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占雅萍 戴慧莉 张伟明 朱铭力 方燕 陆任华 倪兆慧 钱家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变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探讨EPC 在MHD 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6 个月且年龄在18 周岁以上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115例。根据患者的病史、心电图(EKG)、心脏超声、外周血管造影和心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疾病(CVD)组和非CVD 组。分别留取患者的外周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CD13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三阳性细胞的数量,作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比较CVD 和非CVD 患者的循环EPC 数量。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MHD患者循环EPC的减少与并发CVD风险的关系。115例MHD患者共随访3 年,比较两组新发CVD 事件及死亡情况,探讨EPC 数量与新发CVD 事件及死亡的关系。 结果 115 例患者平均年龄(61.57±12.76)岁,男女比例71:44,平均透析龄(86.24±56.31)个月,平均Kt/V 1.69±0.29,平均超滤量(2.48±0.90)L。115 例患者中并发CVD 患者44 例(38.3%)。CVD 患者的循环EPC 数量较非CVD 患者显著减少(P=0.015),血磷水平更高(P=0.01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01),而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其他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061)、糖尿病史(OR=9.796)、透析龄增加(OR=1.015)、血磷水平升高(OR=3.766)、循环EPC 数量减少(OR=0.909)是MHD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随访3年,115例MHD患者中新发CVD 事件22 例,其中CVD 组9 例,非CVD 组13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死亡病例共16 例,其中CVD 组9 例,非CVD 组7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71 例非CVD 组患者按EPC 中位数分成两组,其中高EPC 数量组发生CVD 事件3 例,低EPC 数量组发生CVD 事件10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结论 MHD 患者循环EPC数量减少可能与CVD的发生有关;即使经年龄、性别、糖尿病、透析龄、血磷水平校正,循环EPC 数量减少仍然是MHD 患者CV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HD 患者循环EPC 数量减少可能用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张喆 叶佩仪 孔耀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生活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1年生存率的差异,并 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简明健康 调查问卷(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中心接受血透治疗﹥3 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按照生理综合得分(PCS)及心理综合得分(MCS)分为4组。随访1年内患者全因死亡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透患者1 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59 例患者参与此次调查研究,至2014 年12月31 日共有136 例完成随访,其中死亡患者14 例,中途退出9 例。PCS 及MCS 均不低于标准化均值(≥50)的血透患者1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两者得分均低于标准化均值的患者(P﹤0.05)。生理综合得分与血透患者1年生存率有相关关系。结论 血透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有相关关系,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 任闯 姚丽 樊星 徐天华 王力宁 张东成 王凤君 马聪 鲁淑敏 胡茂春 王素梅 邓湘佐 张迎春 张力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探讨矿物质代谢异常与MHD患者生活质量及3年内重复住院情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5 年3 月辽宁省内10 家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1192 例,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1.3版(KDQOL-SFTM 1.3 version)评估MH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健康生活质量与矿物代谢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血清钙2.10~2.50 mmol/L 组患者对应较高的肾脏病健康评分(KDCS)、心理健康评分(MCS)、生理健康评分(PCS)及总分(SF-36+KDCS)(均P<0.05);血清磷1.13~1.78 mmol/L组患者对应较高的KDCS和SF-36+KDCS(均P<0.05);钙磷乘积40.68~49.94组患者对应较高的MCS。KDCS与年龄、透析龄、血钙(Ca≤2.50 mmol/L)呈线性相关(均P<0.05);PCS与年龄、透析龄呈线性相关(均P<0.05);SF-36+KDCS与年龄、血钙(Ca≤2.50 mmol/L)呈线性相关(均P<0.05);其中年龄与透析龄均为负相关。患者住院天数与年龄及透析龄呈线性相关(均P<0.001),与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呈线性相关(均P<0.05),其中透析龄及钙磷乘积为负相关。按3 年内的总住院天数分组的患者间的年龄、透析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HD 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清钙磷水平、钙磷乘积及iPTH、透析龄、年龄相关。患者3 年内总住院天数与年龄、透析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呈相关性关系。
  • 王喆 魏芳 孟甲 李博 王博 卢志 贾兰 杨洁 姜埃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钙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4 年6 月至2014 年10 月于本院血液净化科进行MHD 的患者170 例。采用腹部侧位X 线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根据AACS 分为轻度钙化(AACS<5)组和重度钙化(AACS≥5)组进行比较,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的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度腹主动脉钙化(AACS≥5)的患病率为28.2%(48/170),中位随访25.6(22.0,26.0)个月,AACS<5 组死亡6 例(4.9%),AACS≥5 组死亡14 例(29.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ACS<5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累积生存率均高于AACS≥5 组(χ2=9.746,P=0.002;χ2=9.697,P=0.002)。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AACS≥5(HR=4.373,95%CI:1.562~7.246,P=0.005)、低白蛋白(HR=0.886,95%CI:0.797~0.985,P=0.025)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白蛋白(HR=0.829,95%CI:0.718~0.956,P=0.010)、低1,25羟维生素D3(HR=0.769,95%CI:0.627~0.944,P=0.012)是MHD 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主动脉钙化增加MHD 患者死亡风险。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腹主动脉钙化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
