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述评

  • 陈楠
    2006,22(10): 587-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
    2006,22(10): 589-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适合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 方法 收集国内不同地域肾功能不同分期的CKD患者684例的有关资料。随机选取454例为开发组,230例为验证组。以双血浆法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为GFR参考值。(1)在简化MDRD方程中添加种族系数;(2)多元逐步回归线法开发新的GFR评估方程;(3)将上述两种改良的方程与改良前简化MDRD方程进行偏离度精确度准确性比较。 结果 684例患者中,男352例,女332例,平均年龄(49.9±15.8)岁。上述两种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肾功能不同分期内偏离度分别为543.0677.2和 2175.0任意单位;精确度分别为57.556.5和60.7 ml&#8226;min-1&#8226;(1.73 m2) -1;准确性均优于改良前简化MDRD 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的准确性由66.1%提高至77.8%和79.6%,P < 0.05)。 结论 基于我国CKD人群特点,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与改良前方程相比,表现了显著的优势,可以替代改良前简化MDRD方程,应用于我国CKD患者的GFR评估。
  • 毕康宁;顾勇;陈文;丁小强;薛骏;戎殳;刘必成;刘文虎;刘蕙兰;张凌;刘子栋;陈旻
    2006,22(10): 596-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 方法 对入选的235 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静脉组根据预计补铁量,于透析过程中进行右旋糖酐氢氧化铁静脉滴注,完成总量后,根据患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定期给予100 mg维持量。口服组每天口服相当于200 mg铁的琥珀酸亚铁,连续服用。226例完成26周临床观察,静脉组和口服组各113例。以铁剂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及治疗的好转程度衡量治疗效果,以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治疗成本包括铁剂红细胞生成素(EPO)、化验检查和不良反应治疗等直接医疗成本,患者的交通陪护和辅助营养保健品等直接非医疗成本以及患者劳动力损失的间接成本。 结果 26周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组与口服组人均总治疗费用分别为2.49万 元和2.41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组和口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 %和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成本效果分析,口服组26 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3.37万元;静脉组26 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2.82万元。 结论 静脉组与口服组比较治疗成本没有差别,疗效更好,静脉组治疗肾性贫血更具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 陈崴;姜宗培;郑勋华;陈伟英;郭群英;毛海萍;叶晓青;阳晓;余学清
    2006,22(10): 601-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新置腹膜透析管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疗效,为国内腹膜透析置管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途径和种类的共识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8.2±15.7)岁。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头孢曲松1.0 g。B组:在术后3 d内使用0.25 g/L头孢唑啉的腹透液。术后每日检查患者伤口情况,记录体温,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情况及透出液常规。 结果 两组患者在置管术后10 d内,都没有发生手术切口感染隧道感染及腹膜炎。A组39例中有1例出现出口处感染,占2.5%;B组39例中有2例出现出口处感染,占5.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血WBC数及分类透出液WBC计数均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新置腹膜透析管患者伤口感染和腹膜炎的发生率方面,术前一次性给予抗生素的方式与传统的术后腹腔内给予抗生素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在临床使用上更为简便。
  • 基础研究

