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述评

  • 陈香美
    2007,23(9): 553-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隋准;王梅;霍勇;王海燕
    2007,23(9): 55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从临床上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简单易行的预测公式。 方法 分析892例冠状动脉造影并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得出与ARAS相关的风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得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这种比例关系建立简单的评分系统,再将评分代入患者中,分析其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ARAS的患病率为12.7%,风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肌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与顽固性高血压。根据以上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评分系统,患者的评分分值由5.5分至20.5分不等。随着分值的增加,ARAS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简单临床预测公式可以有效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初步的筛选,为是否采取敏感度高但较为昂贵的检查进行确诊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李志莲 周怡 毛海萍 陈崴 李志坚 安欣 张白玉 骆宁 聂静 余学清
    2007,23(9): 560-5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GGA)对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和GGA治疗组,每组5只。从建立UUO模型前1 d开始,GGA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400 mg/kg GGA和溶媒(0.05%阿拉伯树胶+0.008%维生素E)灌胃,每天1次,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脏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水平。TUNEL染色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增生情况。 结果 GGA能诱导肾脏特异性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2(HSP72)。与UUO模型组相比,GGA治疗组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百分比 (48.7%±1.3%比65.8%±7.3%) ;肾间质损害分值(0.40±0.08比1.36±0.50),P 均< 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增加,α-SMA蛋白水平降低(P 均< 0.05);每高倍视野中TUNEL阳性和PCNA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减少(分别为6.78±1.25比2.81±0.63,57.61±5.42比17.66±1.38,P均< 0.05)。 结论 GGA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延缓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 熊京 汪洋 刘建社 朱忠华
    2007,23(9): 565-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构建针对NG2基因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该shRNA诱导的RNA干扰(RNAi)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RMC,高糖(30 mmol/L)刺激24 h,观察NG2基因表达的变化。设计两条针对NG2 mRNA不同靶序列的干扰序列,构建针对NG2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siNG21和Pgenesil-siNG22;选择不与任何基因同源的序列NC作为阴性对照。运用脂质体将3种质粒分别转染RMC,24 h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即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率,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NG2的干扰效率。以高糖刺激转染的RMC,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RMC增殖的变化。 结果 与低糖和甘露醇对照组比较,高糖刺激RMC后NG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增高(65±32)%和(6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质粒转染RMC 24 h后,EGFP的表达率为(50±10)%。高糖刺激后,干扰质粒转染组RMC增殖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针对NG2基因的shRNA对高糖诱导的RM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刘小聪 刘必成 张晓良 李敏侠 张建东
    2007,23(9): 570-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的影响,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对该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CTGF作用HK-2细胞24 h及50 μg/L的CTGF作用HK-2细胞不同时间,以实时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观察其对CTGF的干预作用。 结果 CTGF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蛋白表达。5、20、50 μg/L的CTGF可使ILK表达量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3.284、5.103、5.638倍。50 μg/L CTGF使ILK的表达在6 h开始升高,高峰在48 h(为对照组5.740倍),MEK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显著降低CTGF诱导的HK-2细胞IL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均< 0.05)。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CTGF诱导的ILK表达无显著影响。 结论 CTGF能诱导HK-2细胞ILK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ERK1/2和PI3-K信号途径激活有关。
  • 梁远红;林曙光;周燕;王晋明;王芳;余细勇

