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刘东伟;刘章锁;胡晓舟;邢国兰;施学忠

    2008,24(9): 603-6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郑州市城区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现状。 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的方法,抽取郑州市4个社区内20岁及20岁以上常住居民共185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肾脏损伤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测。 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1752名居民中,经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血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患病率分别为5.78%、8.19%和1.58%。男性蛋白尿和血尿的患病率低于女性(4.37%比7.29%, χ2 = 6.252, P = 0.012; 5.08%比11.51%, χ2 = 24.499,P < 0.01);eGFR下降患病率高于女性(2.26%比0.86%, χ2 = 5.830,P = 0.016)。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7个亚组,蛋白尿和eGFR下降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 = 13.428,P = 0.037; χ2 = 17.080,P = 0.009)。该人群CKD的粗患病率为14.50%,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3.57%,女性高于男性(17.83%比9.59%, χ2 = 23.132,P < 0.01)。CKD最多见的表现形式是血尿(50.40%)和蛋白尿(31.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CKD的危险因素。该人群CKD的知晓率为8.27%,治疗率为7.09%。 结论 郑州市成年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3.57%;知晓率为8.27%。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

  • 罗洋 谌贻璞 李文歌 徐潇漪 刘国平 王勇 吴东颖 杨玲
    2008,24(9): 609-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对该地区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随机分层抽样,留取晨尿,分别采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方法检测白蛋白尿发生率(≥30 mg/g 为阳性);干化学法结合尿离心后显微镜检查法检测血尿发生率(≥3 红细胞/高倍视野为阳性);以中国人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60 ml·min-1·(1.73 m2)-1者为eGFR异常]。检测CKD相关危险因素指标。 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被调查者共5566例,白蛋白尿阳性率为8.06%;血尿阳性率为4.01%; eGFR低于60 ml·min-1·(1.73 m2)-1者为2.89%;去除白蛋白尿、血尿及eGFR下降共同存在造成的重复,该地区CKD患病率为12.53%。性别、年龄、民族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层后比较结果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年龄增加、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及三酰甘油升高与白蛋白尿独立相关;年龄增加、收缩压升高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年龄增加与血尿独立相关。 结论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成人CKD患病率为12.53%,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高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2.53%,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高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

  • 倪晓洁;郑少玲;许菲菲;孙梅;杨亦荣;傅晶;陈必成;潘晓东;郑建建
    2008,24(9): 614-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谷胱甘肽转硫酶T1(GSTT1)、M1 (GSTM1)和 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马兜铃酸肾病(AAN)发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重PCR和特异性的两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CTPP-PCR)方法测定59例AAN患者(AAN组)和15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GSTT1、GSTM1和GSTP1基因型,比较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及GSTP1 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 结果 AAN组中GSTT1基因缺失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6.1%比48.4%,P < 0.05)。经年龄和性别校正的回归分析亦显示,GSTT1缺失的个体发生AAN的风险是携带GSTT1的个体的1.747倍(95%CI:0.818~3.731)。而GSTM1基因缺失型、GSTP1突变基因型和GSTP1 G等位基因频率在AAN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0.7%、28.8%、16.1%和47.8%、31.8%、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GSTT1基因缺失可能与AAN发病有关,是中国南方汉族人AAN的易感因素。

