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述评

  • 郑法雷
    2006,22(4):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朱微;朱彤莹;尤莉;顾勇;林善锬
    2006,22(4): 193-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洛沙坦随剂量增加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不吸烟、近期未服用抗氧化药物,并且存在明显蛋白尿的2型DN患者,经4~6周洗脱后,洛沙坦每天50 mg治疗8周,之后每天100 mg治疗8周。治疗期间控制血压、血糖不变。每两周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尿肌酐、尿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新鲜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以及血清SOD、TAOC、MDA。比较SOD、TAOC、MDA及8-OHdG的改变。 结果 患者治疗前24 h尿8-OHdG浓度、血清MD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血和尿SOD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洛沙坦50 mg/d治疗后上述指标有好转;经加大到100 mg/d后,24 h尿8-OHdG浓度、血和尿MDA浓度进一步下降(P < 0.01),血和尿SOD浓度也进一步明显上升(P < 0.01),同时24 h尿蛋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DN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活跃。洛沙坦对DN患者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洛沙坦100 mg/d比50 mg/d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更强,而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李海明;顾勇;薛骏;李铭新;陈靖;陆福明;王红鹰;邹强
    2006,22(4): 197-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全切除(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接受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患者资料,包括术前B超定位与手术切除的甲状旁腺定位的关系,以及术前后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磷、红细胞比容(Hct)、甘油三酯、透析充分性(Kt/V、UUR)的变化。结果 11例患者术中所切除的甲状旁腺结节与术前B超定位完全一致,1例患者在手术探查中新发现1个较小的约0.5 cm3甲状旁腺结节。术后血钙、磷及其乘积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1周、1、3、6、12个月)血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甘油三酯[(1.78±0.61)mmol/L]较术前[(2.07±0.47)mmol/L]明显下降,Hct(0.31±0.06)较术前(0.26±0.05)明显提高;透析充分性Kt/V、UUR(1.668±0.173、0.696±0.041)较术前(1.567±0.195、0.667±0.054)升高,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能有效治疗SHPT,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及脂质代谢紊乱,提高部分患者的透析耐受性而改善透析充分性。术前颈部甲状旁腺B超定位指导手术是可行的方法之一。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是做到真正的甲状旁腺全切除及选取适量的弥漫增生的甲状旁腺行自体前臂移植。
  • 王银娜;刘惠兰;孙懿;刘群
    2006,22(4): 20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限制性多态性片断长度(RFLP)技术检测98名健康对照者和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110例,DM患者100例)的基因型,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DN组KK基因型和K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2)与EE型组相比,KK型组DN的发生率明显上升;(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 ICAM-1 K469E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发肾病的发生有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
  • 郭云珊;袁伟杰;于建平;李保春;付鹏;边琪;叶菡洋;于光;崔若兰
    2006,22(4): 205-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拟诊高血压肾硬化(H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最初拟诊HN且有肾活检诊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学结果分为原发性肾炎(PN)组、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BN)组及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MN)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及组织学特征。对确诊HN的患者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结果 63例临床拟诊为HN的患者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37例(58.7%)为BN;12例(19.0%)为MN;14例(22.2%)为PN,HN诊断符合率为77.7%。BN组患者男性较多,年龄较大,高血压家族史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明显高于PN组,而PN组尿蛋白定量高于BN及MN组。MN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高于PN组。BN组视网膜病变主要为0~Ⅱ级,占78%,而MN组则主要为Ⅲ~Ⅳ级。PN组球性硬化肾小球比率及小管慢性化指数(CI)积分均高于MN及BN组。MN及BN组肌内膜细胞增殖、小动脉玻璃样变等血管病变均较PN组明显,其中BN组改变最为显著。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SBP)、尿蛋白定量、尿酸(UA)、总胆固醇(TC)是影响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563、2.467、2.323、2.357。结论 临床拟诊HN的患者不能排除PN。部分HN与PN患者临床表现相似,单纯依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区分。肾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最佳手段。 SBP、尿蛋白、TC、UA等因素可加速HN的病变进展。
  • 基础研究

  • 郝文科;余学清;窦献蕊;李晓艳;骆宁;王欣;贾占军;彭文兴;郑智华
