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杨晓晓 张贺 杭瑛 严豪 林爱武 黄佳颖 倪兆慧 钱家麒 方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腹腔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影响。 方法    入选稳定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128例,采用ELISA法测定腹透透出液IL-6的浓度,计算IL-6呈现率(appearance rate,AR),前瞻性观察患者肌酐溶质转运面积系数(mass transfer area coefficient of creatinine,MTACcr)的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透出液IL-6 AR对患者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改变的影响。 结果    入选患者的基线MTACcr中位数 [M(1/4,3/4)]水平为6.40(4.70,8.75) ml/min,12个月后MTACcr [7.14(5.59,8.73) ml/min]较基线期明显升高(P<0.05)。与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稳定组相比,溶质转运功能增高组患者腹透透出液IL-6 AR明显升高[277.08(247.45,349.53) pg/min比263.18(69.94,286.72) pg/min,P<0.05],残肾功能较低[0.79(0,2.12) ml/min比1.70(0.39,3.38) ml/min,P<0.05],尿量减少[225(0,600) ml/24 h比500(125,900) ml/24 h,P<0.05],患者基线MTACcr较低[5.48(4.17,7.42) ml/min比7.00(5.46,9.76) ml/min,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透出液IL-6 AR和低基线MTACcr是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远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腹腔局部炎性反应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改变,腹腔IL-6水平是预测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汪俊 崔岩 宋志 王玲 高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监护室确诊感染性休克并接受了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的患者61例,按PiCCO监测后第24小时GEDVI值将患者分成两组:低GEDVI组(GEDVI<700 ml/m2,29例)和高GEDVI组(GEDVI≥700 ml/m2,32例)。记录PiCCO监测开始时及第24小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Scr、乳酸(Lac)、AKI发生率及病死率、肾小球滤过率(GFR)基线值、Scr基线值、APACHEⅡ评分、急诊监护室期间及确诊后28 d内的病死率,观察GEDVI对感染性休克所致AKI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高GEDVI组患者发生AKI 26例,低GEDVI组16 例,高GEDVI组AKI发病率(81.3%)明显高于低GEDVI组(55.2%)。对两组患者入住急诊监护室期间及确诊后28 d内死亡例数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AKI及GEDVI与患者死亡无关,尚不能认为AKI及GEDVI为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较高的GEDVI可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AKI发生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
     
  • 江肖 沈裕欣 胡志伟 赵珉 齐向明 吴永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胸阻抗监测对腹膜透析(PD)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01例住院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行胸阻抗法(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心脏彩超检查,进行两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心脏彩超检查提示CAPD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压力(PA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低于对照组(P<0.05)。胸阻抗监测显示CAPD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加速指数(ACI)、射血分数(EF)、速度指数(VI)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收缩时间比(STR)、系统血管阻力(SVR)、胸液水平(TFC)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APD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脑钠肽(BNP)呈负相关(r=-0.467,P<0.01),LVMI与BNP呈正相关(r=0.416,P<0.01),射血前期(PEP)、STR及TFC与BNP呈正相关(r=0.404,P<0.01;r=0.572,P<0.01;r=0.471,P<0.01),EF与BNP呈负相关(r=-0.664,P<0.01)。胸阻抗监测与心脏彩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TFC与LAD呈正相关(r=0.279,P<0.05);PEP、STR与LVEF呈负相关(r=-0.389,P<0.01;r=-0.446,P<0.01), EF与LVEF呈正相关(r=0.451,P<0.01);SV与E/A呈正相关(r=0.285,P<0.05);SVR、TFC与LVMI呈正相关(r=0.232,P<0.05;r=0.284,P<0.05)。 结论    胸阻抗监测能评估CAPD患者心功能状态,且具有动态监测、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临床上可部分代替心脏彩超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价。
  • 赵郁虹 吉凯强 臧彬 李德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2281 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排除住院期间死亡、原有CKD、资料不完整及失防者421 例,其中资料完整并可配合随访的患者1860 例。依据SCODRED(隐匿性肾病筛查)评分及CKD 诊断标准分为CKD组与非CKD组,分析影响ICU住院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 结果    CKD组与非CKD组患者间在年龄、妊娠、急性肾损伤(AKI)、肝功能受损等因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患者CKD的年患病率为20%~30%,其发病情况有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的趋势。影响CKD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妊娠、AKI、APACHE?Ⅱ评分、有创诊疗、机械通气、器官衰竭及应用肾损害药物。 结论    ICU住院患者CKD患病率高,患病人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年龄、APACHE?Ⅱ评分>15、器官衰竭个数≥2、肾损害药物应用种类≥2、合并妊娠、合并AKI、有创诊疗项数≥3、机械通气是ICU住院患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丽萍 张艳辉 范俊英 王彩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院301例CKD患者临床资料, 采用PCR法检测MYH9基因rs3752462、rs4821480两位点基因多态性,29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不同MYH9基因型CKD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原发病分布频率、服用降压药频率上的差异,以及rs3752462位点不同基因型与CKD患者高血压易感性的相关关系。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基因型患者的收缩压[(147.94±27.40) mm Hg]高于CC基因型[(136.43±19.09) mm Hg,P<0.05];CC基因型患者使用各种降压药的频率(7.4%)低于TT(43.9%)、CT(48.7%)基因型(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3752462位点CC基因型是CKD收缩压增高的保护因素,CT基因型CKD患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CC基因型的0.175倍。 结论    携带MYH9基因rs3752462位点CC基因型的CKD患者相对不易患高血压,CC基因型是CKD患者收缩压增高的保护因素,等位基因C突变为T可导致收缩压升高。基因检测可作为CK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的预测因子之一。

