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赵文波 李明 唐骅 刘迅 司美君 彭晖 娄探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类树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01例,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及尿白蛋白定量诊断分为2型糖尿病组(418例)和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183例)。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xhaustive CHAID 分类树算法分析2型糖尿病出现微量蛋白尿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分类树模型从34个候选变量中筛选出6个重要解释变量,分别是纤维蛋白原、高血压病史、视网膜病变、胱抑素水平、收缩压、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病风险相关,纤维蛋白原升高是最主要的相关因素。 结论     采用分类树模型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主要相关影响因素是可行的,多因素共同作用增加发病风险,可以为制定预防、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梁剑波 区景运 王泽彬 江丽屏 詹俊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与血浆胎球蛋白A(fetuin A)及C 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方法    对6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超声、胎球蛋白A、CRP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观察胎球蛋白A、CRP等生化指标对腹膜透析患者动脉钙化的影响。随访18个月,观察cIMT、胎球蛋白A及CRP等指标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结果    60例腹膜透析患者中,38例(63.3%)存在cIMT增厚。与无cIMT增厚患者相比,重度cIMT增厚患者血浆胎球蛋白A水平较低(P<0.05),CPR(P<0.05)及钙磷乘积(P<0.05)较高;与轻度cIMT 增厚患者相比,重度cIMT 增厚患者血浆胎球蛋白A 水平较低(P<0.05),钙磷乘积较高(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球蛋白A 与CRP(R 2=0.629,F =47.522,P<0.01)及钙磷乘积(R 2=0.299,F =11.948,P=0.002)均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患者的cIMT 与胎球蛋白A 呈负相关(B =-0.019,t =-6.042,P<0.01)。随访18月,发生心血管事件36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6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增厚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Wald 值=7.698,OR =3.691,95%CI 1.467~9.258,P =0.006)。 结论    胎球蛋白A 降低及钙磷乘积升高是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微炎性反应状态(CRP升高)导致胎球蛋白A的水平下降,引起钙磷乘积升高,从而促进颈动脉钙化的发生。cIMT增厚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因素。
     
  • 赵宇亮 杨济桥 张凌 李峥 杨莹莹 唐怡 付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透析患者中,枸橼酸封管液是否在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出血并发症、导管功能障碍等方面优于传统肝素封管液。 方法    检索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万方、维普、CNKI、CBM 等数据库和相关杂志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使用Revman 5.0 和STATA 10.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研究终点指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出血、溶栓治疗次数、功能障碍所致拔管、血栓形成、全因死亡率。 结果    共纳入15 篇随机对照试验(1621 例患者),其中8 篇研究比较单纯枸橼酸封管液与肝素封管液的差异,其他7篇研究则关注枸橼酸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复合配方封管液。Meta 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枸橼酸封管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概率较使用肝素封管的患者下降了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0.53,95%CI 0.36~0.77,P<0.01)。按照封管液配方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各类含抗菌药物的复合枸橼酸封管液(枸橼酸+庆大霉素、枸橼酸+牛磺罗定、枸橼酸+亚甲基蓝+羟苯甲酯+羟苯丙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均优于传统肝素封管液(P 分别为0.01、0.04、0.01);单纯枸橼酸封管组的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虽然低于肝素组(RR =0.68),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95%CI 0.38~1.21,P=0.19)。枸橼酸组患者出血并发症显著少于肝素组(RR =0.53, 95%CI 0.34~0.84,P<0.01),而两组在溶栓治疗次数(P=0.93)、功能障碍所致拔管(P=0.35)、血栓形成(P=0.64)、全因死亡率(P=0.3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枸橼酸联用抗菌药物封管可降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而单用枸橼酸封管与使用肝素封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枸橼酸封管液在控制出血并发症方面优于肝素,预防导管功能障碍的效果与肝素类似。

