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临床研究

  • 刘虹 彭佑铭 刘伏友 肖薇薇 李卫卫 张俞 刘洋
    2012,28(2): 8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或溶血性链球菌(HS)刺激IgA肾病和非肾脏疾病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α-Cα胚系转录本、激活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AID)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探讨IgA肾病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gA及IgA1产生异常的分子机制。 方法 入组2009年1月到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IgA肾病患者27例,非肾脏疾病慢性扁桃体炎患者27例作为对照。通过单个核细胞分离液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gA肾病组及非肾脏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组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分别分为3组:LPS刺激组,H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gA和IgA1的浓度。实时PCR检测Iα-Cα胚系转录本和AID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AID蛋白的表达。 结果 IgA肾病组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gA和IgA1的分泌,特别是IgA1/IgA较慢性扁桃体炎组显著增加(P < 0.05),Iα-Cα和AID mRNA和AID蛋白的表达较慢性扁桃体炎组显著增加(均P < 0.05)。IgA肾病组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gA和IgA1的水平在刺激后明显增加(P < 0.05);Iα-Cα和AID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均P < 0.05);AID蛋白表达明显增加(LPS刺激组P < 0.05,HS刺激组P < 0.01)。 结论 LPS和HS均能够诱导IgA肾病患者腭扁桃体单个核细胞IgA 和IgA1的分泌、AID和Iα-Cα的表达增加,提示IgA肾病患者腭扁桃体IgA和IgA1的分泌增加可能与IgA类别转换相关基因AID 和Iα-Cα高表达有关。
  • 马帅 谢琼虹 游怀舟 周莹 钱璟 匡鼎伟 刘骏峰 何奇柳 郝传明 顾勇 林善锬 丁峰
    2012,28(2): 89-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血清营养学指标对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的预后,特别是早期死亡和晚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华山医院住院期间发生AKI的成人患者194例。AKI诊断标准为RIFLE分期中的Scr标准,除外肾后梗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及血管炎引起的AKI。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用人体测量、血清营养指标及主观全面评价法(SGA)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存活时间是否超过28 d,将入选患者分为存活组129例(存活>28 d)与死亡组59例(存活≤28 d)。进一步将死亡组分为早期死亡组(存活≤7 d)和晚期死亡组(存活8~28 d)两个亚组。观察各项营养指标对AK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人体测量、血清营养指标及SGA结果显示,高比例的AKI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SGA、血清前白蛋白及胆固醇、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Maastricht指数(MI)在早期死亡组、晚期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死亡组前白蛋白及胆固醇显著低于存活组和晚期死亡组(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透析、机械通气、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胆红素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后,SGA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仍与早期死亡相关。以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预测早期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1、0.736和0.603,前白蛋白的AUC显著大于白蛋白及胆固醇(均P < 0.05)。 结论 低水平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胆固醇可独立预测住院期间发生AKI患者的早期死亡。
  • 王道静 余自华 孟大川 付荣 王晶晶 封东宁 杨勇辉
    2012,28(2): 9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汉族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儿童NPHS1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对象为40例南方汉族散发性SRNS儿童,50例尿检正常的汉族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取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 ml,10%枸橼酸钠抗凝,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扩增NPHS1基因全部29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及突变分析。 结果 6例存在NPHS1基因突变—928G>A(D310N)、2677A>G(T893A)、2869G>C(V957L)、IVS8+30C>T、IVS21+14G>A、IVS25-23C>T和*142T>C,突变检出率为15%。在50例健康对照人群中未检测出这7个变异,其中2677A>G、IVS8+30C>T、IVS21+14G>A、IVS25-23C>T和*142T>C为新发现NPHS1基因突变。此外,还确定了13个已报道的NPHS1基因多态性—294C>T、349G>A、IVS3+15C>T、IVS3+61A>G、803G>A、IVS8+68A>G、1339G>A、1802G>C、2223C>T、2289C>T、IVS24+36C>T、3315G>A和IVS27+45C>T。 结论 在40例南方汉族散发性SRNS患儿中,NPHS1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5%,提示南方汉族散发性SRNS患儿存在NPHS1基因突变,对这类患儿需进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 王德光 郝丽 戴宏 陈卫东 张道友 李龙海 刘智 韩久怀 叶丽萍 白友为
    2012,28(2):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18岁以上常住居民3800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和问卷调查。 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3374名居民中,经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患病率为9.8%(95%CI 8.8%~10.9%);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2.1%(95%CI 1.7%~2.7%)。该人群CKD患病率为10.4%(95%CI 9.4%~11.5%);知晓率为6.5%。女性、年龄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和饮酒与CKD发病率增高无关。 结论 安徽省成人CKD患病率为10.4%,知晓率为6.5%。女性、年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海英 薛勤 汪年松 胡伟国 李青 简桂花 高许萍 陈海冰 贾伟平