  • 朱斌;王朝晖;潘晓霞;任红;张文;王伟铭;徐耀文;潘春明;盛燕;宋怀东;陈楠
    2008,24(9): 619-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迟发性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的足细胞分子基因致病突变特点。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瑞金医院肾脏科1997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的31个迟发性家族性FSGS家系。诊断标准:(1)成员年龄大于12岁;(2)1个家系中有2例或2例以上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FSGS,或家系成员中有1例肾活检证实为FSGS,另有1例成员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 经PCR扩增后直接对NPHS2、ACTN4、TRPC6基因行测序分析。 结果 发现ACTN4基因新错义突变L316P,该家系患病成员起病年龄平均(38.7±7.4)岁,肾功能损害进展相对缓慢,家系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基因新杂合错义突变Q889K,该家系患者起病年龄平均(38.0±4.2)岁,肾功能损害进展也较缓慢,家系中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家系中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静止突变G467G。所有家系中未发现NPHS2致病突变。健康对照组200条染色体亦未发现以上突变。 结论 在31例迟发性FSGS家系中发现2个家系携带致病相关突变:ACTN4新突变L316P和TRPC6新突变Q889K。在中国人群家族性迟发性FSGS中,ACTN4及TRPC6基因突变是致病原因之一,尚未发现NPHS2相关致病突变。
  • 张文;史浩;任红;李晓;沈平雁;徐耀文;陈永熙;陈晓农;朱萍;陈楠
    2008,24(9): 627-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病因和临床特点,探讨改善预后的方法。 方法 收集我科1998年7月至2004年12月20例HU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表现、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 结果 20例HUS占同期急性肾衰竭(ARF)的2.48%(18/726),女性1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49.11±19.85)岁。5例为特发性HUS,其余15例为继发性,包括狼疮肾炎10例,产后2例,抗磷脂综合征(APS)、恶性肾小动脉硬化、药物性各1例。表现为ARF 18例,肾病综合征15例, 高血压17例 (恶性高血压4例)。12例患者为肉眼血尿或酱油色尿,余8例均为镜下血尿, 仅1例腹泻。20例HUS发病时Scr为(504.40±381.10) μmol/L,尿蛋白量(24 h)(5.0±2.6) g 。16例接受肾活检。14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包括2例血浆置换、8例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或单纯血透、4例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单纯血透。7例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继发性HUS的原发病加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特发性HUS以中、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1例失随访,其余19例平均随访(46.0±32.8)月,其中4例死亡;11例治愈且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未恢复,其中2例维持透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非SLE合并HUS的存活比例分别为70%和90%;肾存活比例为50%和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组HUS以继发性为主,以SLE占首位,SLE并发HUS的临床表现危重,预后较差。本组HUS存活比例为80%,肾脏治愈比例为55%。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为主要治疗方法。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能减少复发。对有治疗指征的原发病,免疫抑制剂能改善预后。
  • 基础研究