  • 刘芳 付淑丽 张春霞 傅淑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CS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MN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经肾内科门诊专人随访中位时间10(7,19)个月。据泼尼松用量分为2 组:小剂量组32 例,泼尼松(0.15 mg?kg-1?d-1)+CSA 组;中剂量组32 例,泼尼松(0.40~0.50 mg?kg-1?d-1)+CSA 组。收集患者基线临床和病理资料、及治疗1、3、6个月后临床和化验资料;统计随访期间NS累计复发率和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时,血清白蛋白(sALB)较基线值均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量(24hUP)明显下降;Scr 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中剂量组在治疗6 个月时sALB升高、24hUP 减少均高于小剂量组(均P<0.05)。治疗6 个月时,小、中剂量组有效率分别为65.6%和87.5%(χ2=4.267,P=0.039)。而比较不同剂量CSA 在两组中治疗6 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显示,小剂量组中CSA<3 mg?kg-1?d-1 和>3 mg?kg-1?d-1 有效率分别为76.5%和53.3%(P=0.296);中剂量组中CSA<3 mg?kg-1?d-1 和>3 mg?kg-1?d-1 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6%(P=0.077);两组患者中不同剂量CSA 的疗效相当。随访结束时,49 例缓解患者中20.4%患者复发,其中小、中剂量组复发率分别为9.5%和28.6%(P=0.136),多发生在泼尼松停药、环孢素减量过程中。随访结束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肾损害发生率为57.8%,小、中剂量组分别为50.0%和65.6%,主要见于老年人(9/11)和CSA疗程长者。在Scr超过基线值30%且峰值超过正常上线的14例肾损害患者中,与肾功能恢复患者相比,肾功能未恢复患者Scr峰值高(P<0.05)、血环孢素谷浓度高。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0.15 mg?kg-1?d-1)联合环孢素治疗IMN 患者6 个月有效缓解率低于中剂量泼尼松(0.40~0.50 mg?kg-1?d-1)组,复发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环孢素<3 mg?kg-1?d-1 诱导治疗IMN安全有效。老年人肾损害发生率高,而肾损害患者中Scr峰值高影响肾功能恢复。
  • 基础研究

  • 胡泽波 马坤岭 张洋 王桂花 刘亮 鲁荐 陈佩佩 倪海峰 刘必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炎症状态下CXC 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及其受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6(CXC chemokine receptor 6,CXCR6)途径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8 周龄雄性2 型糖尿病小鼠(db/db 小鼠)随机分为DN 组(n=8)和DN 微炎症组(n=8)。参照本课题组既往建立的方法,背部皮下注射10%酪蛋白制备微炎症模型。体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细胞)分为高糖组和高糖+IL-1β组,观察各组细胞中脂质沉积及细胞损伤的情况;并应用RNA干扰沉默CXCL16的表达,分为高糖+IL-1β组、高糖+IL-1β+siCXCL16 组、高糖+IL-1β+空载体组,以验证CXCL16 信号通路的作用。24 h 尿蛋白量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评估8 周内小鼠肾功能变化,电镜观察第8周肾组织的超微结构。Filipin染色及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定量观察肾组织及HK-2细胞中胆固醇沉积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 印迹检测肾组织CXCL16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CXCL16、CXCR6、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纤维化相关分子(纤连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HK-2细胞中CXCL16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纤维化相关分子的mRNA 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K-2 细胞中CXCL16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结果 微炎症组小鼠24 h尿蛋白量及尿NAG高于DN组,第8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N 组比较,微炎症组小鼠电镜下肾小管细胞中空泡增多,同时伴有线粒体水肿、变形以及数量减少;且微炎症组小鼠肾组织中的胆固醇沉积,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均高于DN组(均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与DN组比较,微炎症组小鼠肾组织CXCL16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体外高糖+IL-1β组细胞CXCL16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纤维化相关分子的mRNA 和蛋白表达及胆固醇沉积均高于高糖组(均P<0.05);转染siRNA 后,与高糖+IL-1β组比较,高糖+IL-1β+siCXCL16 组HK-2 细胞CXCL16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纤维化相关分子的mRNA 及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胞内胆固醇沉积和胆固醇酯的含量减少(P<0.05)。结论 微炎症可加剧DN 肾小管间质损伤,而下调CXCL16 的表达可改善HK-2 细胞的脂质沉积及细胞损伤。其中机制可能与CXCL16/CXCR6途径和胞内脂质沉积有关。
  • 吴璞 赵菲 牛丹 王新阳 郝亚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不同浓度尿酸(0、75、150、225、300 mg/L)作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24 h;(2)分为正常对照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5 μmol/L)组、尿酸(150 mg/L)组、4-PBA+尿酸组作用HK-2细胞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K-2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150 mg/L 尿酸作用24、48、72 h HK-2 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细胞表型转化相关指标α-SMA、snail、vimentin 和内质网应激反应指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真核起始因子2α(p-eIF2α)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50、225、300 mg/L 尿酸组细胞形态由鹅卵石样转变为长梭形,呈类似纤维细胞样形态;150、225 mg/L 尿酸组表型转化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48 h 和72 h 时150mg/L 尿酸组HK-2 细胞增殖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均P<0.01)。与尿酸组比较,4-PBA+尿酸组细胞形态有所改善,且其内质网应激蛋白和表型转化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结论 尿酸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且内质网应激反应参与其中;4-PBA 可抑制尿酸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表型转化,这为治疗高尿酸肾损害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 短篇论著

  • 阿勇 党宗辉 次仁罗布 李国梁 罗磊 贺艳 张蕾 许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伟华 李红芬 赵淑丽 房晓芳 杜书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李婷婷 林丽华 刘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家瑛 刘景芳 陈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彭晓艳 蒋兰萍 陈丽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柳青 马姝琛 施映枫 庄守纲 刘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秋霞 郭佳 刘章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