    2006,22(4): 2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因转染上调Smad7表达对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腹膜炎症细胞浸润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12);(2)模型组(n=12):每日给予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100 ml/kg),同时于第8、10、12、22、24、26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6 mg/kg );(3)空白载体对照组(n=12):仅转入不含Smad7的Tet-on/vector空白载体;(4)Smad7基因转染组(n=12):在造模后第0、14天分别转染Smad7。第28天时杀检,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检测脏层腹膜泛白细胞标志性抗原(OX-1)、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Smad7基因转染采用超声介导的微泡基因转染技术。结果 与模型组及空白载体转染组比较,Smad7转基因组脏层腹膜OX-1、ED-1阳性细胞以及IL-1、TNF-α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减少,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糖腹膜透析液联合LPS可刺激腹膜炎症细胞的浸润及腹膜间皮细胞IL-1、TNF-α表达上调。基因转染上调Smad7表达可明显抑制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腹膜炎症细胞浸润及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
  • 邬碧波;张黎明;付莉莉;王文靖;梅长林
    2006,22(4): 215-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的全长蛋白及其2.1肽段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对HMC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传代培养的HMC,用不同浓度的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分别作用不同时间。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SPARC全长蛋白及肽段对HM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p21Wafl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12.5、25、50 μg/ml)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作用48 h都能明显抑制HMC的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96 h达到高峰。(2)12.5 μg/ml 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作用96 h,能明显影响细胞周期,使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可使HMC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3)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可在体外诱导HMC细胞凋亡。(4)cyclinD1的表达明显减弱、而p21Wafl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SPARC全长蛋白及其肽段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MC的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的表达、上调p21Wafl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这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继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提供了线索。
  • 冯英;谌贻璞;程虹;高艳丽;董鸿瑞;胡昭
    2006,22(4): 221-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因子1(TSP-1)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丢失的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CAAN模型组(用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及对照组(仅自来水灌胃),每组18只。分别于第4、8和12周处死6只大鼠,用肾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氨基肽酶P(A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TSP-1、肾小管TGF-β1及肾间质ColⅠ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 < 0.01)。3者间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5、0.910、0.857,P均 < 0.01)。模型组大鼠肾间质APP表达明显下调(P < 0.01),与TSP-1、Col I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945、-0.883,P均 < 0.01)。模型组肾小管VEGF表达上调(P < 0.01),其表达量与APP呈显著负相关(r=-0.607,P < 0.01),而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r=0.625,P < 0.01)。结论 TSP-1-TGF-β轴表达增强及与TSP-1相关的PTC丢失均可能参与CAAN肾间质纤维化,而VEGF表达上调为代偿表现。
  • 刘楠梅;贺少枫;袁伟杰;贾凤玉;于建平;张小瑛
    2006,22(4): 226-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5,7,4?蒺-三羟异黄酮,又称染料木黄酮)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系膜细胞(MC)表型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1)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2)DM组:再分为4周组9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3)DM+Gen灌胃组:同样再分为4周组10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及Gen 30 mg·kg-1·d-1。于实验4周、8周末禁食12 h,检测空腹血糖(FBG)、BUN、Scr,肾组织非肌肉型肌球蛋白重链(SMemb) mRNA表达、纤连蛋白(Fn)/肾重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沉积结果。结果 DM大鼠FBG、BUN、Scr、Fn/肾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8周时最为显著(P < 0.01);MMP-2/TIMP-1免疫组化半定量比值显著降低(P<0.01);SMemb mRNA/GAPDH mRNA半定量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于4周达高峰,8周时下降(0.794±0.037比0.708±0.029)。Gen干预后与同期DM组相比,肾功能部分恢复,SMemb mRNA/GAPDH mRNA比值明显缩小(P < 0.01); Fn/肾重也显著低于DM组(P < 0.01);MMP-2/TIMP-1比值与同期DM组相比也有显著增加(分别P < 0.01或 < 0.05)。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减轻链脲佐菌素所诱导DM大鼠的肾皮质SMemb的表达,提高MMP-2/TIMP-1比值,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可能有延缓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作用。
