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专题”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方辉, 潘斌, 陈思瑜, 何永春, 瞿立辉, 郭琦, 陈江华, 张萍
    摘要 (210) RichHTML (237) PDF全文 (168)

    目的 分析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初期贫血状态,探究透析初期贫血状态与MHD患者早期及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进入MHD患者的基线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透析初期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高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110 g/L)、中血红蛋白组(80 g/L≤血红蛋白<110 g/L)及低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80 g/L),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分析8年间MHD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随访终点为患者转腹膜透析、肾移植、死亡或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早期死亡定义为MHD患者开始接受透析治疗后6个月内发生的全因死亡事件,长期死亡定义为透析6个月以上发生的全因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并比较3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透析初期贫血(血红蛋白<110 g/L)与MHD患者早期死亡及长期死亡风险的关系。 结果 该研究纳入MHD患者36 216例,年龄(61.3±15.5)岁,男性22 163例(61.20%),透析初期血红蛋白为(89.33±20.89)g/L,血红蛋白(≥110 g/L)达标5 952例(16.43%)。低血红蛋白组12 232例(33.78%),中血红蛋白组18 032例(49.79%),高血红蛋白组5 952例(16.43%)。3组间性别分布、年龄、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糖尿病肾病比例、糖尿病比例、心脑血管疾病比例、肿瘤比例、临时导管比例、长期导管比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血肌酐、血磷、血钙、C反应蛋白、全段甲状旁腺素、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年间MH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呈逐年升高趋势,依次为(88.48±22.07)g/L、(88.52±21.43)g/L、(87.86±21.29)g/L、(88.93±20.69)g/L、(88.87±20.69)g/L、(90.03±20.47)g/L、(90.74±20.31)g/L和(90.31±20.54)g/L。MHD患者发生早期死亡2 176例(6.01%),发生长期死亡6 557例(18.1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红蛋白组早期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血红蛋白组(Log-rank检验,χ2=57.115,P<0.001)和中血红蛋白组(Log-rank检验,χ2=49.918,P<0.001);低血红蛋白组(Log-rank检验,χ2=107.097,P<0.001)和中血红蛋白组(Log-rank检验,χ2=47.430,P<0.001)长期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高血红蛋白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初期血红蛋白<80 g/L是MHD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以血红蛋白≥110 g/L为参照,HR=1.307,95% CI 1.096~1.559),而透析初期80 g/L≤血红蛋白<110 g/L和血红蛋白<80 g/L(以血红蛋白≥110 g/L为参照,分别HR=1.108,95% CI 1.021~1.203;HR=1.228,95% CI 1.127~1.339)是MHD患者长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MHD 患者透析初期血红蛋白达标率较低,透析初期血红蛋白<80 g/L为MHD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初期血红蛋白<110 g/L是MHD患者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亚菲, 李旭, 朱丽, 王琰, 甘良英, 左力
    摘要 (128) RichHTML (131) PDF全文 (169)

    目的 通过记录含透析过程总时长达48 h的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入选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排除快速型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及动态心电图记录时长不足48 h的患者。动态心电图于平卧位休息5 min后在血液透析开始时记录,48 h后结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并发症、实验室资料、透析相关数据及HRV数据。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RV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110例患者纳入分析,女性37例(33.6%),年龄(57.8±14.8)岁,36例(32.7%)患有糖尿病,中位透析龄73.00(27.75,130.25)个月,血磷(1.6±0.4)mmol/L,ln[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ng/L)]8.4±1.2。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R?R interval,SDNN)为(90.6±27.9)ms,相邻的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in R?R interval,RMSSD)对数(ln[RMSSD(ms)])为3.2±0.8,低频对数(ln[低频(ms2)])为3.4±1.3,高频对数(ln[高频(ms2)])为3.1±1.4,ln[低频/高频比]为0.28±0.64。校正年龄、冠心病、糖尿病、血红蛋白、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后,血钠(β=2.042,95% CI 0.021~4.064,P=0.048)和ln[NT?proBNP(ng/L)](β=-7.027,95% CI -12.247~-1.808,P=0.009)是SDNN的独立相关因素(调整后R2=0.218)。在以ln[低频(ms2)]为因变量的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糖尿病与MHD患者ln[低频(ms2)]具有相关性(β=-0.659,95% CI -1.171~-0.146,P=0.012),但在多因素模型中未观察到糖尿病与ln[低频(ms2)]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校正糖尿病、冠心病、透析龄、血红蛋白、血磷、血清白蛋白、透析前后收缩压、透析前舒张压后,年龄(岁)增长(β=-0.011,95% CI -0.019~-0.003,P=0.007)、ln[NT?proBNP(ng/L)]升高(β=-0.151,95% CI -0.253~-0.048,P=0.004)与ln[低频/高频比]下降独立相关。在分别以ln[高频(ms2)]和ln[RMSSD(ms)]为因变量的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中,校正了相关因素后,血磷(mmol/L)升高是ln[RMSSD(ms)]下降(β=-0.421,95% CI -0.777~-0.065,P=0.021)和ln[高频(ms2)]下降(β=-0.752,95% CI -1.325~-0.180,P=0.010)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血磷升高是MHD患者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的独立相关因素;NT?proBNP升高与SDNN、低频/高频比下降相关,提示在MHD患者中需要重视血磷及容量的管理。高龄M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在长期的血液透析中需要引起关注。

