压差较小、透析后残肾功能下降速度慢及腹膜炎发生率相对少的特点。
  • 黄燕萍;王伟铭;裴道灵;沈平雁;俞海瑾;史浩;章倩莹;徐静;吕轶伦;樊绮诗;陈楠
    2008,24(12): 872-8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获取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其高危人群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中259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沉渣镜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Scr、BUN、血尿酸、血糖、血胆固醇(Cho)、血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及肾脏B超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及接受技术指导,同时培训社区居委会有关人员,以便与居民的沟通与联络。3个月后对ACR试纸半定量检查阳性者进行复查。 结果 在2554例资料完整的居民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3%;肾功能下降为5.8%;镜下血尿为1.2%。该人群中CKD患病率11.8%,知晓率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CKD的最强烈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其余依次为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结论 在上海城市社区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1.8%,知晓率仅为8.2%。CKD的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 吴升华;廖培元;张永梅;董玲
    2008,24(12): 878-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患儿血、尿脂氧素A4(LXA4)、白三烯B4(LTB4)和白细胞15-脂氧化酶(15-LO)水平变化的意义。 方法 分别在22例APSGN患儿发病≤3 d(急性期)、10~14 d(恢复早期)和6~8周(恢复晚期)留取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尿LXA4和LTB4。对8例患儿应用RT-PCR方法测定白细胞15-LO表达。体外趋化法测定白细胞LTB4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 结果 患儿急性期的血、尿LXA4和白细胞15-LO表达升高,恢复早期进一步升高(均P < 0.01);在恢复晚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儿童(均P < 0.01)。患儿急性期的血、尿LTB4高于健康儿童(P < 0.01),在恢复早期和恢复晚期逐渐降低,仍高于健康儿童(P < 0.01)。体外应用15-S-羟二十碳四烯酸(15-S-HETE)或LXA4可抑制患儿白细胞合成LTB4,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 结论 患儿血、尿LXA4和白细胞15-LO表达在恢复早期与血、尿LTB4变化相反。15-S-HETE和LXA4通过抑制LTB4而发挥抗炎作用,促进APSGN疾病的恢复。
  • 基础研究

  • 周同;李晓;赵亚鹏 金佩佩;王学锋;钟高仁;汪登斌;张明钧;陈楠;王鸿利
    2008,24(12): 883-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P选择素在肾病综合征(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作用,探讨P选择素靶向对比剂及分子磁共振成像(MRI)在DVT犬模型早期诊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选择我院2005年至2006年间住院NS患者41例,根据核素深静脉造影检查有无伴发DVT,再分为DVT组和无DVT组,检测患者血中P选择素含量。(2)选择健康成年毕格犬,建立DVT模型,并按造模即刻、1 h、3 h采血并取静脉损伤节段,行血管组织和血中P选择素含量检测。(3)利用研制的抗P选择素单抗,制成P选择素靶向对比剂,结合体外犬静脉损伤节段血管MRI,进行犬活体内观察。 结果 (1)NS患者血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增高(P < 0.01),DVT组又较无伴DVT组明显增高(P < 0.01)。(2)模型犬血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犬显著增高(P < 0.05),且于受损血管内膜及血栓形成部位明显表达。(3)制备的MRI对比剂,体外可明显增强犬离体受损血管与血栓部位显像信号。体内于犬静脉损伤局部注射对比剂30 min,MRI即显示高于周围肌肉显影的血管信号;1 h可见附壁血栓增强信号;至3 h随血栓形成增大而持续强化,实验组对比度噪声比 (CN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1±2.32比2.71±0.86,P < 0.01),且显示了与P选择素表达一致的信号强化效果。另从犬损伤部位远心端注射对比剂30 min至1 h,也显示了上述成像效果;2 h至4 h血栓信号由明显上升渐见趋缓,延迟24 h信号强度减弱,实验组CNR值与对照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0.40±2.15比1.93±0.57,P < 0.01)。此外,该对比剂对实验犬的生命体征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P选择素参与NS合并DVT。利用P选择素单抗MRI对比剂,可在活体内早期定位显像及反映血栓形成状态,为DVT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 肖厚勤;史伟;刘双信;王文健;梁馨苓;梁永正;林秋雄
