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IgA肾病专题

  • 佐楠 栗霄立 王力宁 李子龙 王均 冯江敏 马健飞 范秋灵 姚丽
    2011,27(7): 469-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外近曲小管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IgA肾病(IgAN)中的上调机制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MC)与不同浓度的多聚IgA(AIgA)(10~250 mg/L)共孵育48 h,取上清作为AIgA-MC介质。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AIgA、AIgA-MC介质、中和性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及重组鼠TNF-α刺激小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mProx和通过转染稳定表达人L-FABP (hL-FABP)基因的mProx (mProx-L)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的hL-FAB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的hL-FABP蛋白和4-羟壬烯醛 (4-HNE)修饰蛋白的表达。 结果 (1)AIgA-MC介质显著上调mProx-L细胞的hL-FAB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 < 0.01),而AIgA刺激不能上调hL-FABP的表达。(2)中和性抗TNF-α抗体(终质量浓度为1和5 mg/L)的预孵育可以显著抑制AIgA-MC介质对hL-FABP蛋白表达的上调效应(P < 0.05和P < 0.01)。(3)重组鼠TNF-α(终质量浓度为50 和250 ng/L)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上调hL-FABP蛋白的表达(P < 0.01)。(4)AIgA-MC介质刺激后, mProx-L细胞4-HNE修饰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Prox细胞(P < 0.05和P < 0.01)。 结论 IgAN中系膜细胞源性TNF-α可以诱导肾小管L-FABP表达的上调。肾小管高表达的L-FABP抑制了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发挥了肾脏保护作用。
  • 侯启迪 伍刚 彭佑铭 刘虹 刘映红 许向青 姜文玲 刘伏友
    2011,27(7): 475-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B1a和IgA1阳性细胞在IgA肾病患者扁桃体中的表达及B1a细胞与血尿、蛋白尿和病理Lee分级的关系。 方法 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及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各8例为对象,用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扁桃体组织进行B1a及IgA1细胞定位和定量计算,并按蛋白尿程度和Lee分级标准与IgA肾病组B1a细胞数量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B1a细胞主要分布在扁桃体生发中心和小结帽;IgA1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内、上皮下,以上皮和淋巴组织交界区为多。与慢性扁桃体炎组比较,IgA肾病组两种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 < 0.01),且呈正相关(r = 0.778,P = 0.023)。在血尿伴蛋白尿和Lee≥Ⅲ级组B1a细胞显著高于单纯血尿和Lee<Ⅲ级组(P < 0.05)。 结论 IgA肾病患者扁桃体中IgA1可能是B1a细胞分泌的。B1a细胞数量随着患者蛋白尿的出现和病理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可能在疾病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钮小玲 匡新宇 张志刚 刘学光 赵仲华 张欣 徐虹 黄文彦
    2011,27(7): 479-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在IgA肾病(IgAN) 儿童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AN儿童及正常肾组织中RGC-3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并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IgAN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RGC-32蛋白在IgAN及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均明显表达,而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未见表达。RGC-32 在正常肾组织、IgAN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组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18.29±6.22)%、(23.90±9.65)%、(31.23±9.86)%和(34.52±10.63)%。RGC-32在IgAN儿童肾组织的阳性表达指数与肾小球评分、肾小管间质评分均呈正相关(r = 0.385,0.347,P < 0.05);与α-SMA、TGF-β1表达亦呈正相关(r = 0.594,0.521,P < 0.01);而与Scr、尿NAG/Cr、尿Alb/Cr、尿 IgG/Cr、尿α1微球蛋白/Cr均无相关(r = 0.117,-0.115,-0.138,-0.176,-0.028,P均>0.05)。 结论 首次发现RGC-32蛋白在IgAN儿童和正常肾组织中表达于肾小管,而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未见表达。RGC-32可能参与了IgAN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尤其是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
  • 姜雪 许菲菲 章慧娣 章建娜 史艳玲 孙梅
    2011,27(7): 484-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感染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 方法 采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IgAN患者118例、健康体检者89例和慢性肾脏病(CKD)90例的血液标本,用试剂盒方法提取血清DNA。用PCR技术检测Mpe p35脂蛋白,对阳性标本采用Southern 印迹方法进行验证。根据IgAN患者Mpe感染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89例健康体检者中仅1例Mpe p35脂蛋白为阳性,阳性率为1.1%。90例CKD患者中2例阳性,阳性率为2.2%。118例IgAN患者中19例阳性,阳性率为16.0%,显著高于健康组及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Mpe阳性组42.1%患者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显著高于Mpe阴性组(P < 0.01)。Mpe阴性组24 h尿蛋白量、Scr、Lee病理分级显著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间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gAN患者的Mpe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和CKD患者。Mpe阳性患者更多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Mpe感染可能与IgAN的发病有关。
  • 章晓燕 吕文律 滕杰 钟一红 丁小强