  • 郑婧, 侯师梅, 卢锞琦, 闫宇, 张淑艳, 袁莉, 李旻, 曹婧媛, 王垚, 杨敏, 刘宏, 张晓良, 刘必成, 王彬
    摘要 (136) RichHTML (134) PDF全文 (53)

    目的 探究计算机体层成像图像中L1腰椎横突水平的肌肉脂肪浸润指数(intramuscular adipose tissue index,IATI)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家三甲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IATI为低衰减值肌肉(low attenuation muscle,LAM)密度/骨骼肌密度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IATI的最佳切点值,并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ATI组和低IATI组,比较2组基线临床资料和L1椎体层面测量参数的差异。随访截至2022年12月23日,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3年内发生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2组患者生存率及其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IATI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IATI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研究纳入维持性透析患者478例,年龄(53.55±13.19)岁,男319例(66.7%),血液透析365例(76.4%),腹膜透析113例(23.6%)。低IATI(<0.42)组376例(78.7%),高IATI(≥0.42)组102例(21.3%)。高IATI组患者年龄≥60岁比例(χ2=24.746,P<0.001)、糖尿病比例(χ2=5.570,P=0.018)、空腹血糖(t=-2.145,P=0.032)、LAM密度(t=-3.735,P<0.001)、LAM指数(t=-7.072,P<0.001)及LAM面积/骨骼肌面积比值(Z=-9.630,P<0.001)均高于低IATI组,而男性比例(χ2=11.116,P=0.001)、血清白蛋白(Z=2.708,P=0.007)和骨骼肌密度(t=12.380,P<0.001)均低于低IATI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IATI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IATI组(Log-rank χ2=19.18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TI<0.42[<0.42/≥0.42,HR(95% CI):0.50(0.31~0.83),P=0.007]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60岁[HR(95% CI):2.61(1.60~4.23),P<0.001]、糖尿病[HR(95% CI):1.71(1.06~2.78),P=0.029]和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95% CI):1.04(1.00~1.07),P=0.049]均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逐步Cox回归分析校正,IATI<0.42仍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0.42/≥0.42,HR(95% CI):0.45(0.27~0.76),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骨骼肌密度[OR(95% CI):0.84(0.81~0.88),P<0.001]和高三酰甘油[OR(95% CI):1.39(1.07~1.82),P=0.015]均为IATI≥0.42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L1腰椎横突水平IATI<0.42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高质量骨骼肌局限性肌肉脂肪变性可能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

  • 党香云, 李慧贤, 张晓田, 刘超, 杨世峰, 路万虹
    摘要 (126) RichHTML (127) PDF全文 (68)

