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糖尿病肾病专题

  • 苏双全 赵莉 夏林 胡梅芬 吴永贵
    2012,28(7): 507-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FK506)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增殖及活化的影响及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链脲菌素(STZ)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克莫司(0.5、1.0 mg&#8226;kg-1&#8226;d-1)治疗组,4周后观察大鼠肾质量指数(肾质量/体质量,KW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清除率(Ccr)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单染及双染方法检测肾组织内巨噬细胞表面标志抗原E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结果 他克莫司1.0组大鼠KWI低于模型组(P < 0.05)。他克莫司0.5组与1.0组大鼠UAER水平与肾小球平均体积低于模型组(P < 0.05)。他克莫司1.0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ED-1+、PCNA+及iNOS+巨噬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他克莫司0.5与1.0组ED-1+的巨噬细胞数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及iNOS+的巨噬细胞数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1)。 结论 他克莫司可改善糖尿病早期大鼠肾损害,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增殖及活化有关。
  • 王丹 施辉 范亚平 姜鑫
    2012,28(7): 512-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小G蛋白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在单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活性改变,探讨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机制。 方法 制作单肾切除加链脲菌素(45 mg/kg)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单肾切除对照(C)组、单肾切除糖尿病模型(D)组、单肾切除糖尿病螺内酯干预(S)组。分别于给药4周和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PCR法检测肾皮质ROCK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p-MYPT1)表达情况。 结果 与N组、C组比较,实验第4周和第8周D组血糖、肾质量指数(肾质量/体质量,KWI)、24 h尿蛋白量(Upro)、收缩压(SBP)均明显增高(均P < 0.01);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增多;肾小管肿胀变性;8周时血清白蛋白(Alb)明显下降、Scr明显上升(均P < 0.05)。随时间延长,D组肾皮质中ROCK1、CTGF表达逐渐增强, p-MYPT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ROCK1表达和活性和CTGF表达呈正相关(r = 0.874,P = 0.000;r = 0.858,P = 0.000)。与同期D组比较,S组24 hUpro、KWI、肾组织病理改变、肾皮质ROCK1、CTGF和p-MYPT1表达等均得到明显改善,而两组血糖、Scr、Alb、S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OCK1表达和活性在单肾切除糖尿病大鼠肾脏中均上调,并和CTGF表达呈正相关。螺内酯可能通过下调ROCK1表达及活性,降低CTGF表达,从而发挥保护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 苏艳新 邓华聪 龙建 张明香 彭周贵
    2012,28(7): 518-5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小鼠脂联素基因重组慢病毒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阴性对照病毒(Lenti-IRES-EGFP)治疗组(DL组)、脂联素基因重组慢病毒(Lenti-Acdc-IRES-EGFP)治疗组(DA组),每组10只。应用链脲菌素(STZ)结合高脂饮食诱导建立DN模型。重组慢病毒注射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浆脂联素水平、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检测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脂联素超表达DN动物模型。与NC组比较,第12周末DA组小鼠肾质量指数(肾质量/体质量,KWI)、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24 h尿蛋白(UTP)均明显升高(P < 0.05),但低于DN组、DL组(P < 0.05)。DA组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DN组、DL组(P < 0.01)。与DN组、DL组相比,DA组小鼠肾组织AMPK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 < 0.01),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P < 0.01)。 结论 脂联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mTOR信号活化,进而抑制早期DN时肾组织异常增殖。
  • 兰凯 罗群 周芳芳 邬民香 蔡珂丹
    2012,28(7): 524-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用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帕立骨化醇组(P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给药12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量及血生化指标。用ELISA法检测肾组织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免疫组化和实时PCR检测肾小球基底膜乙酰肝素酶(HPA)、足细胞podocin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 D组和P组24 h尿蛋白量、Scr、肾素及An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而D组显著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D组和P组HPA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而D组显著高于P组;D组和P组podocin 蛋白及mRNA表达较低,D组显著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肾素水平与HP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78,P < 0.05);与podoc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63,P < 0.05);而与两者mRNA表达无相关。 结论 帕立骨化醇可显著减少DN大鼠早期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肾组织肾素表达,下调肾小球基底膜HPA,上调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有关。
  • 胡晓舟 王少亭 张瑾 张燕 杨宏 王燕 宋春歌 王琰 杨晓煜 卢永中 陈精予
    2012,28(7): 528-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屈智慧 杜玉君 李相军 郭蔚莹 毕黎琦 赵颖 杨立志
    2012,28(7): 531-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孙建 刘东伟 刘章锁
    2012,28(7): 534-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漯河市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现况。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的方法,抽取漯河市中老年(≥45岁)居民3266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肾脏损伤及RA专项检测。按结果分为RA组和非RA组。结果 3072名资料完整居民中,RA及可疑患者的患病率为6.90%,蛋白尿、血尿和eGFR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42%、8.59%和1.82%。与非RA组比较,RA组患者蛋白尿、eGFR下降发生率升高(分别为14.62%比10.10%,4.72%比1.61%,均P < 0.05)。两组血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5%比8.43%,P = 0.225)。本组人群中CKD的总体患病率为16.93%,RA组CK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RA组(22.17%比16.54%,P < 0.05)。 结论 漯河市中老年人群CKD患病率较高,RA患者人群有其特殊流行病学特征。
  • 杨妍姣 唐骁 周莹 郑寅 陈颖颖 郭大乔 丁峰
    2012,28(7): 538-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腔内治疗周围动脉疾病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血清肌酐(Scr)在诊断肾损伤时的符合情况。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血管外科接受非急诊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术的住院患者入选。根据造影后Scr升高≥25%标准判断是否发生CIN,分为非CIN组和CI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行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造影前后Scr和血清Cys C变化分布以及两者诊断CIN的符合情况。 结果 367例患者入选。CIN组并发糖尿病比例、造影剂用量、术前利尿剂合并用药比例均显著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糖尿病、造影剂用量为CIN的危险因素。采用术后24 h血清Cys C任何程度的升高、升高≥5%、≥8%、≥10%、≥15%、≥25%及绝对值升高≥0.2 mg/L标准预测Scr诊断标准诊断的CIN的灵敏度均较低。维恩图显示两指标诊断肾损伤患者的集合重叠区域均较小。 结论 造影剂用量、糖尿病为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造影后血清Cys C升高标准与Scr标准在诊断肾损伤上符合情况较差。
  • 基础研究