    2011,27(7): 488-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组分的表达及其相互调节,探讨肾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临床病理损伤指标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肾脏局部RAS组分的表达。分析3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局部RAS组分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肾内AngⅡ表达与血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量和Katafuchi肾脏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原与AngⅡ表达呈正相关(r = 0.43,P < 0.01;r = 0.34,P < 0.05)。肾内AngⅡ表达与eGFR呈负相关(r = -0.61,P < 0.01),并与病理慢性积分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积分呈正相关(ρ = 0.39,P < 0.05;ρ = 0.52,P < 0.05)。 结论 IgA肾病患者肾内AngⅡ表达与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相关,并且肾内AngⅡ表达与肾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 王彩丽 张艳辉 杜宇
    2011,27(7): 492-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卢嘉 徐少伟 丁小强 邹建洲 刘中华 沈波 滕杰
    2011,27(7): 495-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后血清尿素反弹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稳定的MHD患者124例为对象。取透析前、透析结束时、透析后15 min、30 min血样,定量观察尿素反弹及其对透析充分性指标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和血清尿素下降率(URR)的影响。分析其与患者人口学特征、透析参数的相关关系。 结果 血液透析后的血清尿素反弹平均达13.6%,导致URR和spKt/V分别高估0.04和0.14。影响尿素反弹最重要的因素是透析效率K/V,此外还有较高的血红蛋白、较多的相对超滤量、动静脉通路和男性。 结论 血液透析后的尿素反弹普遍存在。对于特定的个体和透析过程,其对透析充分性指标的影响不能忽略。
  • 刘婧 周亦伦 孙芳 马丽洁 沈洋 姜维 崔太根
    2011,27(7): 499-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小腿电阻抗比值(calf-RBI)评价血液透析(HD)患者容量状况,观察容量负荷过重者在calf-RBI指导下降低干体质量对血压的作用。 方法 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小腿电阻抗,以calf-RBI=200 kHz电阻抗/5 kHz电阻抗为容量负荷指标。根据健康对照组各年龄层的calf-RBI确定正常参考范围。降低calf-RBI增高者干体质量,观察calf-RBI、血压和降压药用量等的变化。 结果 calf-RBI在健康对照组和HD组均呈正态分布,与性别、BMI无相关,仅与年龄呈正相关(健康对照组r = 0.269,P < 0.01;HD组r = 0.486,P < 0.01)。117例HD患者中,42例(35.9%)透析后calf-RBI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其未控制的高血压的发病率为59.5%,明显高于calf-RBI正常者的33.3%和calf-RBI降低者的16.7%(P < 0.01)。calf-RBI增高者降低干体质量后,calf-RBI明显降低至正常参考范围(P < 0.01),未控制的高血压的发生率从74.1%下降至33.3%(P < 0.01),降压药用量也较前减少(P < 0.05)。 结论 小腿电阻抗比值作为评价容量负荷的一种指标,符合生理学原理,与临床表现有良好相关性,有助于识别和纠正HD患者慢性容量过负荷,改善容量相关高血压。
  • 周弋 孙乔 阮晓楠 徐望红 赵根明 顾建钧 杨黎明 傅筱瑾 白云 张鸿 邱桦
    2011,27(7): 504-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2008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多阶段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收集空腹血和晨尿,检测Scr、尿肌酐(Ucr)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并依S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结果 上海浦东新区成年居民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CKD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9%(男性8.0%、女性12.4%)、1.1%(男性1.3%、女性0.9%)和11.0%(男性8.8%,女性12.7%)。女性CKD患病率高于男性,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城郊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超重或肥胖是白蛋白尿、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CKD的患病率接近甚至高于国内外既往研究结果。肾脏损伤已成为危及该地区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需重视CKD的早期发现和干预,避免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彭致远 张怡玲 赵久阳
    2011,27(7): 511-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抗体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3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为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PO抗体。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BUN、Scr、C反应蛋白(CRP)。分析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与Hb、BUN、Scr、iPTH、CRP的关系。分析不同基础病患者与EPO抗体、Hb、BUN、Scr、iPTH、CRP的关系。研究EPO抗体和贫血关系。 结果 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透患者与腹透患者间EPO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础病的EPO抗体水平、Hb、BUN、Scr、iPTH、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患者Hb与EPO抗体、CRP呈负相关(r = -0.56、-0.20,P < 0.05),而与BUN、Scr、iPTH均无相关;EPO抗体与BUN、Scr、iPTH、CRP均无相关。1例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环尔博)患者EPO抗体为43.63 U/L,骨髓活检示红细胞系增生低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结论 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血透患者与腹透患者间EPO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患者EPO抗体与BUN、Scr、iPTH、CRP无相关。透析患者Hb与EPO抗体、CRP呈负相关。使用rHuEPO能产生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细胞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
  • 基础研究

  • 程晖 丁国华 陈铖 石明 杨红霞