  • 罗朋立;曹越;韩淑芬;钟英成;白振忠;靳国恩;杨应忠;格日力
    2008,24(9): 632-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肾脏内髓水通道蛋白2(AQP2)mRNA及蛋白的表达。 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4 h、48 h、72 h及1周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西宁地区)。将4个实验组由西宁地区(2260 m)带至青海大学可可西里高原医学研究基地(4600 m),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HD)浓度,Western印迹、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AQP2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 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后,大鼠AHD水平首先呈下降趋势,24 h为(142.46±10.57);48 h时达到最低水平,仅为对照组的28.5%[(86.94±6.49) μg/L比(302.53±10.48) μg/L];后逐渐上升,72 h组为(169.65±11.15) μg/L,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1周时为(306.46±11.14) μg/L达到对照组水平。AQP2 mRNA的表达与AHD水平的变化相一致,初入高原后呈下降趋势,48 h时达到最低水平,后逐渐上升,24 h、48 h、72 h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04±0.005,0.03±0.002,0.04±0.003比0.09±0.008,均P < 0.01),1周时为(0.09±0.01),达到对照组水平。AQP2蛋白表达与mRNA的表达变化一致。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及1周组大鼠肾脏荧光强度表达一致,其余各组较低,48 h组荧光强度最低。 结论 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肾脏内髓AQ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缺氧早期呈下降趋势,后逐渐上升到正常水平,其改变可能和机体对缺氧的程度和高原低氧的习服过程有关。
  • 张白玉;毛海萍;陈崴;李志坚;李志莲;安欣;余学清
    2008,24(9): 637-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 应用替普瑞酮(400 mg/kg)诱导雄性SD大鼠肾脏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2(HSP72)。以钳夹大鼠左肾蒂45 min后,松开血管夹并切除右肾,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为打开腹腔,分离肾血管周围组织,但不钳夹血管。模型建立后24 h处死大鼠,留取血清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染色,以损伤肾小管所占百分比评分法评估肾组织肾小管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脏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水平。 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血Scr、BUN明显升高(P < 0.01);PAS染色显示外髓部有大片肾小管坏死,甚至出现基底膜裸露;TUNEL染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 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肾组织XIAP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 0.01)。替普瑞酮处理后,肾组织HSP7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 0.01);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脏损伤明显改善,包括肾小管的损伤、细胞凋亡以及肾功能。此外,替普瑞酮可稳定肾组织XIAP的蛋白水平(P < 0.05)。 结论 替普瑞酮可诱导肾脏高表达HSP72。替普瑞酮可能通过减少肾脏XIAP蛋白的降解,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的肾脏损伤。
  • 黄松明;张爱华;丁桂霞;张维真;鲍华英;吴红梅;陈荣华
    2008,24(9): 642-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否通过活性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化蛋白1(ROS-EGFR-JNK-AP-1)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用AngⅡ(100 nmol/L)、葡萄糖氧化酶(GO)(1 U/L)、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洛沙坦(10 μmol/L)、乙酰半胱氨酸(NAC,10 μmol/L)、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10 μmol/L)、硫酸二亚苯基碘(DPI,10 μmol/L)、EGFR阻断剂AG1478(10 μmol/L)处理细胞。以未处理细胞为阴性对照。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测定系膜细胞增殖;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ROS 的产生;Western 印迹检测EGFR 和JNK 活化。 结果 AngⅡ(100 nmol/L) 可显著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ROS 产生,AngⅡ 刺激60 min,系膜细胞产生ROS是对照组2.26 倍。AngⅡ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系膜细胞EGFR 磷酸化,AngⅡ刺激5 min,EGFR 活化明显增加,至30 min 达到高峰,随AngⅡ刺激剂量增加,EGFR活化亦显著增强,AngⅡ(100 nmol/L) 刺激30 min,EGFR 磷酸化是对照组的3.96 倍。洛沙坦、NAC以及apocynin和 DPI 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EGFR 磷酸化,同时AG1478 几乎完全阻断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洛沙坦、NAC、apocynin、DPI 和AG1478 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JNK 活化。 结论 ROS-EGFR-JNK-AP-1信号通路参与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NADPH 氧化酶抑制剂和EGFR 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 程根阳;刘章锁;刘书真;李红;李建生
    2008,24(9): 647-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氟伐他汀对Cs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CsA及氟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c-fos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纤连蛋白(FN)的表达。 结果 CsA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 < 0.05)。氟伐他汀与CsA合用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1)。CsA刺激成纤维细胞TGF-β1、CTGF、c-fos及FN的产生(P < 0.05),氟伐他汀可下调这些改变(P < 0.05)。 结论 氟伐他汀可减轻CsA所致的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毒性
  • 宫壮;张晓良;高君;李青;刘必成