  • 李娟 闫丽静 杨林
    2012,28(7): 54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抗足细胞抗体在原发性膜性肾病(M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制备人肾组织冰冻切片36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张),分别滴加原发性MN患者血清、IgA肾病患者血清原液以及生理盐水(血清为原液,未稀释),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变化。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D、E、F 3组(每组7只),分别注射MN患者血清、IgA肾病患者血清以及生理盐水,第2、4、6、8周观察各组白兔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第8周末处死动物,通过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兔的肾脏病理变化。 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组IgG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足细胞沉积,其余两组均阴性。与E组和F组相比, D组白兔注射膜性肾病血清后,24 h尿蛋白量显著增高(P < 0.01),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P < 0.01);第8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gG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电镜显示足突融合,上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E组和F组未见明显病变。 结论 原发性MN患者血液中存在抗足细胞抗体,是原发性MN的主要病因。
  • 陈星华 任志龙 马特安 查冬青 陈铖 丁国华
    2012,28(7): 548-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下大鼠肾脏及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c-Abl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AngⅡ泵(400 ng&#8226;kg-1&#8226;min-1)植入SD大鼠皮下的方法建立AngⅡ输注模型,24只大鼠成模后被随机分为AngⅡ输注2周组、AngⅡ输注4周组、AngⅡ输注+替米沙坦(ARB,3 mg&#8226;kg-1&#8226;min-1)干预2周组及4周组,同时设生理盐水输注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成模后2周末、4周末处死大鼠取肾。电镜下观察肾脏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c-Abl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c-Abl mRNA及蛋白水平的改变。对于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足细胞肾脏c-Abl的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在AngII不同作用浓度(10-9 mol/L~10-6 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点(0 h、3 h、6 h、12 h、24 h)c-Abl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肾脏足细胞有c-Abl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ngⅡ输注2周组和4周组大鼠肾脏c-Abl表达增加(P < 0.05), ARB干预组大鼠肾脏c-Abl表达较同期AngⅡ 输注组均有降低(P < 0.05)。(2)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胞质及胞核有c-Abl表达。AngⅡ可诱导培养的小鼠足细胞c-Abl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 < 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结论 c-Abl在肾足细胞及体外培养足细胞均有表达,AngⅡ可诱导c-Abl表达上调。c-Abl可能参与了AngⅡ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 汤天凤 王斌 张苗 蒋春明 孙琤
    2012,28(7): 553-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D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PMC)凋亡的影响和细胞内神经酰胺在PMC凋亡中的作用,初步探讨神经酰胺信号通路是否参与高浓度PDS诱导的PMC凋亡。 方法 PMC分别在正常对照、1.5% PDS、4.25% PDS条件下培养,以4.25%甘露醇作为高渗对照。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变化。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p53、bcl-2蛋白表达。 结果 (1)PDS可上调PMC细胞内神经酰胺表达,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对细胞内神经酰胺均无明显影响。酸性鞘磷脂酶抑制剂地昔帕明可显著抑制高浓度PDS诱导的神经酰胺生成[(56.08±12.24) μg/L比(91.25±15.89) μg/L,P < 0.01]。(2)与1.5% PDS组相比,4.25% PDS可显著诱导PMC细胞凋亡[(26.65±6.21)%比(4.04±1.86)%,P < 0.01],上调bax、p53蛋白表达(P < 0.01),下调bcl-2蛋白表达(P < 0.05)。地昔帕明可明显抑制高浓度PDS诱导的PMC细胞凋亡,bax、p53上调以及bcl-2下调(均P < 0.05),外源性神经酰胺则可明显逆转地昔帕明的此类作用(P < 0.05)。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对细胞内神经酰胺表达及细胞凋亡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细胞内神经酰胺增加可能参与了高浓度PDS诱导的PMC凋亡。
  • 短篇论著

  • 宋艳芳 张奇峰 张红 闫淑芳
    2012,28(7): 558-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伍圣杰 蒋建平 龚妮容
    2012,28(7): 560-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爱平 刘培培 王艳侠 丁尧海 郭云珊 张磊 姜晓宇
    2012,28(7): 562-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吴雪怡 李航
    2012,28(7): 564-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红 俞小芳 丁小强
    2012,28(7): 570-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殷俊 袁伟杰
    2012,28(7): 575-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王艳艳 程虹 王国勤 谌贻璞
    2012,28(7): 578-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方慧苹 刘琼玲 邹朝晖
    2012,28(7): 579-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管保章 闫瑞玲 孟宇 胡波 刘璠娜 陈湛华 李佛兰 肖小敏 尹良红
    2012,28(7): 579-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郑露 陆建勋 崔俊 黄燕
    2012,28(7): 580-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