    2012,28(2):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并分析405例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CKD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严重心律失常与年龄、性别、CKD分期、糖尿病、高血压、高钾血症及左室肥大等因素间的相关性。 结果 405例CKD患者中,CKD1、2、3、4、5期患者分别为69例(17.04%)、79例(19.51%)、82例(20.25%)、88例(21.73%)、87例(21.48%)。各种心律失常中偶发室早、偶发房早、频发房早、阵发性室上速、频发室早、成对室早、多源性室早及室早伴房早的比例分别为53.09%、46.91%、29.63%、29.88%、23.21%、23.21%、20.99%及23.46%。CKD 1~5期患者发生严重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45.68%,CKD 1、2、3、4、5期中的比例分别为27.54%、29.11%、42.68%、57.95%和65.52%。在CKD2、3、4期患者中,CKD分期越高,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P <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肥大、CKD分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钾血症为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 结论 CKD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CKD分期高、糖尿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大、高钾血症的CKD患者更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 周广宇 金玲 于晶 张芝平
    2012,28(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成人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抗PLA2R抗体在IMN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46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包括20例IMN、7例IgA肾病、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6例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Ⅴ型狼疮肾炎。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并对其与IMN患者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血清总胆固醇和Scr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20例IMN患者中15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阳性比例为75%;7例IgA肾病患者中1例抗PLA2R抗体阳性,阳性比例为14.29%;6例HBV-MN患者中1例阳性,阳性比例为16.67%;其余患者均为阴性。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比例显著高于继发性膜性肾病和其他肾小球肾炎(均P < 0.01),且抗PLA2R抗体水平与IMN患者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 = 0.803,P < 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 = -0.816,P < 0.01)。 结论 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比例高,提示抗PLA2R抗体可能是IMN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提示抗PLA2R抗体可能是IMN的致病性抗体。
  • 基础研究

  • 张凤霞 万建新 傅槟槟 崔炯 许艳芳 尤丹瑜
    2012,28(2): 115-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补体成分C3片段C3a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 方法 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6组:对照组、EPO组、TGF-β组、TGF-β+EPO组、C3a 组、EPO+C3a组,分别用RT-PCR、Western 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K-2细胞α-SMA、E-cadherin、C3 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和EPO组比较,C3a或TGF-β干预HK2细胞后,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均P < 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均P < 0.05),补体C3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均P < 0.05);而同时给予EPO干预后,C3a或TGF-β的上述作用可被明显减弱(均P < 0.05)。 结论 EPO可抑制C3a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 廖晓辉 孙航 刘杞 郭辉 张玲
    2012,28(2): 121-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大鼠模型肾脏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IR组、rhALR低剂量(100 μg/kg)组及rhALR高剂量(200 μg/kg)组。采用双侧肾蒂夹闭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肾损伤动物模型。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蛋白表达。 结果 rhALR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低于IR组(均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rhALR高剂量组较rhALR低剂量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善更明显。IR组大鼠肾组织的MPO活性、TNF-α、ICAM-1、MCP-1的蛋白表达在术后12 h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术后24 h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均P < 0.05);rhALR组肾组织MPO活性、肾组织TNF-α、ICAM-1、MCP-1的蛋白表达较IR组显著下降(均P < 0.05),且rhALR高剂量组4者较rhALR低剂量组下降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rhALR对IR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肾脏局部的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炎性因子MCP-1、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 邱君思 张倩 卢燕雯 李屾森 李海明 尤莉 顾勇 郝传明 陈靖
