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许辉 张旭 喻小娟 刘刚 杨莉 周福德 王素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轻链近端肾小管病(LCP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9例LCP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光镜、常规免疫荧光、轻链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部分病例进行了轻链免疫电镜检查,回顾性分析LCP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9例LCPT临床表现为小分子蛋白尿,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其中6例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范科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 FS)。9例LCPT的血液疾病诊断,6例为伴有肾脏损害的单克隆γ球蛋白病(MGRS),3例为多发性骨髓瘤(MM)。LCPT病理特征分为结晶型和非结晶型,其中7例为结晶型,均为κ型,光镜可见近端肾小管上皮胞质内空泡变性及针状结晶或裂隙样改变,电镜下可见菱形、矩形、棒状等形态的结晶;2例为非结晶型,均为λ型,光镜可见肾小管上皮胞质有大量嗜银颗粒,均伴有管型肾病,电镜下可见胞质内大量溶酶体颗粒,其中1例伴有轻链沉积病。免疫荧光可见肾小管上皮胞质内单种轻链阳性的颗粒分布,以石蜡切片酶处理后免疫荧光检查更为敏感;免疫电镜标记可见胞质内结晶或溶酶体被单种轻链特异标记。 结论 LCPT以继发性FS等近段肾小管功能受损为突出临床表现,病理以κ型轻链导致的结晶型LCPT为主,非结晶型LCPT主要见于λ型,且易合并管型肾病。LCPT的诊断依赖于电镜及轻链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检查。
  • 严陈燕 邬步云 徐琳 邢昌赢 毛慧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公式的差异。 方法 纳入来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在3 d内完成eGFR评估、24 h肌酐清除率(Ccr)测定的CKD患者。分析体表面积(BSA)标准化的Ccr(Ccr_BSA)和CG公式(eCcr_BSA)、CKD-EPI的肌酐公式(EPI_Cr)、胱抑素C公式(EPI_CysC)、肌酐-胱抑素C联合公式(EPI_Cr_CysC)、MDRD简易公式(MDRD)、中国MDRD公式(China MDRD)的差异;以EPI_Cr_CysC公式为标准,分析各个公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结果 共纳入403例CKD患者,其中男性228例,平均年龄(54.9±18.4)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3.7%,糖尿病肾病占13.2%。中位肌酐为117.5(69.7,242.4) μmol/L,中位胱抑素C为1.80(1.13,3.31)mg/L。Ccr_BSA、eCcr_BSA、MDRD公式、China MDRD公式、EPI_Cr、EPI_CysC、EPI_Cr_CysC公式计算的中位值分别为50.8(21.1,96.2),51.9(23.3,93.2),53.6(23.0,97.4),52.2(22.4,94.1),53.2(22.1,97.3),35.1(15.4,67.0),49.1(22.8,82.3) ml?min-1?(1.73 m2)-1。不同eGFR公式比较发现,MDRD公式、China MDRD公式、EPI_Cr公式间相关性较好。EPI_CysC、EPI_Cr_CysC公式与各肌酐公式、Ccr_BSA、eCcr_BSA公式的差异较大。以EPI_Cr_CysC公式为参考公式和标准,EPI_Cr公式的准确性最高[eGFR公式计算值超出参考公式计算值30%范围的例数百分比(1-P30),30.8%],Ccr_BSA的准确性最低(1-P30,42.4%);EPI_CysC公式的精确性最高[差值的四分位距,11.7 ml?min-1?(1.73 m2)-1],Ccr_BSA的精确性最低[差值的四分位距,22.8 ml?min-1?(1.73 m2)-1]。 结论 由肌酐单独计算的eGFR公式间一致性较好,由胱抑素C参与的eGFR公式与由肌酐单独计算的eGFR公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EPI_Cr公式的准确性仅次于EPI_Cr_CysC公式,是目前最适用于临床普及开展肾小球功能评估的eGFR公式。
  • 赵晓瑜 周芸 董红霖 雷俊峰 张彩香 李荣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中介素(intermedin,IMD)与肾间质血管丢失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80例原发性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以正常肾组织作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IMD、CD31、血管内皮细胞钙依粘连蛋白(VE-cadherin)表达;其中37例患者比较血浆IMD、TGF-β1浓度,分析IgAN患者肾小管IMD与肾间质血管丢失的关系。 结果 在IgAN疾病早期,患者肾小管间质IMD、VE-cadherin表达较正常对照增高(P<0.05)。CD31表达在IgAN病理病变早期较正常对照无明显改变(P>0.05),在IgAN临床病变早期较正常对照减少(P<0.05);随着疾病进展肾小管间质IMD、CD31、V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CD31与VE-cadherin(r=0.517,P<0.01)、IMD与CD31(r=0.655,P<0.01)、IMD与VE-cadherin(r=0.576,P<0.01)均呈正相关。在IgAN疾病早期,患者血浆IMD与TGF-β1浓度较正常对照增高(均P<0.05),两者变化呈正相关(r=0.582,P<0.01)。 结论 在IgAN疾病早期,肾小管IMD表达较正常对照增高,IMD表达变化与肾间质血管丢失密切相关。同时,血浆IMD与TGF-β1浓度较正常对照增高,两者变化密切相关。
  • 郑淑蓓 陈琰 潘敏 郑育 金领微 周志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sKlotho)与心血管疾病(CVD)及全因死亡、CVD死亡的关系,了解sKlotho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以2011年10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大于6个月的终末期肾衰竭成年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血清sKlotho表达。随访60个月,记录新发的非致死性CVD及患者死亡的原因和时间。根据sKlotho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Ⅰ组(sKlotho<361.34 ng/L)、Ⅱ组(361.34 ng/L≤sKlotho<398.81 ng/L)、Ⅲ组(398.81 ng/L≤sKlotho<445.99 ng/L)、Ⅳ组(sKlotho≥445.99 ng/L)。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Klotho与各新发非致死性CVD事件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4组患者全因死亡、CVD死亡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评估sKlotho对MHD患者全因死亡、CVD死亡的影响。 