    2008,24(12): 890-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1,25(OH)2D3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酸(PAN)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C)、PAN组和1,25(OH)2D3治疗组 [1,25(OH)2D3 0.2 μg·kg-1·d-1灌胃]。一次性尾静脉注射PAN 100 mg/kg体质量建立足细胞损伤的PAN肾病动物模型。于3、7、14、21 d分批处死动物,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尿蛋白量(24 h)和肾功能。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分别检测nephrin、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Smad2/3的表达。 结果 (1)PAN组各时间点BUN、Scr、尿蛋白量(24 h)[7 d时,(20.26±4.87) mg比(1.01±0.41) mg,P < 0.01]均高于同期的NC组,而肾小球足细胞显著减少[14 d时,(10.9±4.2) 个/肾小球切面比(31.9±6.2)个/肾小球切面,P < 0.01],且足突增宽融合。1,25(OH)2D3治疗组各时间点尿蛋白量(24 h)[7 d时(9.95±3.82) mg]和BUN、Scr显著低于PAN组(P < 0.05),且肾脏病理改变减轻。(2)PAN组7 d时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快状改变,足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14 d时,(37.4±7.9)个/肾小球切面]。与PAN组相比,1,25(OH)2D3治疗组各时间段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足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14 d时,(21.9±6.2) 个/肾小球切面,P < 0.01]。(3)PAN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C组(P < 0.01),1,25(OH)2D3治疗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低于PAN组(P < 0.01)。 结论 1,25(OH)2D3能有效地抑制PAN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减少尿蛋白,其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 陶建瓴 李航 阮雄中 李学旺
    2008,24(12): 897-9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在脂质引起佛波酯(PMA)促分化后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THP-1)凋亡中有无内质网(ER)应激,探讨巨噬细胞凋亡在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方法 密度梯度法提取低密度脂蛋白,制备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Hoechst染色定量计数凋亡细胞比例。caspase3,7活性测定检测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酶学反应法测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测定细胞乙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CHOP)和Bcl-2的表达。 结果 ACLDL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促进细胞凋亡。100 mg/L ACLDL与THP-1巨噬细胞作用24 h,油红O染色下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多,细胞内FC和CE含量显著增加(P < 0.01)。Western印迹显示,ACLDL 100 mg/L作用3~24 h,ACAT1、CHOP表达较作用前持续升高,Bcl-2表达持续降低。实时定量PCR显示,ACLDL作用12~24 h,较作用前促进CHOP mRNA表达(P < 0.01),抑制Bcl-2 mRNA表达(P < 0.01);ACLDL作用24 h点,较无ACLDL作用组促进CHOP mRNA表达(P < 0.01),抑制Bcl-2 mRNA表达(P < 0.01),但对ACAT1表达没有影响。 结论 在ACLDL引起的THP-1巨噬细胞凋亡中存在ER应激。
  • 梁伟;陈铖;丁国华;石明;石晶;任志龙;胡凤琪;杨红霞
    2008,24(12): 903-9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醛固酮(ALD)对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EPL)、氨氯地平(CCB)和替米沙坦(ARB)对ALD所致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ALD输注组以及ALD输注并用EPL、CCB或ARB治疗组。以1.5 μg/h输注ALD造模,用EPL(100 mg·kg-1·d-1)、CCB(10 mg·kg-1·d-1) 和ARB(3 mg·kg-1·d-1)分别灌胃治疗。检测28 d内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于28 d处死动物,检测血浆ALD、AngⅡ、血钾、钠、Scr;观察肾脏光镜和电镜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nephrin表达。 结果 (1)与CTL组相比,ALD组大鼠7 d时血压开始升高,28 d达高峰(P < 0.01);EPL组血压和UAER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ALD组(P < 0.01);CCB组UAER显著高于同时间点EPL组,但与AL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RB组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高于ALD组、CCB组和EPL组(P < 0.01)。(3)ALD组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外基质增多、足突融合和微绒毛化等病理改变。EPL组肾小球损伤评分和凋亡率显著低于ALD组、CCB组和ARB组(分别P < 0.05,P < 0.01)。(4)ALD组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CTL组,EPL组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ALD组(P < 0.01)。 结论 ALD输注可诱导肾小球足细胞损伤。CCB和ARB能显著降低血压,但不能减轻ALD所致损伤。EPL可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部分阻断ALD的损伤效应。
