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蔡璐 梁馨苓 李志莲 陈源汉 安胜利 董伟 谭宁 黎励文 史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工作组(KDIGO)的急性肾损伤(AKI)标准在预测I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并与危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终末期肾病(RIFLE)工作组和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小组(AKIN)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院内死亡为观察终点,入院首次血肌酐(Scr)为基线Scr,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KDIGO、RIFLE、AKIN的AKI诊断标准,测算KDIGO诊断但RIFLE或AKIN漏诊的I型CRS患者的院内病死率,采用Cox回归分析I型CR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732例AHF患者入组,RIFLE或AKIN标准漏诊例数154 例(21.0%)。KDIGO标准与RIFLE、AKIN标准在判断I型CRS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7%比38.6%,54.7%比50.1%,均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DIGO诊断而RIFLE或AKIN漏诊的AKI患者院内存活率低于未发生AKI患者(Log rank P=0.011)。Cox回归分析表明,KDIGO诊断但RIFLE或AKIN漏诊的AKI是I型CRS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KDIGO标准在预测I型CRS患者短期院内病死率方面优于RIFLE、AKIN标准。

     
  • 王艳艳 谌贻璞 王国勤 董鸿瑞 孙丽君 王长江 唐艳玲 程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化妆品汞中毒相关微小病变病(MCD)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确诊的7 例化妆品汞中毒相关MCD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    7 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7.2岁,均曾间断使用美白祛斑化妆品。7例患者尿汞均明显升高,为正常值的2.2~59.1倍。其中2例患者化妆品的汞检测,汞浓度为国家规定化妆品汞限量的1000多倍。7例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组织病理检查符合MCD诊断。经停用含汞化妆品,并予糖皮质激素及驱汞治疗,7例患者肾病综合征均在应用激素后1~2个月完全缓解。 结论    对非少年儿童及老年的MCD女性患者,要注意询问美白祛斑化妆品的应用史,检测尿和血汞浓度,以早期发现化妆品汞中毒相关MCD。

  • 唐碧雯 方炜 严豪 袁江姿 张敏芳 黄佳颖 顾爱萍 林爱武 倪兆慧 钱家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的转归与预后,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入选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接受腹透治疗并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所有患者,分析7年间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转归与预后。 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220例患者发生了371次腹膜炎,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54.4患者·月。其中285 例次(76.8%)的腹膜炎治愈,17例次(4.6%)的腹膜炎导致患者拔管转临时血液透析(血透),46例次(12.4%)的腹膜炎引起患者拔管转永久血透治疗,21例次(5.7%)的腹膜炎导致患者死亡。难治性腹膜炎患者的超滤能力(4 h-UF)较腹膜炎发生前明显减少(330比270 ml,P=0.036),4 h D/Pcr较腹膜炎发生略有前升高[(0.55±0.08)比(0.58±0.10),P=0.086]。 结论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腹透技术失败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难治性腹膜炎可损害患者腹膜功能。
     
  • 张坤英 刘惠兰 段晓峰 李国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骨调素(OPN)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二者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稳定透析的MHD患者共48例和健康对照28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OPN水平,同时检测血清iPTH、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数目及相关临床参数,收集基线资料。对OPN与iPTH及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MHD组透析前血OPN水平[(137.4±80.8) ng/L比(31.6±6.7) ng/L,P<0.01]和iPTH水平[(456.4±326.4) ng/L比(66.9±19.3) ng/L,P<0.01]较健康对照组高;MHD组颈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数目也较对照组高(P<0.01)。MHD组透前血OPN和iPTH水平呈正相关(r=0.620,P<0.01)。按颈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数目将患者三等分,钙化斑块数目越多的患者,血清OPN、iPTH水平越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OPN仍与iPTH呈正相关[β=0.468,95%CI (0.036,0.195),t=2.936,P=0.005]。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OPN和iPTH水平升高,且OPN和iPTH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均和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数目密切相关。提示OPN和iPTH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颈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 曲晨 程丽静 刘春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法监测血液透析(HD)患者体液分布的变化,评估其在HD患者干体重调整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透析中心维持性HD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HD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为对照组。收集HD组及对照组的人口学资料;测量HD组透析前后及对照组患者的体重、身高、血压、多频节段生物电阻值,包括100 kHz、20 kHz频率下右上肢电阻抗(RRA)、躯干电阻抗(RTR)、右下肢电阻抗(RRL),并分别计算右上肢高频与低频电流下电阻抗的比值(RA-BIR)、躯干高频与低频电流下电阻抗的比值(TR-BIR)、右下肢高频与低频电流下电阻抗的比值(RL-BIR)。选取HD组透析后TR-BIR和(或)RA-BIR高于对照组95%可信区间的患者8例,调整干体重,2个月后复测透析后的体重、血压、RA-BIR、TR-BIR、RL-BIR值。 结果    ⑴ HD组患者透析前、后RA-BIR、TR-BIR、RL-BIR值均高于对照组,除透析后RL-BIR外,余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患者身体各部位的BIR均下降,其中RA-BIR、RL-B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经调整干体重,8例HD患者下调干体重后RA-BIR、TR-BIR、RL-BI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下调前相比,干体重下调后身体各部位BIR均下降,其中RA-BIR、RL-BIR下降前后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与下调前相比, HD患者下调干体重后收缩压明显下降[(150.00±29.28)比(140.63±20.78) mm Hg,P<0.05]。 结论    生物电阻抗法可用于指导调整HD患者干体重,其中上肢生物电阻抗值对干体重调整的指导意义更大;可参照健康人群的生物电阻抗范围来调整HD患者的干体重。
     
