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文章

专家共识/临床指南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
    摘要 (59656) RichHTML (47246) PDF全文 (2939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工作组先后制定了CKD 临床实践指南。为提高我国CKD防治水平,在参考国外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特点,我们组织上海市肾脏病专家制定了《CKD筛查 诊断及防治指南》,并于2017年发表。该指南对各级全科医师和肾脏病专科医师均有参考价值,有力推动了对CKD的认识和提高了对CKD的管理水平。近年来CKD 研究又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基于临床证据的积累及各种新药的问世,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对2017年版《CKD筛查 诊断及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内容主要包括CKD筛查的对象和方式、进展的评估及防治等方面。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18000) RichHTML (9623) PDF全文 (18734)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DK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种有关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也涉及了DKD诊疗的部分内容,但并不能满足肾科医生的需求。对DKD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另外,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DKD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DKD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另外,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权威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列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DKD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DKD认识、规范DKD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指导精准用药、延缓肾脏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12697) RichHTML (12403) PDF全文 (6577)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7700) RichHTML (5377) PDF全文 (10517)

    肾脏在调节人体钾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衰竭患者易发生急性或慢性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失盐性肾病等患者易发生低钾血症。无论高钾血症还是低钾血症均可引起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四肢麻痹、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实践特点,围绕钾代谢的机制、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的监测四部分内容制定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钾异常综合性管理的临床共识,旨在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为我国CKD患者血钾管理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组
    摘要 (6514) RichHTML (5626) PDF全文 (6136)

    近年来,我国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增幅加快,每年约有2%的患者进入ESK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以其简便、安全、有效和居家治疗,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ESKD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自197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将持续性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后,我国肾科专业医护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PD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客观了解现阶段我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疾病负担和慢性肾脏病风险认知情况,《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并组织专家编写形成了这部《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该白皮书清晰地回顾了目前中国PD的建设及管理现状,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PD中心的人员配备,加强对PD专业人员的培养,扩大专职医护人员队伍,注重质量管理,降低P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P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共识专家组,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摘要 (6121) RichHTML (6491) PDF全文 (2352)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临床危重症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危重症患者常常需要同时接受抗菌药物和CRRT治疗。在CRRT期间,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均可能受到影响,目前尚缺乏CRRT期间抗菌药物治疗剂量的推荐和建议。国内临床医学、药学、重症医学以及感染病学专家成立CRRT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共识专家组,围绕CRRT因素、药物特性、患者因素及CRRT期间各类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进行证据检索,并充分讨论,制定了该共识,以期为CRRT期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建议。

  • 共识专家组
    摘要 (6027) RichHTML (5540) PDF全文 (2225)
  •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
    摘要 (5860) RichHTML (4664) PDF全文 (8965)

    为加强透析前期和初始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管理,《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规范》专家组编写了本规范。规范首先提出“围透析期CKD”的概念及特征,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治疗费用显著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快速降低,需要强化管理;接着本规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围透析期CKD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与频率、肾脏替代治疗时机与模式选择、透析充分性评估、围透析期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最后提出了围透析期CKD的未来研究方向。围透析期CKD管理一直是肾脏病临床的难点,本管理规范的制定、宣传及落实能够提高我国围透析期CKD患者的管理水平,从而对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5810) RichHTML (3522) PDF全文 (3336)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项持续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时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并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体外循环凝血发生,不仅导致CRRT治疗中断、治疗效率下降、血细胞消耗,而且导致血管通路并发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及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安全有效的抗凝策略在CRRT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故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了CRRT抗凝管理指南工作组。指南工作组通过对此领域文献的系统全面检索、数据分析及专业讨论,从CRRT抗凝评估与监测、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系统性抗凝CRRT及无抗凝剂CRRT 4个方面构建了CRRT的抗凝管理指南。该指南基于CRRT抗凝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有利于规范CRRT抗凝技术,减少CRRT患者的抗凝相关并发症,延长体外循环寿命。

  • 摘要 (5547) PDF全文 (7641)
    Baidu(79)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
    摘要 (5468) PDF全文 (10746)
  •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版)》专家组
    摘要 (5450) RichHTML (5826) PDF全文 (2154)

    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危险因素。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已被证实对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具有明确的肾脏及心血管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且对血钾影响较小。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非奈利酮,专家组基于已有的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经多次讨论形成了《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对其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性、循证医学证据、适宜人群、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并形成了27项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

