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才智勇 王素霞 章友康 房秋园 黄昱 郑欣 邹万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Fabry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及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基因(GLA基因)突变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肾脏病理及GLA基因突变等特点。 结果    Fabry病肾损害在肾活检患者中检出率为0.074%,平均确诊年龄(30.57±9.32)岁,男∶女=2.5∶1。尿蛋白量中位数为1.71 g/24 h[(0.32~4.71)g/24 h]。5例有血尿,4例有肾功能受损,肾外受累的表现以血管角质瘤最多见(10/14),其次为心脏病变(6/14)。经典型患者9例,迟发型5例,其中6例有肾脏病家族史。肾脏病理光镜下可见明显的肾小球细胞空泡变性,部分患者可见硬化的肾小球。电镜下2例女性患者为部分足细胞内有髓磷脂样小体形成,其余病例所有足细胞内均可见髓磷脂样小体。4例测定α?Gal A活性的先证者均低于正常值。12例先证者进行了GLA基因突变分析,11例发现有GLA基因突变。3个新突变为碱基插入或缺失突变,临床表型均为经典型Fabry病。大多数迟发型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位于酶结构的包埋区或部分包埋区(3/11)。在已证实的GLA基因突变中,携带I91T、R112H、Q312H的先证者主要表现为“迟发型”;携带W162X、F169S、S201F、N272K及L310R的先证者均表现为“经典型”。 结论    本组Fabry病肾损害患者占肾活检的0.074%,常伴有血管角质瘤及心脏受累,且不同的GLA基因突变可能与患者的表型密切相关。

  • 闫铁昆 林珊 贾俊亚 薛杨 韦丽 商文雅 王保平 郑振峰 李莉娜 方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情况并分析其与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变的关系。 方法    以67例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取内瘘手术切除的桡动脉段,von Kossa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血管钙化情况;检测Scr、血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测定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1,25羟维生素D3[1,25(OH)2D];ELISA法测定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3、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与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ICTP)。以2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仅接受血清及骨密度检查。 结果    von Kossa染色见24例(35.8%)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明显钙沉积;电镜发现中膜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分泌型转化,胞内有较多含钙囊泡,基质胶原明显增加伴钙磷结晶附着,程度与钙化评分一致。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患者血磷、iPTH、FGF23、BGP、ICTP显著增加(均P<0.05),血钙、25OHD、1,25(OH)2D显著降低(均P<0.01),腰椎、股骨颈BMD也显著降低(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桡动脉钙化与糖尿病、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Z值、ICTP、FGF23相关(r=0.62、-0.43、-0.25、0.34、0.86,P=0.000、0.012、0.001、0.018、0.000),与iPTH无相关(r=-0.08,P=0.306)。按iPTH水平分层后,低iPTH(<150 ng/L)组、高iPTH(>300 ng/L)组患者iPTH与钙化相关(r=-0.41、0.31,P=0.044、0.02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股骨颈骨密度Z值、ICTP、FGF23是桡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21、0.181、0.260,P=0.021、0.024、0.036)。 结论    尿毒症桡动脉钙化与平滑肌细胞合成和分泌较多的含钙基质有关,骨密度降低、骨转化率异常、骨吸收增加、血清FGF23水平增加是其危险因素。
     

  • 蔡敏超 袁伟杰 朱楠 尚明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组织甲状旁腺激素(PTH)表达和分布,以及其在CKD进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本科收治并经肾活检确诊的CKD 1期及2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另取8例肾移植配型不符或肾肿瘤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对照。受试者均检测Scr、BUN、血钙、磷、PTH及25(OH)VitD3等。以Cockcroft?Gault(CG)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双血浆99mTc?DTPA清除率法检测GFR。根据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组,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组织PTH表达和分布;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各例肾组织PTH阳性染色吸光度(A)值,并比较PTH表达强度差异。 结果    CKD 1期及2期的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外周血钙、磷、25(OH)VitD3及PTH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PTH与上述其他指标间无相关。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均可见PTH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而肾小球及肾间质也有少量分布,其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多,PTH表达增强。各病理类型间肾组织PTH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CKD(1期及2期)患者肾组织PTH表达增强,且早于外周血PTH的改变及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可能与局部炎性反应程度相关。
     

  • 龚颖倩 徐石张 黄天伦 徐高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疗效。 方法    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至2011年,获得NAC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初步检索出151篇相关文献,有1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16项研究共纳入4588例患者,14项试验的Jadad评分超过3分。16篇文献的整体荟萃分析结果显示,NAC可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OR=0.65,95% CI 0.46~0.92,P=0.01)。患者平均Scr≥132.6 μmol/L的11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OR=0.52,95% CI 0.30~0.93,P=0.03,但患者平均Scr<132.6 μmol/L的6项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OR=0.93,95% CI 0.75~1.15,P=0.49。 结论    NAC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当平均Scr≥132.6 μmol/L时,NAC对造影剂肾病有明确的预防效果。

  • 周红梅 徐庆东 郑智华 阳晓 余学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CAPD患者数据库资料。所有患者根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及甲状旁腺功能非亢进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SHPT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639例患者,SHPT的患病率为46.9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红蛋白、低血钙、高血磷、高碱性磷酸酶、高血肌酐、高标准化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及低钙透析液是SHPT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CAPD患者中SHPT患病率较高,钙磷代谢异常、高蛋白饮食、肾性贫血及低钙透析液是影响SHPT发生的独立因素。
     