  • 周同;孙桂芝;李晓;张玉梅;吴开胤;张雁云;张冬青;陈楠
    2006,22(10): 605-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小管间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DC浸润及体外成熟与功能的干预调节。 方法 (1)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双染与图像分析,观察P-选择素及CD1a+CD80+DC在肾组织表达和分布变化。(2)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DC,并于成熟过程中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表达;RT-PCR检测细胞NF-κB P50P65 mRNA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T细胞刺激能力;以及ELISA测定MLR上清液IL-12 p70分泌含量。 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UUO大鼠从第1天起,随着P-选择素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的小管间质表达,CD1a+CD80+DC以肾间质为主浸润;至第7天P-选择素上调且CD1a+CD80+DC显著聚集,两者明显相关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经PsL-EGFmAb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下调,CD1a+CD80+DC浸润减少,且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减轻。(2)经TNF-α刺激炎性状态下,培养人DC成熟过程中基本不表达或低表达P-选择素,但持续高表达与P-选择素同属C型凝集素的DC-SIGN。经PsL-EGFmAb处理后,可明显抑制DC-SIGN及细胞内NF-κB基因表达,并相应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IL-12分泌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 结论 DC也是肾小管间质炎症病变启动因素,针对P-选择素功能域的单抗对其浸润具抑制作用。此外,该单抗对人DC成熟与功能有调节效应,提示与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及黏附受体的DC-SIGN有关,并可能通过影响NF-κB途径起作用。
  • 窦献蕊;余学清;郝文科;聂静;李晓艳;陈文芳;王欣;贾占军
    2006,22(10): 612-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上调Smad7表达对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防止腹膜纤维化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将24只体重180~200 g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6只):正常对照组;B组(6只):腹膜纤维化模型组,每日按100 ml/kg腹腔注射4.25%透析液,并于造模后第81012222426天按0.6 mg/kg腹腔注射脂多糖(LPS);C组(6只):空白载体组,在建立模型的第114天转染空白载体和pEF purop-Tet-on质粒;D组(6只):Smad7转染组,在建立模型第114天转染Smad7和pEF purop-Tet-on质粒。各组均在每日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200 mg/L)诱导基因表达。所有动物于实验第28天杀检,取脏层腹膜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SMAE-钙黏蛋白(cadherin)Smad7磷酸化(P)-Smad2/3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腹膜纤维化模型组和空白载体组p-Smad2/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但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电镜结果显示,腹膜纤维化模型组和空白载体组腹膜间皮细胞微绒毛脱落,基底膜断裂,并向间皮下组织迁徙,胞浆中有密体密斑和肌丝出现。与上述2组比较,Smad7基因转染组Smad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Smad2/3蛋白水平明显下调,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电镜结果显示,Smad7基因转染组腹膜间皮细胞微绒毛明显增多,细胞连接和基底膜趋于完整。 结论 基因转染上调Smad7表达可通过部分抑制TGF-β受体调控信号通路(Smad2/3),抑制腹膜间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
  • 徐兰;杨海春;马骥;顾勇;林善锬
    2006,22(10): 617-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小鼠中足细胞损伤对肾小球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于新生ICR小鼠出生后1 d注射嘌呤霉素(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并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出生后第24812306090天时肾重/体重尿蛋白血压及组织学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内肾母细胞瘤基因(WT-1)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Ang-2)及其受体Tie-1Tie-2的表达水平。 结果 注射PA后,新生小鼠肾重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生后第2天(注射PA后1 d)时,肾小球足细胞出现足突广泛融合和微绒毛的脱落;第12天时,肾小球内CD31的表达明显下降,部分肾小球萎缩发育不良,肾皮质浅层小球成熟指数明显下降;第30天时,原先发育不良的肾小球逐渐被吸收;第60天时,剩余肾小球出现系膜区的扩张和小球节段性硬化。PA鼠在第30天时出现蛋白尿;第60天时血压显著增高。定量RT-PCR显示,第2天时肾皮质Ang-1表达明显上调,Flk-1及Tie-2明显下降。 结论 PA可以在早期损伤的新生ICR小鼠足细胞,改变VEGF血管生成素系统的表达,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发育不良及在后期产生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小球硬化。
  • 傅辰生;钟一红;刘春凤;朱加明;丁小强
    2006,22(10): 623-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高血压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肾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表达的关系。 方法 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1)高血压未治疗组;(2)普通降压组(利血平50 µg·kg-1·d-1+二肼苯达嗪6.25 mg·kg-1·d-1+氢氯噻嗪6.25 mg·kg-1·d-1); (3)常规剂量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5 mg·kg-1·d-1);(4)大剂量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20 mg·kg-1·d-1)。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 结果 常规剂量罗格列酮组收缩压为(176±18) mm Hg,与高血压未治疗组(191±25) mm Hg相比,无显著差异。大剂量罗格列酮组收缩压为(143±16) mm Hg, 普通降压组收缩压为(137±27)mm Hg,与高血压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大剂量罗格列酮组尿蛋白排泄率为(16.78±3.50)mg/24 h,较普通降压组(27.94±12.79)mg/24 h显著降低(P < 0.05)。未钳夹侧肾脏病理改变轻,大剂量罗格列酮组肾小球损伤指数为18.04±7.76,与普通降压组27.92±6.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剂量罗格列酮组微动脉壁/腔比为1.75±0.38,与普通降压组2.16±0.9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剂量罗格列酮组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mRNA表达上调。 结论 罗格列酮对高血压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肾内AT2R表达有关。
  • 许钟镐;孙晶;贾冶;苗里宁
    2006,22(10): 628-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2-脂氧化酶(12-LO)对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Ang)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AngⅡ刺激正常和12-LO基因敲除小鼠肾系膜细胞后,观察p38 MAPK活性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变化。用12-LO的作用产物12(S)-HETE刺激的系膜细胞转染12-LO基因的系膜细胞和采用显微切割法从正常和12-LO基因敲除小鼠肾脏提取的肾小球来观察AT1R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目标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Ⅱ的刺激可诱导正常系膜细胞p38 MAPK活性和ECM蛋白表达增高。然而,AngⅡ的刺激不能诱导12-LO基因敲除小鼠系膜细胞p38 MAPK活性和ECM蛋白表达升高。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12(S)-HETE刺激可引起系膜细胞AT1蛋白水平增高,且AT1R mRNA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敲除肾小球内12-LO基因可有效地降低AT1R mRNA的表达(P < 0.01),转染12-LO基因至系膜细胞使AT1R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P < 0.01)。结论 12-LO可上调系膜细胞AT1R的表达。
  • 许涛;梅长林;曲巍;叶朝阳;付莉莉;蔡厚安;李丹
    2006,22(10): 632-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观察特异性环氧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CXB)诱导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凋亡,初步探讨该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1)原代培养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CXB组,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2)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率。(4)应用AnnexinV+流式细胞术检测CXB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率。(5)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 (1)Brdu结果显示,CXB能抑制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在24~72 h,浓度为(0.25~2)×10-5 mol/L的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电镜下可见细胞核浓缩染色质聚集胞浆空泡化凋亡小体出现沟裂和裸核形成等典型凋亡征象。(3)TUNEL法显示,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2.8±0.2)%,2×10-5 mol/L CXB作用2448 h细胞凋亡率为(28.5±1.6)%和(48.5±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 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512×10-5 mol/L)CXB处理24 h凋亡率分别为(7.15±0.11)%、(7.76±0.08)%和(12.15±0.07)%,显著高于无血清对照组(3.15±0.05)%;不同浓度CXB处理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8.36±0.17)%、(24.87±0.25)%和(53.66±0.32)%,显著高于无血清对照组(13.53±0.2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5)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随CXB作用时间延长,Bcl-2的表达逐渐减弱而Bax的表达逐渐增强,Bcl-2/Bax的比值逐渐减少。结论 塞来昔布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减少Bcl-2/Bax的比值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为将CXB用于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短篇论著

  • 刘同强;冯曦
    2006,22(10): 637-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薄守波;鞠建伟;李建远;连培文;商滨
    2006,22(10): 638-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李春霖;刘力生;郑润平;田慧;王先令;杨丽娟
    2006,22(10): 639-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唐利军;程李涛;胡昭;毕书红;唐雯;汪涛
    2006,22(10): 641-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陆福明
    2006,22(10): 643-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