    目的 探讨行透析前计划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术的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患者启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201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AVF手术的非透析NDK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手术时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依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3组:eGFR<10 ml·min-1·(1.73 m2-1组,10≤eGFR<15 ml·min-1·(1.73 m2-1组及eGFR≥15 ml·min-1·(1.73 m2-1 组;依据年龄分为2组:<65岁组和≥65岁组。术后随访1年,主要终点事件为患者启动规律HD,次要终点事件为首次HD是否使用AVF。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非透析NDKD患者AVF术后1年内启动HD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透析NDKD患者AVF术后首次HD使用AVF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共纳入220例计划建立AVF的NDKD患者,年龄(48.1±16.2)岁,男性143例(65.0%),基线eGFR 7.7(6.6,9.2)ml·min-1·(1.73 m2-1,胱抑素C(3.93±1.12)mg/L,血白蛋白(36.0±4.0)g/L,24 h尿蛋白量(2.22±1.36)g,血磷(1.71±0.53)mmol/L。与eGFR<10 ml·min-1·(1.73 m2-1组及10≤eGFR<15 ml·min-1·(1.73 m2-1组相比,eGFR≥15 ml·min-1·(1.73 m2-1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F=3.112,P=0.047)、6个月内启动HD比例(Fisher值=6.832,P=0.020)较高;与10≤eGFR<15 ml·min-1·(1.73 m2-1组及eGFR≥15 ml·min-1·(1.73 m2-1组相比,eGFR<10 ml·min-1·(1.73 m2-1组患者开始透析时间较短(H=6.295,P=0.043),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年龄≥65岁组相比,年龄<65岁组中血清白蛋白(t=2.076,P=0.039)、三酰甘油水平(t=1.995,P=0.048)较高,但3个月内启动HD比例(χ2=4.033,P=0.045)及6个月内启动HD比例(χ2=5.012,P=0.025)较低,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AVF建立到启动规律HD的中位时间为84(49,174)d,术后3个月内、6个月内、1年内启动HD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12例(50.9%)、152例(69.1%)、202例(91.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HR=1.283,95% CI 1.121~1.469,P<0.001)的NDKD患者在AVF术后1年内更早启动HD。156例(70.9%)患者在首次HD时使用AVF,在AVF术后≤90 d、91~180 d、≥181 d首次HD治疗时使用AVF的患者分别为72例(64.3%)、40例(100.0%)、44例(8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NDKD患者首次HD使用AVF的相关因素。 结论 胱抑素C可能是NDKD患者AVF术后1年内启动HD的独立相关因素。

  • 李文, 王凡立, 杨艳丽, 任凤芹, 孟福磊, 张凯迪, 赵海燕, 张丽红, 阮琳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治疗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因AVF血栓形成行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治疗患者的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钻孔取栓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单纯PTA治疗的患者为B组。随访1年,对比2组手术技术成功率、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共入组152例,其中A组74例,B组7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及高血压人数占比、AVF血栓形成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B组,A组血栓段直径及长度更大[13.0(9.0,16.0)mm比6.0(5.0,6.5)mm,Z=-9.362,P<0.001;12(8,15)cm比3(3,4)cm,Z=-10.061,P<0.001],AVF建立时间更长[5(2,7)年比2(1,5)年,Z=-2.698,P=0.007]。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6.7%(147/152),其中A组95.9%(71/74),B组97.4%(76/7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52)。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总体AVF血栓形成人群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1%、71.4%和56.6%,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7.1%、96.4%和94.1%。A组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2.4%、66.7%和53.6%,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5.7%、94.2%和89.7%,B组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1.5%、73.2%和59.7%,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8.6%、98.6%和98.5%。A组与B组术后初级及次级通畅率在3、6、12个月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手术时长长于B组[2.0(1.9,2.0)h比2.0(1.0,2.0)h,Z=-5.181,P<0.001],但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在AVF血栓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兰洁, 郭红萍, 甄国华, 柳红婷, 李静, 王利华
    摘要 (115) RichHTML (104) PDF全文 (52)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的临床特征及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危重症患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山西省4家地域代表性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通过发放新冠感染情况调查表、查阅医院病历系统和门诊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等方式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透析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和新冠感染临床特征等资料。按照新冠感染患者研究期间是否发生全因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该研究纳入MHD患者519例,研究期间新冠感染508例(97.88%),存活组474例,死亡组34例。新冠感染MHD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314例,61.81%),其他首发症状包括咳嗽咳痰(66例,12.99%)、乏力(66例,12.99%)、纳差(20例,3.94%)、呼吸困难(20例,3.94%)、肌肉疼痛(14例,2.76%)及腹泻(8例,1.57%)。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t=5.229,P<0.001),男性比例(χ2=12.319,P<0.001)和糖尿病肾病比例(χ2=49.423,P<0.001)均较高,红细胞(t=-5.060,P<0.001)、淋巴细胞(t=-2.614,P=0.011)、中性粒细胞(t=-5.117,P<0.001)、血清白蛋白(t=-2.940,P=0.012)、血清前白蛋白(t=-3.519,P=0.001)、血磷(t=-3.309,P=0.002)、血肌酐(Z=-3.607,P<0.001)、总三酰甘油(Z=-2.486,P=0.013)、总胆固醇(Z=-3.29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Z=-3.292,P=0.001)水平均较低。新冠感染患者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退烧194例(38.19%),使用抗生素抗感染154例(30.31%),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98例(19.29%),接种新冠疫苗225例(4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红细胞(OR=0.256,95% CI 0.014~0.429)、低淋巴细胞(OR=0.487,95% CI 0.193~0.826)、低血清白蛋白(OR=0.613,95% CI 0.329~0.917)、高年龄(OR=1.227,95% CI 1.066~1.412)及合并糖尿病(OR=1.126,95% CI 1.025~1.235)是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MHD患者感染新冠的临床表现多样。低红细胞、低淋巴细胞、低血清白蛋白、高年龄及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感染新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MHD患者尤其是老年的管理,及时改善和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可能降低新冠感染MHD患者死亡的风险。