  • 郑可 李雪梅 蔡建芳 文煜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其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现泌尿系统损害的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    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中6例存在泌尿系统损害,男女比例为4:2,中位年龄59岁(36~72岁),中位病程为10.5个月。除肾脏、输尿管受累外,所有患者均同时存在泌尿系统外的多器官受累。泌尿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肾功能异常、水肿和腹痛。所有患者均存在高球蛋白血症、血清IgG(中位值23.3 g/L)及IgG4亚型(中位值4227.0 mg/L)升高,肾小管源性蛋白尿;5例患者Scr明显升高(中位值237 μmol/L)。影像学表现可分为4类:肾脏弥漫增大、CT多发低密度灶可伴不均匀强化灶、肾盂和(或)输尿管积水、肾脏萎缩。肾脏病理显示为弥漫纤维化伴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肾炎表现,伴淋巴细胞、浆细胞IgG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患者对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经治疗,临床症状改善,IgG、IgG4及Scr均明显降低。 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化,多同时合并其他器官受累;肾组织病理学以IgG4阳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肾炎为其突出特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基础研究

  • 陈吉刚 庞琦 曾薇 郭艳红 牟娇 聂凌 袁发焕 冯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调节内质网应激对小鼠肾组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ET7/9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甜菜碱治疗(DN+B)组;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NC)组,每组各18只。实验第4、8、12周末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或)Western印迹法测定小鼠肾组织SET7/9、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H3K4me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PER)和尿MCP-1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BG)、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动态改变;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结果    与NC组比较,DN组BG、BUN、UPER、MCP?1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DN组小鼠第4周末开始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改变,第12周末出现明显系膜基质积聚。与NC组比较,DN组肾组织GRP78、SET7/9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H3K4me2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效应。与DN组比较,甜菜碱治疗组小鼠肾小球病变明显减轻,GRP78、SET7/9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G、BUN、UPER、MCP?1、H3K4me2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内质网应激可能是介导糖尿病小鼠肾脏SET7/9表达的上游机制。

  • 李远清 彭晖 吴超 李灿明 汤颖 娄探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糖(HG)能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途径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ndMT)。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分为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高糖组(HG,15、30 mmol/L)、TGF?β抑制剂组(HG+LY36,30 mmol/L葡萄糖+10 μmol/L LY364947)以及高渗对照组(M,5.5 mmol/L葡萄糖+25.5 mmol/L甘露醇)和溶剂对照组(D,5.5 mmol/L葡萄糖+1 ml/L DMSO)。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皮细胞标志物claudin5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变化;实时定量 PCR法检测细胞TGF-β1和TGF-β2 mRNA表达改变;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VE-cadherin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 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claudin5蛋白的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α-SMA蛋白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TGF-β1和TGF-β2 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HG组比较,TGF-β抑制剂组claudin5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高渗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糖处理可引起细胞形态由卵圆形向梭形改变,V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TGF-β抑制剂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与HG组比较,TGF-β抑制剂组VE-cadherin表达增加,α-SMA表达降低(P<0.05)。 结论    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TGF-β表达增加及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抑制TGF-β可抑制高糖引起的转分化,提示TGF-β参与了高糖引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转分化过程。

  • 周益 王轩 袁伟杰 朱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形态及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myc-HBX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HK-2细胞,Q-PCR及Western印迹法验证HBX在HK-2细胞中的表达。以未转染质粒和转染空载质粒pcDNA3.1-myc作为对照。用显微镜观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后HK-2细胞形态,用Western印迹及Q-PCR法检测细胞转分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结果   转染HBX后的HK-2细胞中存在HBX的高表达,证实转染成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状态受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可上调       E-cadherin及α-SMA表达;细胞上清液中高表达IL-1、IL-6和TNF-α(P<0.01)。 结论    HBX质粒转染HK-2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数目和形态的变化,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周围炎性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原因之一。

  • 桑珍珍 许云 盛英杰 张鹏思 孙健波 贾冬 金帅 赵敏
    2012,28(12): 961-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 方法    2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CLP组(假手术组)、CLP组(脓毒症组)和rHuEPO大、中、小剂量组。采用CLP复制脓毒症模型,rHuEPO大、中、小剂量组造模后即刻分别静脉推注rHuEPO 5000 U/kg、1000 U/kg、500 U/kg。 假CLP组、CLP组、rHuEPO大、中、小剂量组按注药后2 h、6 h、12 h、24 h、36 h时点分成5个亚组,分别在各时点按随机原则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肾损伤分子1(KIM-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与CLP组相比,rHuEPO大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Scr、BUN、TNF-α、IL-6、KIM-1、iNOS的含量及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理改变好转。rHuEPO中、小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未见好转。 结论    rHuEPO能够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IL-6、iNOS、KIM-1水平进而调节炎性反应及肾功能,对脓毒症所致AK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短篇论著

  • 何兰 周巧玲 敖翔 王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娄奕萌 刘毅 尤小寒 章建娜 王绿萍 马璐璐 徐玉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赖玮婧 廖宇捷 刘芳 付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仪赫 吕继成 张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孙艳玲 白鸽 白彝华 廖云娟 蒋红樱 连希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夏永辉 金霞 毛建华 傅海东 王霞 刘爱民 顾伟忠 汤宏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