结果 132例患者血清sKlotho波动于304.02~550.62 ng/L,随访期间有87例患者新发各类非致死性CVD,共计192例次。sKlotho与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外周动脉闭塞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6、-0.190、-0.240、-0.243,均P<0.05);低sKlotho是冠状动脉疾病(OR=0.989,P=0.023)、外周动脉闭塞(OR=0.988,P=0.046)的危险因素。MHD患者共死亡35例,其中CVD死亡27例,4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及CVD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7)。4组患者全因死亡、CVD死亡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76,P=0.044;χ2=7.866,P=0.049),其中Ⅳ组全因死亡、CVD死亡生存率均高于Ⅰ组、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年龄是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未提示sKlotho是患者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影响因素(HR=0.996,P=0.256;HR=0.996,P=0.287)。 结论 MHD患者sKlotho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闭塞密切相关,sKlotho降低可能增加CVD的发生。不同sKlotho水平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Klotho不是患者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 基础研究

  • 王奕蔓 梁伟 丁国华 陈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糖尿病小鼠中肾脏固有细胞(足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泛素化修饰和内质网应激的情况。 方法 建立链脲菌素小鼠糖尿病模型,成模16周后取肾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泛素化蛋白和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在肾脏不同区段的表达和分布。流式细胞术分离培养原代小鼠足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高糖(30 mmol/L)刺激不同时间(1 d、3 d、7 d),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泛素化蛋白和GRP94蛋白的表达。 结果 糖尿病小鼠出现微量蛋白尿和轻度系膜区增宽,泛素化蛋白在肾小球主要分布于足细胞,并散在分布于肾小管上皮(近端、远端)的胞质和胞核,糖尿病组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的泛素化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糖刺激后,原代足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泛素化蛋白均呈时间依赖方式升高,刺激3 d、7 d高糖组均高于正常糖组(均P<0.05)。GRP94散布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糖尿病组肾小球GRP94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近端肾小管GRP94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细胞GRP94表达在高糖刺激后随时间延长而升高,3 d、7 d时高糖组与正常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在高糖刺激后GRP94未发生明显变化,与正常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糖可诱导肾组织蛋白泛素化水平增加。而足细胞内的蛋白质代谢失衡和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足细胞损伤。
  • 赵雪 范秋灵 徐莉 汪旭 曹旭 刘佳 王力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后微小RNA-148b(miR-148b)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靶基因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调控作用和对细胞外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分3组: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高渗组(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和高糖组(25.0 mmol/L葡萄糖),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8b的表达。转染miR-148b 抑制物进一步探讨靶向抑制miR-148b的作用。实时定量PCR检测AMPKα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MPKα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olⅣ的表达。 结果 高渗组与正常对照组miR-148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内miR-148b的表达上调,GRP78、CHOP、FN、ColⅣ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AMPKα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1)。与高糖组比较,转染miR-148b 抑制物的高糖组miR-148b及GRP78、CHOP、FN、ColⅣ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0.05),AMPKα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均P<0.05);转染miR-148b阴性对照的高糖组上述指标与高糖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糖可上调体外系膜细胞miR-148b的表达,靶向抑制AMPKα1的表达,从而诱导内质网应激及系膜细胞产生过多细胞外基质蛋白。抑制miR-148b 可上调靶基因AMPKα1的表达,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内质网应激亢进,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聚积。