  • 基础研究

  • 王嘉琳 袁伟杰 谷立杰 黄娟 董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KD)动物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骨骼肌蛋白消耗相关线粒体损伤情况,及低蛋白联合α酮酸对其作用。 方法    45只24周龄雄性GK大鼠随机分入正常蛋白组(NPD组)、低蛋白组(LPD组)和低蛋白联合α酮酸组(Keto组);性别、周龄相同的Wistar大鼠15只为对照组(CTL组),予以正常蛋白饮食。每周称重,同时第24、32、40、48周时检测大鼠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血清葡萄糖、Scr、BUN等变化。光镜下观察48周龄大鼠比目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染色后的形态、酶活性,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和Ⅰ、Ⅱ型肌纤维比例。透射电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比目鱼肌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DNA表达。 结果    与CTL组相比,NPD、LPD及Keto组体质量显著下降,尿白蛋白排泄增多,Scr和BUN水平也显著增高;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均P<0.05),Ⅱ型肌纤维比例增加[(37.01±1.85)%、(38.72±1.67)%、(26.77±2.23)%比(18.65±2.37)%,均P<0.05];电镜下肌丝部分断裂,线粒体肿胀变形明显;NPD及LPD组肌肉组织柠檬酸合成酶活性降低[(19 260.83±3522.13)、(21 313.11±2266.89) U·min-1·g-1比(24 787.47±1833.76) U·min-1·g-1,均P<0.05],线粒体DNA数量减少。与NPD、LPD组相比,Keto组GK大鼠体质量增加显著,血清Scr、BUN及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比目鱼肌湿重和横截面积轻度增加,Ⅱ型肌纤维比例降低,电镜下肌丝完整,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及线粒体D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LPD组和NP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KD可引起骨骼肌蛋白质消耗,伴线粒体肿胀变形,DNA表达减少及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低蛋白联合α酮酸饮食则可改善DKD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缓解蛋白质消耗状况,减轻骨骼肌萎缩程度。
     
  • 刘楠梅 梅长林 张金元 田军 程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CXCR4质粒并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低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预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共培养,观察CXCR4-BMSC对HR-RTEC的修复效应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获得CXCR4-BMSC(CXCR4-BMSC/eGFP,eGFP为示踪基因)和null-BMSC(BMSC/eGFP),检测转染细胞的CXCR4表达。RTEC于低氧/复氧环境中各培养12 h获得HR-RETC,体外模拟急性肾损伤(AKI)细胞模型。BMSC与HR-RTEC共培养12 h,免疫荧光法检测HR-RTEC的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印迹法检测HR-RTEC内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Bcl-2水平,结晶紫法计数迁移BMSC数量。以HR-RTEC上清液分别干预BMSC、CXCR4-BMSC和null-BMSC,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BMSC角蛋白18(CK18)的表达, ELISA法检测BMSC上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 结果    成功转染的CXCR4-BMSC可高效表达CXCR4。HR-RTEC分别与BMSC、CXCR4-BMSC、null-BMSC共培养后,凋亡细胞比例均有下降,尤以与CXCR4-BMSC共培养组降低最为明显,并伴随着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Bcl-2表达升高(均P<0.05)。结晶紫计数显示CXCR4-BMSC向HR-RTEC培养室的迁移数量最多。经HR-RTEC上清液干预后,BMSC、CXCR4-BMSC和null-BMSC均仅能微量表达CK1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XCR4过表达可显著增加BMSC的BMP-7、HGF和   IL-10分泌。 结论    过表达CXCR4的BMSC对共培养HR-RTEC的修复效应增强,BMSC的定向迁移能力增加和迁移BMSC的分泌能力增强可能是CXCR4-BMSC的作用机制。