  • 王晓宇 常宝成 单春艳 杨菊红 徐延光 郑妙艳 王颖 任惠珠 赵然 王珊珊 陈莉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的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 方法    2 型糖尿病患者388 例,按照eGFR 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及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A)释放试验,比较各组间GLA、INS/GLA 比值、血糖/GLA 比值(GLU/GLA)、GLA 曲线下面积(AUCGLA)等变化,并对GLA 与eGFR 等指标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随着eGFR 下降,GLA 水平变化曲线呈“J”字形;各组间空腹GLA 水平分别为(82.21±15.06)ng/L、(74.25±15.34)ng/L、(81.16±20.18)ng/L、(100.21±24.73)ng/L,肾小球高滤过组及肾功能下降组餐后各时间点的GLA、AUCGLA 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INS/GLA、GLU/GLA 均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正常及肾功能下降组空腹GLA 与eGFR(r=-0.360,P<0.01)、血浆白蛋白(ALB)(r=-0.170,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128,P<0.05)呈负相关;与空腹静脉血糖(FPG)(r=0.339,P<0.01)、餐后2 h 静脉血糖(2hPG)(r=0.443,P<0.01)、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r=0.475,P<0.01)、病程(r=0.257,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202,P<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正常及肾功能下降组空腹GLA 与eGFR(β=-0.290,t=-5.393,P<0.01)、HDL-C(β=-0.157,t=-3.026,P<0.01)呈负相关。 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GLA 水平受eGFR 影响。肾小球高滤过及肾功能下降患者的GLA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血糖及胰岛素对GLA的抑制作用均有减弱。

  • 项方方 曹学森 徐少伟 沈波 邹建洲 滕杰 丁小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与心血管事件(CVD)发生及一年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9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期间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及血清学资料,并进行12 个月的随访。采用Spearman 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用t 检验比较连续变量在CVD 事件发生组和无CVD 事件发生组的差异,用卡方检验比较分类变量差异。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和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白细胞及其分类对一年病死率的预测作用。 结果    共371 例血液透析患者入组。与无CVD 事件发生组相比,CVD组患者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1.17±0.38)比(1.34±0.51),P<0.05],单核细胞数显著升高([ 0.44±0.15)比(0.37±0.15),P<0.01]。淋巴细胞数升高者病死率较低(P<0.01),单核细胞数升高者病死率较高(P<0.01),其预测价值高于高敏C 反应蛋白。 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液透析患者CVD 的发生相关,淋巴细胞数降低和单核细胞数升高是血透患者1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敏 何小舟 周萃星 李旻 王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内铁稳态平衡调节分子铁调素(hepcidin)在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铁调素与肾性贫血、机体微炎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PD贫血患者、30例PD无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铁调素、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和铁代谢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铁调素在PD 患者中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103.65±43.6)μg/L 比(56.39±35.7)μg/L,P<0.05],而且PD 贫血组铁调素表达高于无贫血组[(122.67±36.6)μg/L 比(83.65±26.4)μg/L,P<0.05]。PD 患者的铁调素表达与IL-6、sTfR、EPO、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R =0.821、0.742、0.711、0.531,P<0.05);与24 h 残肾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 =-0.533、-0.685,P<0.05)。 结论    PD 患者体内铁调素水平升高,与机体残余肾功能、微炎性反应有关。铁调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铁代谢失衡,与肾性贫血有关,通过对铁调素的影响,为改善PD患者的肾性贫血和微炎性反应提供临床研究意义。

  • 李湛 杨继红 张燕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分析急性局灶细菌性肾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急性局灶细菌性肾炎的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上尿路感染,且同时接受过腹部B 超和增强CT 检查35 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急性局灶细菌性肾炎组(AFBN 组,18 例),急性肾盂肾炎组(非AFBN 组,1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空腹血糖、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肌肝(NAG/Cre)、抗生素联合使用及疗程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尿病原微生物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以大肠杆菌为主,AFBN 组尿病原学菌种类较非AFBN 组复杂。腹部增强CT结果示:AFBN组肾脏病变为多发或单发不规则或楔形的低密度影,以单侧肾脏为主(11/18)。双侧肾脏受累组患者尿NAG/Cre 高于单侧肾脏受累组,也高于非AFBN 组(P<0.05)。AFBN 组症状缓解时间(3.4±2.9)d,非AFBN 组为(3.0±1.8)d;AFBN 组半年内临床复发比例(2/18),非AFBN 组半年内临床复发比例(2/17)。 结论    AFBN 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ESR、白细胞计数及尿NAG/Cre 可能是预测AFBN 发生的指标。经合理及足疗程抗生素治疗,AFBN 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满意。

