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李湛 解新芳 张雪 师素芳 刘立军 陈沛 隋桂丽 吕继成 张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改良血浆IgG型及IgA1型抗糖抗体检测方法体系,评价其在IgA肾病(IgAN)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分层随机法抽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IgAN规律随访队列患者中的17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铰链区O糖半乳糖缺失IgA1(Gd-IgA1)及针对血浆Gd-IgA1的特异性抗糖抗体(IgG型、IgA1型)水平。线性相关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抗糖抗体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抗糖抗体诊断IgAN的价值。 结果 IgAN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中均可检测到可识别包含铰链区Fab段(Fab-HR)抗原的IgG型和IgA1型自身抗体,凝集素抑制试验显示其特异性识别的抗原表位为IgA1铰链区半乳糖缺失而暴露的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残基。IgAN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浆IgG型抗糖抗体含量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校正血浆IgG浓度后,IgAN组患者IgG型标准化抗糖抗体浓度(ln[IgG抗糖抗体/Ig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群(0.58±0.31比0.37±0.11,P﹤0.01)。IgAN患者血浆标准化抗糖抗体浓度与肾活检时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183,P﹤0.05),且在校正基线临床和病理因素后仍与24 h尿蛋白量显著相关(β=0.713,95%CI 0.323~1.102,P﹤0.01)。标准化IgG型抗糖抗体诊断IgA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95% CI 0.682~0.845,P﹤0.05),其截断值为0.396,诊断IgAN的敏感度为0.729,特异度为0.700。IgAN患者IgA1型抗糖抗体绝对值及标准化浓度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IgAN患者和健康人体内均存在特异识别Gd-IgA1的抗糖抗体,部分IgAN患者血浆抗糖抗体浓度显著升高。推断抗糖抗体可能参与部分IgAN的发生和发展。
  • 费霞佩 陈亮亮 俞斌峰 马雁鸿 徐莹 陈江华 韩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病理分型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住院治疗、具有肾活检结果的AAV患者。按照Berden分型分为4型,比较各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型患者的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以进入维持性透析作为终点事件,使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175例AAV患者,其中局灶型59例(33.7%)、新月体型39例(22.3%)、硬化型32例(18.3%)、混合型45例(25.7%);新月体型组、硬化型组基础血肌酐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局灶型组、混合型组(均P<0.05);硬化型组袢坏死比例较低,显著低于局灶型组、新月体型组(均P<0.05)。中位随访11.8(0.5~86.7)个月,以死亡或维持性透析作为终点事件,末次随访时局灶型组、混合型组、新月体型组、硬化型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3.1%、77.8%、64.1%、50.0%(Log-rank χ2=11.537,P=0.009)。Cox回归分析显示甲状旁腺素水平高(HR=1.013,95%CI 1.007~1.019,P<0.001)、肾小球球性硬化≥50%(即硬化型,HR=10.532,95%CI 2.903~38.203,P<0.001)是影响AAV患者进入维持性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HR=0.943,95%CI 0.896~0.993,P=0.025)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 AAV肾损害预后依据局灶型、混合型、新月体型、硬化型依次变差。基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甲状旁腺素水平高、肾小球球性硬化≥50%(即硬化型)是AAV患者进入维持性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林倩 谢恺庆 周红卫 梁淑芳 覃廖缓 史应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术前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对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7例接受CPB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末次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率,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前高尿酸血症与术后AKI发生的关系。 结果 在纳入的567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有303例,占53.4%;共有217例(38.3%)心脏手术后发生AKI,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35例(44.6%),非高尿酸血症组82例(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4,P=0.001)。与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天数及住院天数均延长(均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伴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贫血、术前肾功能、术前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手术类型、术后低血压等影响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尿酸血症是CPB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12,95%CI 1.270~2.879,P=0.002)。 结论 AKI是CPB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而术前高尿酸血症是CPB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AKI的发病机制,在心脏术前对其进行干预可能有利于预防术后AKI的发生。
  • 谢超 张胜健 谭嘉莉 田杰 李伟 霍志濠 叶佩仪 孔耀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通过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体检系统,提取佛山市一事业单位在2015年至2018年间的体检数据,获取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血常规、肝功能、血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观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变化(ΔeGFR=eGFR2018-eGFR2015)情况。 结果 共2505位受检者完成了4年的随访,根据eGFR是否下降将受检者分为ΔeGFR≥0组和ΔeGFR<0组,其中ΔeGFR≥0组共845人,ΔeGFR<0组共1660人,比较发现在ΔeGFR≥0组其基础的尿酸值更高[(349.48±87.62)μmol/L比(325.72±82.58)μmol/L,t=6.669,P<0.001],其尿酸下降的幅度更大[-15.00(-53.50,17.00)μmol/L比15.50(-18.00,49.00)μmol/L,Z=-13.470,P<0.001]。 再根据2015年与2018年尿酸水平将受检者分为4组:均为正常组(N-N)、正常变为高尿酸组 (N-H)、高尿酸降为正常组(H-N),持续为高尿酸组(H-H),其中N-N组1551例,N-H组299例,H-N组238例,H-H组417例,4组ΔeGFR分别为-1.58(-4.17,1.01)、-3.60(-7.24,-0.98)、-0.20(-3.14,3.27)、-0.96(-4.07,1.93)ml?min-1?(1.73 m2)-1,N-H组eGFR下降显著高于其余3组(χ2=103.13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酸升高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9,95%CI 1.587~1.906,P<0.001),而间接胆红素(OR=0.968,95%CI 0.943~0.993,P=0.013)、血红细胞(OR=0.815,95%CI 0.680~0.976,P=0.026)升高是eGFR下降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尿酸升高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地控制高血尿酸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 陈娟 高鹏霞 石敏 张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被确诊为DN的136例患者(DN组)为研究对象 ,其中微量蛋白尿组62例、大量蛋白尿组50例、肾功能损害组2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血清HMGB1、IGF-1及VEGF165浓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血清HMGB1、IGF-1与VEGF165间的相关性;Logistic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DN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MGB1、IGF-1与VEGF165在DN病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 结果 DN组患者血清HMGB1、IGF-1和VEGF16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组患者血清HMGB1、IGF-1及VEGF165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均P﹤0.01);血清HMGB1与IGF-1、HMGB1与VEGF165、IGF-1与VEGF165间均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MGB1、IGF-1和VEGF165水平升高是DN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0、1.05、1.24,均P﹤0.05)。HMGB1、IGF-1和VEGF165检测联合诊断DN病情进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检测的诊断效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84、0.942、0.878,P﹤0.05)。 结论 血清HMGB1、IGF-1和VEGF165水平与DN病情严重程度相关,HMGB1、IGF-1和VEGF165联合诊断对DN病情进展的临床预测价值优于HMGB1、IGF-1和VEGF165单一指标。
  • 王筱雯 邵剑波 廖盼丽 祝高红 戚畅 栾江威 梅松华 周治国 孙杰 彭雪华 袁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apillorenal综合征[又称肾-视神经盘缺损综合征(renal coloboma syndrome)]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 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8年2月确诊,PAX2突变导致的Papillorenal综合征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等资料。以“PAX2”和“肾-视神经盘缺损”、“Papillorenal syndrome”和“renal coloboma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1995年4月至 2018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收录论文,总结PAX2基因变异导致Papillorena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 结果 患儿女,10岁2个月。因“全身水肿伴尿量减少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血BUN 25.30 mmol/L,Scr 766.5 μmol/L,尿蛋白量3.6 g/24 h。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右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父亲确诊慢性肾脏病10年,血液透析6年。父女两人均有视神经盘异常。基因检测发现父女两人同时携带PAX2杂合无义突变c.219C>G(p.Y73X)。未检索到相关报道的中文文献。英文文献94篇,有177例Papillorenal综合征患者得到基因检测确诊,共有92种PAX2变异被报道,其中有10个为无义突变。未见Papillorenal综合征合并关节发育异常的报道。 结论 PAX2突变导致的Papillorenal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脏和视神经发育异常,可伴有其他系统异常,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能为Papillorenal综合征新表型。
  • 基础研究

