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全 谢冰莹 冯仲林 陶一鸣 余枫 谢剑腾 梁华般 李锐钊 梁馨苓 叶智明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分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后的狭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3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透析组(n=187)和对照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n=48)。 收集患者年龄、原发病、深静脉置管病史、导管留置时间、透析龄等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所有患者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位置关系,测量不同颈部解剖平面颈内静脉的横截面积,分析透析组颈内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有无导管留置史、导管留置时间、透析龄、有无糖尿病肾病等亚组间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35例入选者中,在颈部平甲状软骨平面和锁骨上三角顶点平面,以颈总动脉为中心,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有4种: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侧、前外侧、前侧、内侧,分别占16.23%、36.52%、41.11%、3.14%。左右两侧、不同解剖平面及不同年龄段患者间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7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狭窄率为47.1%,年龄﹤65岁组(n=128)及年龄≥65岁组(n=59)的右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6.4%和44.1%(P=0.004);有导管留置史组(n=151)与无导管留置史组(n=36)的颈内静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32.8%(P=0.018)。将年龄、有置管史2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有置管史是发生颈内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OR=1.668,95% CI:1.083~2.568,P=0.020)。 结论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存在变异性,颈内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颈内静脉置管病史是影响颈内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