         

  • 基础研究

  • 张倩 万辛 刘林 陈鑫 黄文娟 陈文 曹长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α(IKKα)在肾脏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用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构建肾脏IR模型,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Scr、BUN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IKKα、p52、RelB、IL-10、IL-18的表达。在肾实质内转入以慢病毒为载体的短发夹RNA(shRNA),抑制IKKα的表达,检测抑制后的肾功能与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IKKα、p52、RelB、IL-10、IL-18的表达变化。 结果    IR损伤组1 d、3 d、7 d血清Scr[(29.80±2.10) μmol/L、(27.00±3.40) μmol/L、(23.00±3.70) μmol/L]和BUN[(9.47±3.50) mmol/L、(11.68±4.30) mmol/L、(13.12±2.10) mmol/L]高于假手术组Scr[(7.30±0.13) μmol/L]和BUN[(8.39±0.30) mmol/L]。HE染色显示,IR损伤组存在肾组织病理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am组小鼠肾组织抗炎因子IL-10、促炎因子IL-18均呈弱阳性表达,IR损伤后IL-10、IL-18均呈高表达,且IL-10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IL-18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IR损伤后7 d内,IKKα、p52、RelB表达均上调,以第3天时最为明显。与IR损伤组相比,慢病毒载体shRNA组肾组织IR损伤第3天的IKKα、p52、RelB表达下调,IL-18表达上调,IL-10表达下调。 结论    肾脏IR损伤炎性反应消退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IKKα表达上调。抑制IKKα可能通过下调NF-κB旁路途径家族成员p52、RelB的活性,阻碍肾脏IR损伤炎性反应的消退。
  • 李莉 光丽霞 王代红 杜翔 袁发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对甲酚(p-creso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HUVEC经不同浓度对甲酚作用24 h、48 h、72 h后增殖抑制率的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甲酚对HUVEC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负调节蛋白p21的表达变化。 结果    对甲酚显著抑制HUVEC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均P<0.05);经对甲酚处理的HUVEC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伸长,细胞质浑浊;流式细胞术显示经对甲酚处理的HUVEC停滞于G1期,对甲酚对HUVEC的凋亡无明显影响;对甲酚能增加HUVEC细胞p21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 结论    对甲酚通过上调p21,阻滞HUVEC的细胞周期于G1期,从而抑制HUVEC增殖。

      