  • 安宁 李志航 杨陈 潘庆军 刘华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自噬-溶酶体通路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3、5、10 μmol/L)CsA 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和p62表达;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RFP-GFP串联荧光标记LC3(tfLC3)质粒转染HK-2细胞后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及降解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溶酶体对DQ-卵清蛋白的消化能力。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10 μmol/L CsA组细胞活力下降(均P<0.01);细胞凋亡数增多(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3、5、10 μmol/L CsA组细胞LC3-Ⅱ和p62表达增加(均P<0.05);自噬体降解受阻;细胞溶酶体消化DQ-卵清蛋白能力下降(均P<0.01)。 结论 CsA通过损害溶酶体功能而阻滞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通路,可能是CsA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
  • 陈嘉仪 胡海棠 潘健怡 张炜 陈进忠 钟少鑫 莫敏 窦献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小RNA-15b(microRNA-15b,miR-15b)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向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使用138 mmol/L 高糖溶液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24 h,观察高糖溶液对HMrSV5 细胞miR-15b表达的影响;转染miR-15b模拟物(miR-15b mimic)使HMrSV5中miR-15b过表达或转染miR-15b抑制剂抑制HMrSV5中miR-15b的表达,再给予138 mmol/L 高糖溶液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过表达miR-15b或抑制miR-15b表达对高糖诱导的HMrSV5细胞EMT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调节miR-15b后,Smad7 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结果 138 mmol/L高糖溶液可使HMrSV5中miR-15b表达明显升高,转染miR-15b模拟物后可明显降低高糖诱导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并增加高糖引起的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及纤维化标志物Fibronectin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均P<0.05);而转染miR-15b抑制剂则结果相反。同时,转染miR-15b mimic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Smad7 mRNA及蛋白水平的上调(P<0.05),而转染miR-15b抑制剂可明显增加高糖诱导的Smad7 mRNA及蛋白水平的上调(P<0.05)。 结论 miR-15b在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HMrSV5转分化过程中上调,其可能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影响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进程。miR-15b可能成为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新靶点。
  • 肖潇 罗振钊 孔曼 卢忠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金属内肽酶OMA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碎裂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LPS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小鼠被分为野生型(WT)组和OMA1基因敲除型(OMA1 KO)组。检测小鼠Scr和BUN鉴定小鼠AKI模型成功与否。用TUNEL 染色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活性检测的方法判断肾脏组织中肾小管细胞凋亡改变。体外实验中,用OMA1 shRNA沉默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OMA1基因,5 μg/ml LPS 处理细胞,DAPI染色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共转染OMA1 shRNA和mito-green质粒观测OMA1对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影响,Western 印迹法检测Cytochrome C释放和OMA1基因沉默效果。 结果 LPS诱导后WT组Scr [(97.2±26.5) μmol/L比(53.0±17.7) μmol/L]和BUN[(43.3±13.7) mmol/L比(29.7±7.7) mmol/L]均高于OMA1 KO组(均P<0.05),且WT组小鼠肾小管细胞凋亡严重程度大于OMA1 KO组[(75.4± 26.1)个/mm2比(38.3± 14.4)个/mm2,P<0.05]。转染OMA1 shRNA后抑制了HK2细胞内46% 的OMA1蛋白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的OMA1 shRNA组HK2细胞线粒体碎裂减少[(29.8±10.9)% 比(43.2±6.8)%,P<0.05];Cytochrome C的释放减少[(37.0±12.3)%比(76.0±26.2)%,P<0.05];凋亡细胞个数减少[(13.2±3.9)%比(25.0±7.1)%,P<0.01)];细胞内Caspase活性降低[(8.9 ± 2.6) U比(18.6 ± 4.3) U,P<0.05]。 结论 沉默OMA1基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管细胞线粒体碎裂和Cytochrome C的释放,减少细胞凋亡和缓解急性肾损伤。
  • 短篇论著

  • 张宏涛 朱桂珍 阎磊 朱清 邵凤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蒋欣欣 刘岳明 沈维 许秀君 沈晓刚 叶彬娴 李一文 何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周霜 何强 陈茂盛 金娟 刘岳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陆玮 于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茜 王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靖永胜 王小平 刘芳 王丹 孙鹏 王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