    2011,27(7): 515-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C),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对高糖环境下MC增殖及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MC,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渥曼青霉素组、高糖+uPA组。MTT法检测各组M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MC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MC表达CDK2与p27Kip1变化,并测定MC中信号蛋白Akt的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MC中α-SMA表达方式及表达量变化。 结果 培养24 h后高糖组MC增殖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1),渥曼青霉素与uPA组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 < 0.01)。高糖刺激Akt活性,渥曼青霉素与uPA组Akt活性均较高糖组显著降低(均P < 0.01)。高糖组MC培养24 h后, p27Ki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01);高糖+渥曼青霉素组、高糖+uPA组p27Kip1蛋白表达均较高糖组显著增加(均P < 0.01);各组CDK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高糖组MC培养24 h后,胞质中α-SM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1),并在核周出现聚集;高糖+渥曼青霉素组、高糖+uPA组α-SMA表达量均较高糖组显著减少(均P < 0.01),其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uPA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分子活性,上调p27Kip1表达,拮抗高糖所致MC增殖与表型转化。
  • 姚丽 孙立 魏敏 葛丹梅 王力宁
    2011,27(7): 520-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醛固酮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RMC)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获取6~8周健康雄性SD大鼠RMC并鉴定,取第5~10代的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PD98059(10 ?滋mol/L)组;依普利酮(1 ?滋mol/L)组;醛固酮(100 nmol/L)组;醛固酮(100 nmol/L)+PD98059(10 ?滋mol/L)组;醛固酮(100 nmol/L)+依普利酮(1 ?滋mol/L)组。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SD大鼠RMC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状况,以及醛固酮刺激后RMC ERK1/2活性状态。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RMC增殖状况。 结果 体外培养的SD大鼠RMC有MR蛋白表达。醛固酮(100 nmol/L)刺激RMC 10 min使ERK1/2活性显著增高(P < 0.05);刺激30 h时使RMC 的3H-TdR掺入量显著增加[(1.35±0.08)倍,P < 0.05]。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1 ?滋mol/L)及MAPK-ERK激酶(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10 ?滋mol/L)可阻止醛固酮诱导的RMC ERK1/2激活以及3H-TdR掺入量增加。 结论 醛固酮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诱导RMC增殖。
  • 柳慧琼 朱文 刘剑峰 刘喜 仝大利
    2011,27(7): 525-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在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黏附及生长状况,为构建微型化的生物人工肾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4种不同管径的纳米管材料,将每种材料分别经未退火光照、退火未光照及退火光照处理,共计12组,分别将两种细胞种植在12组材料上,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细胞在同种材料上的黏附及生长状况。采用MTT检测不同管径上两种细胞的活性及70 nm管径上两种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 两种细胞在TiO2纳米管上的黏附及增殖情况基本一致,综合考虑在管径为70 nm、未光照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管上的黏附情况最佳,细胞活性最高。LLC-PK1细胞在该材料上的吸光度值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大,且任意时间点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纯钛片对照组。ECV304细胞在该材料上的吸光度值随种植时间的延长也越来越大,只是吸光度值较纯钛片对照组低。 结论 单独种植两种细胞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在TiO2纳米管上的黏附及增殖活性均很高,而内皮细胞在纳米管上的黏附率较低,且增殖较缓慢,表明TiO2纳米管有利于上皮细胞的生长,而不利于内皮细胞的生长。
  • 短篇论著

  • 张秀丽 马健飞 吴咏今 樊怡 王力宁
    2011,27(7): 530-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丹丹 孟建中 吕苏一 曹秉振 景颖 刘文渊 王素霞 贾凤玉
    2011,27(7): 53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熊晓玲 胡卫民 冯剑 蒋欣欣 陆明晰 叶有新
    2011,27(7): 534-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丽娟 李照辉 卢晓昭 罗会文 邹晓荣 于桂芹
    2011,27(7): 536-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王静 王志平
    2011,27(7): 538-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臧丽 刘芳 付平
    2011,27(7): 541-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徐莹莹 曹红 雷阳
    2011,27(7): 544-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学光 赵仲华 刘琨 徐辉 张志刚 郭慕依
    2011,27(7): 545-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伟 高俊茹 郎艳华 邵乐平
    2011,27(7): 547-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成斌 高宝山 孙华君 姜云鹏 周彤 傅耀文 吴珊
    2011,27(7): 548-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军辉 盛晓华 薛勤 许涛 俞岗 高许萍 王珏 汪年松
    2011,27(7): 549-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光 刘佳 邢昌赢 周志韶 朱岩 敖忠芳
    2011,27(7): 550-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丁敏 朱鸣 宋学权 王霄一 施占琴 杨勇 冯跃华
    2011,27(7): 550-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小妹
    2011,27(7): 550-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