  • 施潇潇 夏鹏 文煜冰 蒋兰萍 李航 李雪梅 李学旺 陈丽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IgAN-M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价肾脏小动脉和微动脉病变,探讨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TC)缺失和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浸润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765例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共34 例(1.9%)临床病理确诊为IgAN-MHT,收集临床资料,半定量分析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病变,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评价PTC(CD34+)缺失、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CD68+)浸润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IgAN-MHT多见于青年男性,除血压显著升高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和蛋白尿;小动脉和微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病变共存现象,但二者与肾功能没有显著相关性;肾间质有显著巨噬细胞浸润,与肾功能显著相关,PTC 缺失表现亦突出,PTC 面积比例与肾功能呈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    IgAN-MHT 患者肾脏微动脉和小动脉病变与肾功能相关性差,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和PTC缺失表现突出并与肾功能损害相关。

     
  • 基础研究

  • 张盼 魏萌 蒋红利 任怡 史珂慧 王斐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尿毒症大鼠是否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菌群移位以及肠道菌群移位与微炎性反应的关系。 方法    建立大鼠5/6 肾切除尿毒症模型及假手术模型。PCR 扩增血、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16SrDNA;设计血液、肝、脾中细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结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16SrDNA片段;焦磷酸测序分析两组大鼠回肠及结肠内容物菌群谱。检测两组大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肠道通透性。 结果    部分尿毒症大鼠个体血液、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检测到细菌DNA。血液、肝、脾中细菌特异性引物可扩增相同个体肠系膜淋巴结及结肠内容物的细菌16SrDNA。尿毒症组结肠菌群谱与假手术组在目、科、属水平存在差异。尿毒症组hs-CRP、IL-6、肠道通透性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 结论    尿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失调,推测肠道细菌移位诱发微炎性反应。

     
  • 刘念 崔英春 孙宏志 董奕君 吴昊 远航 罗萍 苗里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2-脂氧合酶(12-LO)对糖尿病性肾系膜细胞(MC)肥大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应用野生型(WT)及12-LO基因敲除小鼠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肾脏肥大及肾小球内p21及p27表达水平。采用总蛋白/细胞数的比值作为评价细胞肥大的指标,观察12-LO对高糖刺激引起的肾MC 肥大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PCR 和Western 印迹法观察12-LO 及其代谢产物12羟二十烷四烯酸[12(S)-HETE]对MC内p21及p27表达的影响。 结果    12(S)-HETE能明显促进MC内p21基因表达(P<0.05),增加p21与p27蛋白表达(P<0.05),诱导细胞肥大(P<0.05)。12-LO 基因敲除抑制了高糖引起的MC 肥大以及p21、p27 表达增加(P<0.05);相反,细胞内高表达12-LO 显著增加了p21 与p27 蛋白表达(P<0.01)。糖尿病条件下12-LO 基因敲除小鼠肾脏肥大的发生以及p21、p27 在肾小球内的表达显著低于WT 小鼠(P<0.05)。 结论    12-LO 通过影响p21、p27表达参与糖尿病性肾脏肥大的发生过程。

     
  • 短篇论著

  • 董巧荣 刘茂东 王春杰 胡桂才 赵亚娟 李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苑丽华 傅淑霞 张春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昆 崔春黎 余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许晶 张雷 梅长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阳彬 万建新 丁国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陈敏广 梁海燕 余灵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成彩联 郑振达 石成钢 赵文波 陈珠江 娄探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维柘 董苏荣 田为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聂晟 贾楠 王国保 刘郑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