    2012,28(2): 127-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尿毒症大鼠甲状旁腺(PG)异常增生的影响。 方法 通过5/6肾大部分切除结合高磷饮食(P 1.2%,Ca 1.2%)建立尿毒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大鼠模型,存活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尿毒症甲旁亢非用药组(Nx-HP组,n=17)、塞来昔布预防组(Prev组,n=18,建模后1 d起给塞来昔布100 mg?kg-1?d-1)和塞来昔布治疗组(Ther组,n=18,建模1个月后给塞来昔布100 mg?kg-1?d-1),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Sham组,n=14)。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PG大小以及PG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OX2表达。 结果 Nx-HP组大鼠血清iPTH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100.73±4.35) ng/L 比(34.77±0.83) ng/L,P < 0.01],塞来昔布干预后iPTH水平显著下降[Prev组(87.36±2.18) ng/L,Ther组(87.47±1.76) ng/L](均P < 0.05)。计算显微镜下PG最大面积显示,Nx-HP大鼠PG最大面积显著增大,是Sham组的5.28倍[(2.436±0.372) mm2/kg比(0.461±0.089) mm2/kg,P < 0.01];而Prev组[(0.987±0.254)mm2/kg]和Ther组[(1.270±0.305) mm2/kg]PG分别缩小59.47%(P < 0.01)和47.87%(P <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在Sham组PG中仅少量表达,Nx-HP组显著增多,塞来昔布干预后PCNA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rev组和Ther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52.91%和34.68%(均P < 0.05)。COX2在Sham组PG中几乎未见表达,但在尿毒症大鼠中明显增多,Nx-HP组、Prev组和Ther组分别为Sham组的2.47倍、2.34倍和3.04倍(均P < 0.05),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时定量PCR检测PCNA和COX2基因水平显示同样变化趋势。 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以显著抑制尿毒症大鼠甲旁亢和甲状旁腺增生。
  • 柳刚 任小军 关广聚
    2012,28(2): 13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体外高糖刺激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探讨激活素A(ACT A)的表达变化及卵泡抑素(FS)的干预作用。 方法 HK-2细胞生长于DMEM培养基,待细胞生长至亚融合状态时,更换为无血清DMEM培养基使细胞生长同步化24 h,然后将细胞分为以下5组: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对照组(MG,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HG,25 mmol/L葡萄糖)、HG+FS100组(25 mmol/L葡萄糖+100 μg/L FS)、HG+FS500组(25 mmol/L葡萄糖+500 μg/L FS)。12、24、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细胞上清液。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ACT A和p-Smad2/3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茁(TGF-?茁)和纤连蛋白(FN)的含量。 结果 NG组细胞ACT A有微量表达,而HG组表达显著增加(P < 0.05),呈时间依赖性。与HG组相比,FS干预组ACT A表达显著减少(P < 0.05),呈剂量依赖性。与NG组相比,p-Smad2/3在HG组培养24 h后表达显著增加(P < 0.05);FS可抑制p-Smad2/3的高表达(P <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HG组培养12 h后TGF-β表达即显著增加(P < 0.05),呈时间依赖性,FS干预对高糖诱导的TGF-β高表达没有影响。与NG组相比,HG组培养24 h后FN表达显著增高 (P < 0.01),FS对此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 < 0.01)。 结论 高糖能刺激HK-2细胞ACT A表达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FN的合成;FS可通过阻断ACT A的活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FN的合成。
  • 姜兆顺 赵建芹 刘元涛 韩晨东 曲卫
    2012,28(2): 138-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核因子NF-κB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 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治疗组(DM)及舒洛地特治疗组(DMS)。非糖尿病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12周后杀检,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和结构,计算平均肾小球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CP-1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NF-κB活性。 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及DMS组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均显著升高(均P < 0.01);DMS组与DM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DM组及DMS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显著升高(均P < 0.01)。与DM组比较,DMS组血肌酐[(39.1±0.88) μmol/L比(41.0±2.16) μmol/L,P < 0.05]、尿素氮[(9.12±1.06) mmol/L比(9.87±0.19) mmol/L,P < 0.05]、24 h尿白蛋白[(19.92±0.96) mg/24 h比(25.99±0.52) mg/24 h, P < 0.01]均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DM组平均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加[(7.47±1.11)×105 μm3比(4.22±1.09)×105 μm3,P < 0.01];DMS组平均肾小球体积[(6.64±0.71)×105 μm3,P < 0.05]较DM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MCP-1表达显著升高[(12.17±1.94)/HPF比(1.19±0.70)/HPF,P < 0.01];与DM组比较,DMS组肾组织MCP-1表达[(9.22±1.61)/HPF,P < 0.01]显著降低,但仍高于NC组(P < 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NF-κB活性显著升高[(0.89±0.07)比(0.24±0.03),P < 0.01];与DM比较,DMS组肾组织NF-κB活性[(0.27±0.01),P < 0.01]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防治作用,抑制NF-κB活性及MCP-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短篇论著

  • 霍爱晶 马健飞 李程程 邓文艳 王力宁
    2012,28(2):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阳诚 南庆铃 徐勇
    2012,28(2):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岳华 纪小梅 刘红 贾依娜西 罗晶晶
    2012,28(2):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江薇 严海东 庄守纲
    2012,28(2): 151-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盼爱 詹明 Yashpal S. Kanwar 刘伏友 孙林
    2012,28(2): 15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佑群 付平 刘芳
    2012,28(2): 159-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陈苗 朱铁楠 陈丽萌
    2012,28(2): 165-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吕丽 王彩丽
    2012,28(2): 166-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钟瑜 陈钦 朱芸芸
    2012,28(2): 16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郭勇 赵燕霞
    2012,28(2): 16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