  • 吕金雷 杨玉娟 吕柳青 王瑜 杨柳 陈钦开 时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siRNA(RNAi)干扰选择性下调TLR4基因的表达,探讨高糖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其转接子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方法    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大鼠TLR4基因的特异性siRNA片段,以带有红色荧光的BLOCK-IT Alexa Fluor作为阴性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变化。挑选基因沉默效率最佳的siRNA用于进一步实验,细胞被分5组:⑴ 正常糖对照组(NG);⑵ 高糖组(HG);⑶ 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空转组;⑷ HG+AngⅡ+siRNA组;⑸ HG+AngⅡ+厄贝沙坦(IrB)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LR4、MyD88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LR4、MyD88及核因子kappa B(NF-kB)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 结果    与NG组比较,高糖组TLR4/MyD88 mRNA及TLR4、MyD88、NF-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均P<0.01),细胞上清MCP-1、IL-6水平亦升高(P<0.01);空转组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iRNA组、ARB组TLR4、MyD88 mRNA明显下调,TLR4、MyD88及NF-kB蛋白明显下调, MCP-1、IL-6表达亦下调(均P<0.01)。 结论    高糖上调小管上皮细胞TLR4/MyD88信号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AngⅡ可增强此效应;特异性基因沉默可阻断由高糖及AngⅡ诱导的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下调炎性介质的释放;TLR4信号通路在高糖、高肾素环境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 李静 张静 刘健 桑晓红 王丽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IgA 肾病(IgAN)复合的动物模型,探讨分析两种疾病是否有关联并初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IgAN组(B组)、CP组(C组)和CP+IgAN复合组(D组),每组20只。CP模型建立采用大鼠双侧上颌第二磨牙接种特异性牙周炎致病菌标准株+牙颈部丝线结扎,IgAN模型建立运用牛血清白蛋白灌胃(BSA)+注射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模后第8周、12周末各处死10只大鼠。观察指标包括蛋白尿、肝肾功能、肾组织病理、牙周病理及改良出血指数(MBI)。 结果    成功建立CP和IgAN动物模型。第8周末时D组Scr、BUN显著高于A、B、C组(均P<0.05),A、B、C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12周末时B组、D组Scr、BUN显著高于A组,而D组又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8周末时B、C、D组24 h尿蛋白量显著高于A组(均P<0.05),至12周末时D组24 h尿蛋白量显著高于B、C组(均P<0.05)。肾脏病理结果显示,第8周末B、D组大鼠肾小球偶见轻度系膜增宽、肾间质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D组明显重于B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肾小球局灶系膜增殖硬化,至12周D组肾小球系膜显著增宽,局灶节段性硬化,伴炎细胞弥散或灶性浸润。12周末时肾脏PAS染色评分B、D组显著高于A组(P<0.01),且D组高于B组(P<0.01);C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病理显示,C、D组MBI评分显著高于A、B组,D组显著高于C组(P<0.01)。 结论    本复合模型可在12周用来观察研究慢性牙周炎与IgAN的生化、病理改变并观察其相互关系,本研究观察到慢性牙周炎可能通过慢性炎性机制促进IgAN肾脏病理损伤。
     
  • 短篇论著

  • 王蕴若 王惠新 吴昊 陈茂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晞 张浩军 李忻 古艳婷 赵婷婷 夏启胜 孙斯凡 李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戴厚永 张义德 袁莉 黄新忠 张定武 陈晓岚 施辉 范亚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熊重祥 刘娜 庄守纲 路建饶 严海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金凤 杨敏 缪立英 邹芸 高小夏 狄佳 周华 王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波 诸一吕 施向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何辉 赵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小红 陈揭剑 梅长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徐俊 段绍斌 袁芳 董芳 刘虹 李军 彭佑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超 樊晓红 文煜冰 李航 袁群生 黄慧 李学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岳华 杨淑芬 叶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琪 钱光荣 汪凤英 唐晓飞 李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文学 尹良红 陈湛华 陈宇 孟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