    2008,24(9): 651-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C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p(0、0.01、0.1、1、5、10 g/L)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增殖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 TGF-β1(0、0.1、0.5、1、5、10 μg/L)作用HK-2细胞48 h及5 μg/L的TGF-β1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FN)的表达。用递增浓度的Cp(1、5、10 g/L)预处理HK-2细胞24 h后,观察其对TGF-β1效应的干预作用。 结果 Cp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HK-2细胞增殖(P < 0.05)。TGF-β1无论在转录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皆能诱导HK-2细胞 α-SMA、FN表达上调,而下调E-cadherin表达。分别用1、5、10 g/L Cp预干预24 h后,同单独5 μg/L TGF-β1刺激组相比,上述因子表达被不同程度逆转。在转录水平,α-SMA mRNA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37.98%、68.08%、84.36%;FN mRNA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46.97%、63.82%、81.85%;E-cadherin mRNA表达分别增加0.67倍、2.69倍、5.43倍(均P < 0.05)。在蛋白水平,α-SMA蛋白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33.40%、47.75%、68.50%;FN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6.26%、65.92%、80.30%;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增加1.33倍、3.19倍、4.29倍(均P < 0.05)。Cp能明显拮抗 TGF-β1 诱导的HK-2细胞的表型改变。 结论 Cp能有效阻止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 林静;何娅妮;王惠明;李开龙;丁涵露;申海鹰;杨聚荣
    2008,24(9): 657-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类血清白蛋白(HSA)超负荷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对肾间质微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吞饮罗丹明标记白蛋白(TRITC-BSA)以及吞饮受体cubilin siRNA对其的抑制效应。氢化乙锭标记的荧光探针检测白蛋白刺激HKC产生O2-以及白蛋白吞饮受体cubilin siRNA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抑制剂鱼藤酮对HKC产生O2-的抑制作用。培养上清H2O2采用化学比色方法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SA激活的HKC以及cubilin siRNA或鱼藤酮预处理的HKC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后血管内皮管样结构形成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以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 结果 (1)cubilin siRNA可显著抑制HKC吞饮白蛋白(P < 0.05)。(2)HSA刺激HKC产生 ROS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 < 0.05);cubilin siRNA及鱼藤酮均可抑制白蛋白超负荷诱导HKC产生大量ROS (P < 0.05)。(3)HKC与HUVEC共培养体系中,HSA活化的HKC抑制内皮细胞管样结构的形成,内皮细胞增殖显著减少(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 < 0.05);而cubilin siRNA和鱼藤酮干预组内皮细胞管样结构数及内皮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白蛋白可通过吞饮受体cubilin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产生大量ROS,后者可能是慢性肾病时大量蛋白尿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而损伤肾小管周微血管网的重要介质。
  • 陶琳;牛建英;尤莉;陈靖;顾勇
    2008,24(9): 663-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先兆子痫大鼠模型循环系统、胎盘及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的表达。 方法 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制备大鼠先兆子痫模型,分别比较先兆子痫大鼠、正常妊娠大鼠、未孕对照组大鼠动脉收缩压(SBP)、尿蛋白量(24 h)、肝肾功能,并对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光镜检查。ELISA法和放射性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肾脏局部匀浆液AngⅡ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胎盘局部AT1表达。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肾脏局部AT1的表达。 结果 在先兆子痫大鼠中,SBP及尿蛋白量(24 h)均较未孕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先兆子痫大鼠血浆AngⅡ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0.706±0.086) ng/L比(0.540±0.085) ng/L,P < 0.05];胎盘局部AT1表达比正常妊娠组升高46%(P < 0.05);肾脏局部AngⅡ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65.543±40.634) ng/g比(165.543±33.078) ng/g,P < 0.05];肾脏AT1表达减少,仅为正常妊娠组及未孕对照组的33%及59%(P < 0.05)。 结论 先兆子痫中,胎盘局部RAS表达增强,循环AngⅡ表达增高,肾脏局部RAS表达下调。
  • 短篇论著

  • 赵占正;刘章锁;梁献慧;李艳
    2008,24(9): 669-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咏梅;刘占全;楚瑞琦;侴广程;李英
    2008,24(9): 671-6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艳;刘章锁;赵占正;高丹;梁献慧
    2008,24(9): 673-6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萍;陈江华;张晓辉;陈荣军;王慧萍
    2008,24(9): 675-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鸿卿;张玲;熊飞;陈芳
    2008,24(9): 67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会议纪要

  • 范青锋
    2008,24(9): 679-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曹菊;王霄英;李晓玫
    2008,24(9): 681-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张淑英;李深
    2008,24(9):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卢文;郝丽
    2008,24(9):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剑;李彦华;杨向东;江蓓;李宪花;郭玲;胡昭
    2008,24(9):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孟宇 陈湛华 杨方 李佛兰 尹良红
    2008,24(9):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陈大进;何强;王逸民;陈江华
    2008,24(9):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