  • 邱小波 盛子桐 韩怡然 徐天华 田滨瑶 赵翡 于艳秋 姚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提取物虫草菌液(Cordyceps sinensis,CS)对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机制。 方法 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S对细胞生存活力的影响;用β-甘油磷酸(β-GP,10 mmol/L))建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模型,加入CS(10 mg/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 5 mmol/L)及一磷酸腺苷(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化合物C(CC,10 μmol/L)进行干预,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trl)、β-GP组、β-GP+CS组、3-MA+β-GP+CS组、CC+β-GP+CS组。通过茜素红S染色及钙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钙沉积量;透射电镜观察VSMC内自噬体的形成;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质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标志物α-SMA蛋白、成骨指标Runx2、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和Beclin1及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 结果 虫草菌液能使高磷环境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自噬体、LC3荧光点状聚集及LC3Ⅱ/LC3Ⅰ、Beclin1、α-SMA、磷酸化(p)-AMPK蛋白表达增多,Runx2、p-mTOR蛋白表达及钙沉积减少(均P<0.01)。用3-MA抑制自噬后,β-GP+CS环境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1),Runx2蛋白表达及钙沉积增多(均P<0.01),提示虫草菌液是通过激活自噬减轻了β-GP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用CC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后,β-GP+CS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AMP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 且LC3Ⅱ/LC3Ⅰ、Beclin1、α-SMA蛋白表达量及自噬体、LC3荧光点状聚集也减少,p-mTOR、Runx2蛋白表达量及钙沉积增多(均P<0.01),提示虫草菌液是通过激活依赖AMPK/mTOR信号通路的自噬而减轻了β-GP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结论 虫草菌液能有效减轻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
  • 梁田田 王惠珍 柒春芳 谢剑腾 李静 陈祖姣 邱学谦 李盛 张一帆 汪延辉 王文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发生蛋白尿和不发生蛋白尿的db/db糖尿病(DM)小鼠肾组织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差异表达,为探索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挑选周龄相同的小鼠正常(db/m小鼠)组、DM(db/db小鼠)组各3只, DN(db/db小鼠)组2只,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得到3组小鼠肾组织组间差异表达lncRNA、mRNA及各自表达丰度值(fragments per kilobase million,FPKM)。通过lncRNA基因座位置等预测lncRNA的靶基因;通过GO、KEGG等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lncRNA的生物学功能。提取各小鼠肾组织的总RNA,使用实时定量PCR(RT-qPCR)筛选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的lncRNA。 结果 与DM组小鼠相比,DN组小鼠尿白蛋白肌酐比 (UACR)、血肌酐、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M组小鼠相比,DN组小鼠有160个lncRNA表达上调,99个lncRNA表达下调;筛选小鼠DM及DN组FPKM 均≥2及组间差异表达倍数≥1的差异表达lncRNA,进行RT-qPCR验证,得到3个与测序结果一致的lncRNA。 结论 DM和DN db/db小鼠肾组织中lnc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达有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
  • 短篇论著