  • 李曼 顾勇 刘少军 彭艾 林善锬
    2008,24(12): 910-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残余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 方法 采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分别给予5 mg·kg-1·d-1(n=8)、10 mg·kg-1·d-1(n=8)、20 mg·kg-1·d-1(n=8)的atRA灌胃。单纯肾大部切除非干预组(NX组,n=8)和假手术组(sham组,n=8)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激活蛋白1(AP-1)亚单位c-jun和c-fos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atRA 灌胃10周时, 3种剂量atRA组收缩压明显低于NX组(P < 0.05),但不同剂量atR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X组大鼠肾皮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P < 0.05)。atRA治疗组肾皮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低于NX组,其中20 mg·kg-1·d-1组二者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剂量组。atRA抑制残肾皮质AT1R表达约30%,而20 mg·kg-1·d-1剂量组AT1R表达水平最低。atRA组AP-1亚基c-jun和c-fos mRNA表达显著低于NX组(P < 0.05)。 结论 atRA能明显抑制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皮质RAS主要成分的高表达。
  • 李振勇 倪兆慧 钱家麒 戴慧莉 顾乐怡 郭永平 孙明姝
    2008,24(12): 915-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干预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ASMC)成骨样分化标志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桥蛋白(OPN)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以及细胞外钙盐沉积的影响,并探讨普伐他汀在血管钙化防治中的潜在作用。 方法 植块贴壁法原代培养人hUASMC。予以TNF-α刺激和普伐他汀干预,甲O-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BAP和OPN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BAP、OPN和BMP-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普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NF-α对hUASMC的促增殖作用(r = -0.946,P < 0.01);一定浓度范围的普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方式下调TNF-α介导上调的BAP、OPN mRNA表达(r = -0.972,P < 0.01)与蛋白的表达水平(BAP蛋白,r = -0.820,P < 0.01;OPN蛋白,r = -0.972,P < 0.01;BMP-2蛋白,r = -0.928,P < 0.0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减少细胞外基质钙盐的沉积(r = -0.973,P < 0.01)。 结论 普伐他汀可抑制TNF-α对hUASMC的促增殖作用,抑制细胞成骨样分化,减少细胞外基质钙盐的沉积。
  • 短篇论著

  • 宋亚香;彭艾;朱开元;李新华;杨爱芳
    2008,24(12): 920-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水华;高苹;司晓芸;丁国华
    2008,24(12): 922-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蔡建芳;王静;李航;叶葳;刘炳岩;文煜冰;叶文玲;李雪梅;李学旺
    2008,24(12): 924-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向阳 常巨平 苏卓娃 蔡安季 李江 李就鸿 祝胜郎 彭伯深 蒋莹 张军
    2008,24(12): 926-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秋花;邢昌赢
    2008,24(12): 928-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伍军;阳晓;余学清
    2008,24(12): 931-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张丽峰;何春水;曾伟;张静;刘源
    2008,24(12): 934-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增波;杨剑辉
    2008,24(12): 935-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何雅億;李瑛;成梅初;李峥;李军;彭佑铭;刘伏友
    2008,24(12): 936-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林敏娃;孔耀中;邵咏红;肖观清;李导;练桂英;黄雪芳
    2008,24(12): 936-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同强;李娟娟;冯曦;汤京华
    2008,24(12): 936-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秀林
    2008,24(12): 936-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蒋欣欣;叶有新;冯剑;胡卫民;陆明晰;沈洲姬 熊晓玲;李华
    2008,24(12): 936-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

  • 2008,24(12): 937-9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