    2007,23(9): 575-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运动训练联合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肾功能、肾脏前肾素原mRNA、肾脏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机制。 方法 两肾一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基因治疗采用经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脂质体与β1反义寡核苷酸方法。检测大鼠血压、肾功能变化。半定量RT-PCR测定肾脏β1受体mRNA、前肾素原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检肾脏β1受体的蛋白水平。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联合基因治疗可使血压下降并维持4 周,血压下降最高达41 mm Hg;尿蛋白量[(45.82±6.56 )比(29.12±5.22) mg/L, P < 0.01]、BUN[(13.10±2.62)比(9.05±1.84) mmol/L, P < 0.05]显著降低(P < 0.01,P < 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 < 0.01);前肾素原mRNA、β1受体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运动训练联合β1受体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地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且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基因治疗对β1受体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过度激活的β1受体的表达。
  • 韩国锋 顾勇 张金元 程劲 朱蔚钰 黄健
    2007,23(9): 579-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是否能减轻甘油诱导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组织中炎性反应和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健康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 ml/kg;ARF组:肌注50%甘油10 ml/kg;α-MSH立即干预组:肌注50%甘油的同时腹腔注射α-MSH 200 μg/kg,12 h后重复1次;α-MSH延迟干预组:肌注50%甘油6 h后腹腔注射α-MSH 200 μg/kg,12 h后重复1次。24 h后处死大鼠,测Scr、BUN、肌酸激酶水平。肾组织PAS染色光镜下行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ED-1染色半定量计数。实时定量PCR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F组大鼠肾组织内ED-1染色阳性细胞数(16.8±7.0 比1.46±1.24)、MCP-1的mRNA表达量(11.0±3.8 比7.8±1.9) 均显著增加(P均< 0.05)。α-MSH立即干预组ED-1染色阳性细胞数(9.5±8.2)和MCP-1的mRNA表达量(8.7±5.1)与ARF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 < 0.05)。α-MSH立即干预组Scr、BUN和肾小管坏死评分均低于ARF组[分别为(152±76)比(333±60) μmol/L、(23.8±9.3)比(56.0±10.0) mmol/L和1.7±0.4 比 2.7±0.4, P均< 0.05]。而α-MSH延迟干预组与ARF组间各指标及各组间血IL-6和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甘油所致急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增加,即刻注射α-MSH有一定的抑制肾组织炎性反应、减轻肾损害作用。
  • 张燕;王威;关广聚;陈兵
    2007,23(9): 583-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缬沙坦及2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 建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霉酚酸酯治疗组(M)、缬沙坦治疗组(V)、缬沙坦和霉酚酸酯联合治疗组(V+M)。治疗组分别给予霉酚酸酯 15 mg&#8226;kg-1&#8226;d-1,缬沙坦40 mg&#8226;kg-1&#8226;d-1;联合治疗组为上述两组之和。检测各组8周末的左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尿蛋白量(24 h)、血糖(Glu)、Scr。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结蛋白(desmin)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蛋白表达。实时PCR测定肾组织中nephrin及MCP-1 mRNA表达。 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尿蛋白量及左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均显著上升(P < 0.01);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肾间质损害加重(P < 0.01);肾组织内MCP-1、desm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 < 0.01)。与DM组比较,M组、V组及V+M组上述指标除Glu、Scr外,均明显改善(P < 0.05或P < 0.01)。与NC组(100%)相比,DM组nephrin mRNA表达下调(78%,P < 0.05);各治疗组nephrin mRNA表达增加,以M组增加最明显(134%, P < 0.01)。与NC组(100%)相比,DM组MCP-1 mRNA表达明显上调(251%,P < 0.05);各治疗组明显降低,以M组最显著(126%,P < 0.01)。nephrin mRNA与MCP-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 = -0.86, P < 0.01)。尿蛋白量(24 h)与MCP-1 mRNA呈正相关(r = 0.82, P < 0.01);与nephrin mRNA呈负相关(r = -0.78, P < 0.01)。 结论 霉酚酸酯及缬沙坦均能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desmin及MC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上调nephrin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尿蛋白量,预防肾损伤。联合治疗不优于单一治疗。霉酚酸酯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减轻足细胞损伤,减少蛋白尿,对早期DN大鼠具有明显的肾保护作用。
  • 黄谷香 刘瑞洪
    2007,23(9): 589-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脂多糖诱导MC增殖。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MC),观察重楼对MC增殖、凋亡的影响。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以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检测bcl-2 mRNA水平。 结果 重楼含药血清可抑制MC异常增殖、诱导MC凋亡,呈剂量依赖性。重楼各剂量组MC凋亡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1.72±0.32)%、(19.76±0.35)%、(18.71±0.41)%]较脂多糖组[(4.68±0.25)%]均显著增高(P均< 0.01),重楼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重楼各剂量组MC bcl-2 mRNA表达[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1.06±0.77)%、(44.06±0.66)%、(35.68±0.67)%]较脂多糖组[(59.62±1.12)%]显著减少(P < 0.01)。重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C bcl-2 mRNA表达水平(P < 0.01)。 结论 重楼含药血清可抑制MC增生和诱导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的表达有关。
  • 王巍巍;张金元
    2007,23(9): 593-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抑制马兜铃酸(AA)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不同浓度AA(5、10、20 mg/L)刺激LLC-PK1细胞株,同时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PO(5、10、20 U/ml),另设对照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Western印迹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激酶(caspase)3、bcl-xL的蛋白表达。 结果 (1) 与对照组(6.09±1.84)%相比,AA 5 mg/L组TUNEL阳性细胞比例增加[(9.79±2.58)%]; AA 10、20 mg/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37.67±8.23)%、(62.95±8.29)%],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A 10 mg/L组细胞经EPO 10、20 U/ml干预后,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2.41±3.47)%、(14.63±2.66)%,P < 0.05];AA 20 mg/L组细胞经不同浓度EPO干预后,阳性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2) 与对照组相比,AA 5 mg/L组细胞caspase-3的活性表达有少量增加;AA 10 mg/L组细胞caspase-3显著增加;而AA 20 mg/L组caspase-3表达降低。与AA 10 mg/L组相比,EPO 10 U/ml和EPO 20 U/ml干预后,细胞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3) 与对照组相比,AA 5 mg/L组细胞bcl-xL的表达明显增加;AA 10 mg/L组细胞bcl-xL表达减少;AA 20 mg/L 组细胞bcl-xL表达显著减少。与AA 10 mg/L组相比,EPO 5 U/ml干预后,细胞bcl-xL有所增加;EPO 10 U/ml和EPO 20 U/ml干预后,细胞bcl-xL的表达显著增加。 结论 EPO可能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抑制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过高表达,从而抑制了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 短篇论著

  • 杨晓 孙希锋 张春 全正莉
    2007,23(9): 598-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赖小希;丁国华
    2007,23(9): 600-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晓琴;何晓峰;刘晓城
    2007,23(9): 602-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贞琼;全正莉;刘建社;邓安国
    2007,23(9): 604-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张敏芳;钱家麒
    2007,23(9): 606-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会议纪要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2007,23(9): 610-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2007,23(9): 614-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
    2007,23(9): 616-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孙琳琳;梅长林;赵学智;贾洁爽;徐成刚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克中;刘洪旗;刘建峰;韩瑞红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积仓;李建华;刘天喜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一芳;王亚萍;刘爱民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刘德云;黄伟华;李盛宽;米华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李航;张馨梅;秦岩;文煜冰;李学旺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任野平;孔凡武;张蕊;矫健梅;纪天蓉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邹玉蓉;陈秀玲;李贵森;王莉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松
    2007,23(9): 6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