  • 赵子豪 刘东伟 潘少康 段家宇 刘风勋 刘章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了解河南省腹膜透析流行病学现状。以河南省内所有腹膜透析(腹透)中心为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至2018 年河南省登记备案腹透中心共72 家,其中市级医院41 家,占56.9%;县级医院25 家,占34.8%;省级医院6 家,占8.3%。全省维持性腹透患者至2018 年1 月共有4544 人,年发病率9.98 每百万人口,患病率为41.9 每百万人口。2013 年以来河南省登记备案腹透中心及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上升。腹透中心以市级医院为主,县级医院发展较快,但各市腹透开展情况不均衡。
  • 李红波 李耶 丁艳琼 闵永龙 熊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4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致病菌分析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76.7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阴性菌感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好。导管相关感染的总治愈率为85.37%,致病菌种类影响患者的预后。
  • 病例报告

  • 李康 王霞 梁丹丹 程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一例丙型肝炎相关冷球蛋白血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cryoglobulinemic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患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伴低补体血症及冷球蛋白血症,其拒绝接受干扰素及免疫抑制治疗,仅予以达卡他韦(daclatasvir)及索非布韦(sofosbuvir)联合治疗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尿蛋白转阴,血尿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类风湿因子下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这为HCV相关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损害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 高玉梅 刘国平 赵晓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1 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肾淀粉样变的罕见病例,患者女,74 岁,病程7 个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组织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均提示特发性膜性肾病改变,光镜下肾小球刚果红染色阴性,电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及基底膜内侧有淀粉样纤维,肾间质刚果红染色阳性,但由于技术及花费原因,尚不能确定肾淀粉样变的具体分型。不同类型淀粉样变治疗不同,对于分型不确定的患者,作者提醒切勿过度治疗。
  • 经验交流

  • 雷莹 张云芳 钟碧贤 王琦 苏妍妍 李红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透析中心登记的436 例血液透析(HD)患者的信息,男265 例(60.8%),共113 例(25.9%)死亡,根据患者透析龄分为短期(小于1年)、中期(1~3年)、长期(大于3年)组,Cox回归分析提示,在短期透析患者中急性左心衰(HR=2.5,95%CI 1.3~4.7,P=0.005)和使用临时导管进行透析(HR=53.5,95%CI 7.2~399.5,P<0.001)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期透析患者中,年龄大于80 岁(HR=34.8,95%CI 5.8~209.0,P<0.001)和肿瘤(HR=31.7,95%CI 4.4~226.7,P=0.001)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长期透析患者中急性左心衰(HR=9.0,95%CI 3.1~26.2,P<0.001)和年龄60~79 岁(HR=5.7,95%CI 1.8~18.3,P=0.004)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不同透析龄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不同,关注年长透析患者、防治心血管疾病、提前造瘘可能会改善血透患者的预后。
  • 综述

  • 姚登湖 王惠明 丁国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致命性的坏死性小血管炎。目前其常规疗法主要基于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但日渐显示出其毒副作用,且不能有效控制部分难治性血管炎的疾病活动及复发。因此,临床急需寻找其他可替代的新型靶向药物。近十年来各种新型生物靶向药物不断涌现,针对AAV患者开展了很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本文分别就抗CD20 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抗TNF - α 单克隆抗体[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IFX)、依那西普(etanercept,ETN)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ADA)]、其他类型单克隆抗体[美泊利单抗(mepolizumab,MPZ)、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OMZ)]、C5a 受体抑制剂(avacopan,CCX168)及IL-6受体抑制剂(tocilizumab)做一综述,为临床医师针对难治性/复发性AAV患者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
  • 杜怡 王玲 贾洁爽 袁伟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微生态可通过诸多方面影响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肠道代谢产物是肠道微生态中影响机体器官功能代谢的重要介质,本文主要探讨肠道代谢产物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 sulfate,PCS)、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短链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CKD 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减少毒性代谢产物的治疗方式,希望为CKD 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