  • 郑茜子, 段秀芳, 王晋伟, 刘瑶, 孟利, 尹彦琪, 金其庄
    摘要 (316) RichHTML (26) PDF全文 (190)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稀释法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流量与AVF丧失功能(失功)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使用AVF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稀释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及头静脉)检测AVF血流量,依据基线超声稀释法测量的AVF血流量(Qa)将患者分为低Qa组(<500 ml/min)、正常Qa组(500~1 500 ml/min)和高Qa组(>1 500 ml/min)。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入选者入组后第1年每3个月进行1次Qa监测,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AVF失功或患者死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31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Qa变化趋势,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估算AVF失功的累积发生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基线Qa、肱动脉及头静脉血流量以及Qa变化趋势与AVF失功的相关关系。 结果 共1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选该研究,年龄(57.0±13.7)岁,男性110例(67.5%),中位随访时间45(22,53)个月,其中44例(27.0%)患者发生AVF失功,29例(17.8%)患者死亡。基线Qa、肱动脉或头静脉血流量<500 ml/min以及Qa呈下降趋势患者的AVF失功累积发生率高于基线正常和高血流量及Qa呈上升趋势患者(Gray′s检验,均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内瘘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及血管狭窄病史等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Qa<500 ml/min(HR=3.508,95% CI 1.382~8.905,P=0.008)、基线肱动脉血流量<500 ml/min(HR=2.413,95% CI 1.058~5.503,P=0.036)及Qa呈下降趋势(HR=2.498,95% CI 1.241~5.027,P=0.010)与AVF失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结论 基线AVF低血流量及血流量呈下降趋势的患者发生AVF失功的风险显著增加,肱动脉可作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AVF血流量的优先选择部位。

  • 金灿, 陈思瑜, 盛凯翔, 陈江华, 张萍
    摘要 (348) RichHTML (40) PDF全文 (226)