  • 张洋 马坤岭 刘晶 倪杰 吴娱 陈珑 吕林莉 刘必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制备糖尿病肾病微炎性反应动物模型,探讨慢性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db/db小鼠及对照组db/m小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b/db、db/db+酪蛋白组和db/m、db/m+酪蛋白组,每组均为8只。db/m+酪蛋白组及db/db+酪蛋白组隔日给予背部皮下注射10%酪蛋白溶液0.5 ml以刺激产生慢性、持续性、微炎性反应;db/m组及db/db组隔日给予背部皮下注射蒸馏水0.5 ml。每周称体质量、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量,8周后处死,收集血清标本、留取肾组织,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病理染色及电镜检查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肾脏炎性因子及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微炎性反应模型的建立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 结果    db/m+酪蛋白组及db/db+酪蛋白组血清炎性因子SAA[(13.83±0.29) mg/L 比(1.52±0.19) mg/L,P<0.05;(13.84±0.28) mg/L比(1.67±0.58) mg/L,P<0.05]及TNF-α[(14.23±1.42) ng/L比(10.70±1.38) ng/L,P<0.05;(14.54±1.91) ng/L 比(10.88±1.22) ng/L,P<0.05]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且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蛋白表达亦高于其对照组;db/db+酪蛋白组小鼠尿蛋白量、肾小球病理改变、足突结构改变及数量减少程度与db/db组相比明显加重,但db/m+酪蛋白组与db/m组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糖尿病肾病微炎性反应模型证实,持续存在的慢性微炎性反应在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 李红芬 贾俊亚 闫铁昆 于亚民 商文雅 韦丽 姚瑶 袁鲁晓 林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Ⅲ型钠磷协同转运子PiT-1在高磷饮食尿毒症大鼠心肌损害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4组:高磷饮食组(NHP组,n=6)、单纯高磷尿毒症组(UHP组,n=6)、PiT-1阻断剂膦甲酸钠(PFA)组(UHP+PFA组,n=6)和生理盐水对照组(UHP+NS组,n=6)。采用腺嘌呤+高磷饮食的方法制作大鼠尿毒症模型。分别于实验第4、8周末留取大鼠血清及24 h尿,检测血Scr、钙、磷及尿钙、磷,计算24 h尿钙磷清除率。实验第8周末处死大鼠,取心脏测左心室质量,常规病理检查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Pi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背根神经节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NHP组相比,实验8周末尿毒症组大鼠血肌酐、血磷水平升高,血钙降低(均P<0.05),尿钙磷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毒症各组间血肌酐、钙、磷和尿钙磷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HP组相比,实验第8周末时UHP组和UHP+NS组的左心室质量、心肌纤维直径、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5),心肌PiT-1、TGF-β1、p-p38MAPK、pERK、Cbfα-1表达增高(均P<0.05)。与UHP组比较,UHP+PFA组大鼠以上改变显著减轻(均P<0.05)。 结论    高磷饮食尿毒症大鼠心肌PiT-1表达增加,PiT-1介导的p-p38MAPK、 p-ERK信号通路激活及Cbfα-1表达增加参与了高磷饮食尿毒症大鼠心肌损害的过程。
  • 王雁飞 刘丽秋 刘桂美 黄俊彦 季文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链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4羟基壬烯醛(4-HNE)的表达,并探讨普罗布考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60 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D组,n=24)和普罗布考干预组(P组,n=24),同时选取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P组大鼠给予普罗布考110 mg·kg-1·d-1灌胃,D组及C组给予相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分别于4周、8周及12周检测24 h尿蛋白量、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及血肌酐。HE染色及PAS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4-HNE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4-HNE的表达水平。 结果    D组24 h尿蛋白量、三酰甘油、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在4周、8周及12周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同时间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同时间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及D组4周、8周及12周的肾脏病理改变逐渐加重,同时间的P组肾脏病理改变较D组轻,但仍重于C组。D组4周、8周及12周肾脏中的4-HNE的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4-HNE的表达量低于同时间的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 结论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脂质过氧化标志物4-HEN明显升高,而普罗布考可能通过减少4-HNE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 短篇论著

  • 杨雪芬 丁国华 石明 陈星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弋 赵根明 阮晓楠 徐望红 顾建钧 孙乔 杨黎明 张鸿 邱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邬碧波 张黎明 梅长林 芦怡舟 唐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伟坤 张毅 刘海波 曾瑞曦 程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毅 蔡晓青 张明慧 郑尘非 徐玉兰 王绿萍 梅晓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延霞 郎艳华 于琳琼 王晓慧 邵乐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付蕾 史伟 王文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邓岱 高卓 伦立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乐天 袁曙光 袁芳 符晓 李军 刘虹 刘伏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陆夏 王海云 文煜冰 李明喜 史晓虎 周爽 李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蒋欣欣 冯剑 胡卫民 陆明晰 熊晓玲 奚炜炜 叶有新 李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