  • 卢远航;邓安国;杨晓;刘建社;宋明娜;李宁;朱忠华
    2006,22(4): 231-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足细胞损伤后,肾小球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表达改变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丧失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30只、单侧肾切除(UNX)组30只和单侧肾切除+柔红霉素(DRB)组40只。DRB组大鼠,切除左肾后的第7、14天,从尾静脉各注射柔红霉素5 mg/kg 1次。Sham组和UNX组亦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完成上述处理后的第1、2、4、6、8周,随机取各组大鼠6只,采血和24 h尿液检测Ccr。用PAS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进行肾组织学分析,并用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Sham组及UNX组比较,DRB组的Ang-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Ang-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逐渐增高的趋势;Fas、FasL和caspase-3蛋白在肾小球内的表达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肾小球凋亡指数(GAI)和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呈逐步增高的趋势,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密度(GCD)和Ccr呈逐步下降的趋势;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凋亡的内皮细胞。相关分析显示,Ang-1 mRNA和蛋白分别与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GCD、Ccr呈正相关,与GAI、GSI呈负相关。Ang-2 mRNA和蛋白分别与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GCD、Ccr呈负相关,与GAI、GSI呈正相关。结论 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后,局部Ang-1和Ang-2表达的平衡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与Fas/FasL及caspase-3凋亡途径的活化相关,并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凋亡,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减损,进而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展。
  • 孙东;冯江敏;孙立;金弢;王宗谦;马健飞;王力宁
    2006,22(4): 237-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模型的早期贫血机制。方法 将7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1)关木通组(n=30):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连续用药8周;(2)正常对照组(n=24):予饮用水灌胃,连续用药8周;(3)5/6肾切除组(n=24):自由饮水。在第8、12、16周分别随机处死各组大鼠总数的1/3,留取尿、血和骨髓组织标本,分别作生化、ELISA、HE染色、免疫组化、电镜、红细胞生成素(EPO)定量等检查。结果 关木通组大鼠和5/6肾切除组大鼠BUN和Scr从第8周开始升高,但关木通组大鼠肾功能损伤进展迅速。关木通组大鼠第12周开始出现贫血,第16周贫血加重,与正常对照组和5/6肾切除组相比,P < 0.01。关木通组大鼠早期血清和骨髓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和5/6肾切除组相比,P<0.01。随着病情进展血窦内皮损伤加重,骨髓组织CD34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和造血组织面积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和5/6肾切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组大鼠血清EPO定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AAN大鼠模型血清和骨髓组织早期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增多,骨髓微血管损伤可能是其贫血发生早且较严重的原因。
  • 透析与移植

  • 尚明花;张树俭;范昱;姚建;徐琴君
    2006,22(4): 243-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环孢素(CsA)肾病肾移植患者肾组织、血浆中的水平,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慢性CsA肾病中的作用。 方法 (1)采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和荧光偏振法,测定13例慢性Cs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肾素表达及血浆AngⅡ、CsA早晨服药后2 h血浓度(C2)水平,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2)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大鼠系膜细胞株(MC),经不同浓度CsA(0、250、500、1000 μg/L)孵育细胞后,用免疫组化和放免方法测定肾素的表达及AngⅡ的含量。结果 慢性CsA肾病组肾素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 < 0.01); 血浆AngⅡ、C2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122.69±26.73)pg/ml比(121.88±36.35)pg/ml,P=0.977,(719.04±55.89)pg/ml比(658.80±90.78)pg/ml, P=0.196]。C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刺激HUVEC、MC分泌AngⅡ及上调肾素的表达。结论 移植肾活检可避免慢性CsA肾病漏诊或误诊。慢性CsA肾病肾移植患者肾组织局部RAS活化,导致血浆AngⅡ水平与肾组织局部表达不一致。Cs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AngⅡ,上调肾素的表达。阻断RAS可能有益于延缓慢性CsA肾病的进程。
  • 短篇论著

  • 刘红;丁小强;滕杰;邹建洲;钟一红;傅辰生;吉俊;袁敏;陈利明;方艺
    2006,22(4): 248-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刚;林萍;蒋挺英;项捷;宁锂;张秋玲
    2006,22(4): 249-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欣航;范亚平;朱建军;黄新忠;蒋季杰;施辉
    2006,22(4): 251-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