  •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专业委员会
    摘要 (5370) PDF全文 (361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下降,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的下降、肌肉萎缩、生理、心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运动康复增加CKD 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肌力和肌肉容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CKD进展、提高QOL评分。适合CKD患者的运动康复处方,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灵活性运动,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3~5次/周。对CKD患者做好运动康复前的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对降低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尤为重要。
  •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专家组
    摘要 (4842) RichHTML (5173) PDF全文 (1668)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临床试验显示,该类药物不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独立于降糖作用的心肾保护作用,而且对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也可改善心肾结局,且总体安全性表现良好。目前SGLT2i已成为CKD患者心肾保护的重要治疗药物。为了更好地将相关的循证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帮助广大医师在CKD管理中合理、规范地使用SGLT2i药物,该共识专家组基于现有的循证证据,综合肾脏病、内分泌和心血管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组织多学科专家通过意见征询、投票及讨论会等方法反复商榷共同制订了该共识。共识内容涵盖SGLT2i建议使用人群、使用前不良反应风险评估、联合用药建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等。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中正确应用》专家协会组
    2006, 22(1): 57-58.
    摘要 (4743) PDF全文 (1835)
    Baidu(160)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4360) RichHTML (2525) PDF全文 (8211)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肾炎(ANCA-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AAGN)是造成中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人肾存活率低。我国AAGN患者的ANCA类型、临床特征及预后与欧美国家的AAGN存在差异。基于我国对AAGN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ANCA相关肾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在AAGN的诊断和评估、随访管理、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顽固性和复发性AAGN的治疗及感染的预防等方面提出了推荐或建议,为规范临床实践和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意见。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
    摘要 (4359) RichHTML (2912) PDF全文 (820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透析(dialysis)患者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透析患者一旦合并心力衰竭,生存率显著下降。尽管国内外已颁布了多部普通人群心力衰竭相关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但由于透析患者肾功能极差甚至没有残余肾功能、慢性并发症多,加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本身的特殊性、可变性及局限性,使透析患者与普通人群在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同。故而现有国内外指南和共识并不完全适用于透析人群,迫切需要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以指导、规范心力衰竭的诊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组织专家组制定了这部《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该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就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因素管理、HD管理、PD管理、药物管理及其他管理等问题做了系统的介绍,反映了当今透析患者心力衰竭诊疗的新观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认识、规范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管理流程,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共识专家组
    摘要 (4314) RichHTML (4720) PDF全文 (1923)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是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常用药物,目前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有短效ESAs和长效ESAs。短效ESAs在我国已广泛使用,历史悠久,国内外有众多指南共识。长效ESAs具有半衰期长、输注频次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等优势,近年来临床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尚缺乏长效ESAs临床规范使用的指导意见。为此,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肾病透析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长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主要介绍了长效ESAs的分类、作用机制与药效学特点,在肾性贫血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时机、方案,特殊人群应用,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以指导长效ESAs类药物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规范化使用。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4231) RichHTML (2404) PDF全文 (5727)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是一种作用于B细胞表面CD20分子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靶向诱导B细胞凋亡,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与自身抗体致病相关的疾病治疗存在理论基础。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也建议把RTX用于治疗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狼疮肾炎等肾小球疾病。目前,RTX治疗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临床适应证不一、治疗方案多样等问题,导致疗效评估和分析存在困难。为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对RTX治疗肾小球肾炎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随访管理注意事项等形成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的工作实践,并为未来制定临床指南提供基础。

  • 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
    摘要 (4229) PDF全文 (5780)
  •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共识专家组
    摘要 (4080) PDF全文 (4834)
    Baidu(13)
  • 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小组
    摘要 (3996) PDF全文 (1745)
  • 杨丽 梅长林
    2007, 23(10): 681-684.
    摘要 (3971) PDF全文 (5781)
    Baidu(78)
  • 托伐普坦治疗快速进展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专家组
    摘要 (3922) RichHTML (2907) PDF全文 (1648)

    托伐普坦(tolvaptan)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治疗,并实现了国产化。为帮助国内肾科医师有效、安全地使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患者,专家组依托已有文献结合国内ADPKD患者诊疗现状编写了本部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实践参考。共识首先描述ADPKD及快速进展型ADPKD的诊断方法与标准,概述ADPKD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进而详细阐述了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个体化治疗前评估与剂量滴定办法、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办法、联合用药注意事项及终止治疗时机,总结了规范化应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全流程。该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肾科医师应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规范化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活性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专家协作组
    2005, 21(11): 698-699.
    摘要 (3885)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3730) RichHTML (2307) PDF全文 (4563)

    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常见,其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又称之为糖尿病肾病;二是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但糖尿病不是ESRD的病因,称之为合并糖尿病的ESRD。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行肾替代治疗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外周血管条件差、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高,治疗时血糖波动大,管理难度大。专家组对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肾替代治疗的时机、方式选择、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治疗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关建议,希望能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3679) RichHTML (4524) PDF全文 (1713)

    慢性肾脏病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展到终末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而透析通路作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住院率及生存率。因此,加强对透析通路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部有关透析通路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但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透析通路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器械与器材的临床应用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拓展了透析通路建立及维护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透析通路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组编写了这部《透析通路中国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透析通路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透析通路建立、维护、监测、随访及通路医师的培训等问题。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例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透析通路认识、规范透析通路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延长透析通路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 《环孢素A在肾内科的应用》专家协作组
    2005, 21(9): 556-557.
    摘要 (3677)
  • 摘要 (3650) PDF全文 (3453)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摘要 (3533) RichHTML (3665) PDF全文 (127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容量过负荷是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的重症患者肾脏功能损害加重、肾功能恢复率降低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容量过负荷对肾功能的损害可能与肾静脉高压、肾间质水肿有关,并最终导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然而,通过利尿剂或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进行液体清除会增加患者血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风险。因此,CRRT期间对AKI患者进行准确的容量状态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制定了《CRRT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组通过对此领域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及专业讨论,构建了5个CRRT容量管理的专题:AKI患者容量失衡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危害、AKI患者容量管理策略、AKI患者容量状态及反应性评估、CRRT容量管理的分级与应用和CRRT容量管理目标制定与CRRT处方。该共识旨在规范临床操作,降低AKI患者容量失衡的发生率并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