    目的 探讨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新进入的MHD患者资料,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将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前3个月内透析前血钾的平均值定义为早期血钾,根据早期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6组。将MHD患者1年内死亡定义为短期死亡。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患者长期和短期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钾水平与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7 362例,年龄为(61.2±14.4)岁,男性16 775例(61.3%),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1 303例(4.8%),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10 034例(36.7%),其中血钾≥5.5 mmol/L患者5 145例(18.8%)。根据早期血钾水平,患者被分为组1(血钾<3.5 mmol/L)、组2(3.5≤血钾<4.0 mmol/L)、组3(4.0≤血钾<4.5 mmol/L)、组4(4.5≤血钾<5.0 mmol/L)、组5(5.0≤血钾<5.5 mmol/L)和组6(血钾≥5.5 mmol/L)。截至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为(40.7±27.8)个月,5 400例患者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1 551例(28.7%)]和感染[366例(6.8%)]是主要死亡原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早期血钾<3.5 mmol/L组患者的长期及短期累积生存率均最低(Log-rank检验分别为 χ2=119.0,P<0.001; χ2=74.6,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血钾<3.5 mmol/L是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以4.5≤血钾<5.0 mmol/L为参照,HR=1.54,95% CI 1.26~1.89,P<0.001)。在年龄≥65岁亚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血钾<4.5 mmol/L与MHD患者短期死亡独立相关(以4.5≤血钾<5.0 mmol/L为参照,血钾<3.5 mmol/L,HR=2.16,95% CI 1.69~2.75,P<0.001;3.5≤血钾<4.0 mmol/L,HR=1.40,95% CI 1.14~1.72,P=0.001;4.0≤血钾<4.5 mmol/L,HR=1.46,95% CI 1.21~1.75,P<0.001);而在年龄<65岁亚组中,不同血钾水平与MHD患者短期死亡风险无明显相关。早期血钾水平与短期全因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低血钾和高血钾都会增加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风险,最佳早期血钾水平约为4.75 mmol/L。 结论 浙江省成人MHD患者透析早期低钾血症患病率约为4.8%。成人MHD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短期(1年)全因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血钾<3.5 mmol/L是MHD患者长期和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成亮, 沈茜, 孙继波, 陈勤, 赵宇亮, 崔天蕾
    摘要 (221) RichHTML (12) PDF全文 (18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病变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诊断为上腔静脉狭窄程度≥50%或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非透析期间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检查参数和血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病变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纳入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病变患者202例,其中84例(41.6%)在非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低血压组患者透析龄较长(Z=2.093,P=0.036),左心房内径较短(t=2.316,P=0.022),主动脉瓣口流速较慢(t=3.702,P=0.001),血钙水平较低(t=2.320,P=0.021),高血压病史比例较低(χ2=9.125,P=0.003),左心室后壁厚度较厚(t=3.042,P=0.003),残存上腔静脉≤30%或闭塞(χ2=8.940,P=0.003)和奇静脉开放(χ2=11.067,P=0.001)比例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高血压病史(OR=0.383,95% CI 0.156~0.943,P=0.037)、主动脉瓣口流速减慢(OR=0.207,95% CI 0.062~0.695,P=0.011)及血钙降低(OR=0.236,95% CI 0.066~0.841,P=0.026)是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病变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上腔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非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无高血压病史、主动脉瓣口流速减慢和血钙降低为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病变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婷婷, 张晓颖, 戴珊珊, 王欣欣, 于海艳, 马迎春
    摘要 (251) RichHTML (16) PDF全文 (126)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4月24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且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10分的MHD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音乐组与对照组。音乐治疗方案由音乐治疗师选取治疗乐曲、建立预定曲目库,乐曲总时间长约2 h。音乐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同时接受每周3次、每次1.0~1.5 h的聆听式音乐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完成为期8周的治疗。使用BDI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估MHD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 结果 共入组MHD患者64例,年龄(59.19±11.61)岁,其中男性38例(59.38%)。音乐组32例,对照组32例。音乐组组内比较BDI评分[治疗2周(9.81±6.25)分,治疗8周(8.30±8.49)分,F=49.75,P<0.001]和STAI评分[治疗2周(49.30±7.27)分,治疗8周(47.07±7.39)分,F=13.09,P<0.001]在治疗2周时即可出现明显下降且能稳定持续8周;治疗后,音乐组B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9.81±6.25)分比(14.13±7.33)分,t=-2.53,P=0.014;治疗8周(8.30±8.49)分比(12.56±5.67)分,t=-2.34,P=0.023],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49.30±7.27)分比(54.00±8.36)分,t=-2.06,P=0.043;治疗8周(47.07±7.39)分比(51.34±8.87)分,t=-2.06,P=0.044]。 结论 音乐治疗可以快速、有效改善MH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

  • 朱张逸, 张昆, 李馨, 许方蕾, 余晨
    摘要 (351) RichHTML (18) PDF全文 (25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的影响因素及CRF与肌力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M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Charlson共病指数(CCI)等资料,测量患者的身体围度(包括非内瘘手上臂围度、三头肌皮褶厚度和受力腿小腿围度)、评估入选者的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上下肢肌力(握力、伸膝力量)。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测定患者峰值千克体重摄氧量(peakVO2/kg)等指标。以peakVO2/kg作为反映CRF的金标准,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法分析peakVO2/kg与各项临床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步进法)分析peakVO2/kg的影响因素。结果 48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60.31±10.44)岁,男性34例(70.8%),中位透析龄48(15,84)个月,peakVO2/kg为(12.37±2.71)ml·kg-1·min-1(健康人群参考值30~50 ml·kg-1·min-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akVO2/kg与受力腿伸膝力量(r=0.322,P=0.026)、6MWT距离(r=0.307,P=0.034)呈正相关,与年龄(r=-0.300,P=0.038)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伸膝力量(β=0.241,P=0.009)及年龄(β=-0.235,P=0.022)为peakVO2/kg的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CRF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下肢肌力下降为CRF降低的影响因素。

  • 任松, 赵玉容, 冯韵霖, 张渊, 李贵森
    摘要 (300) RichHTML (17) PDF全文 (205)

    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透析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25日,检索词包括:“haemodialysis”、“peritoneal dialysis”、“vaccine”、“seroresponse”、“COVID-19”、“SARS-CoV-2”、“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新冠疫苗”。提取有效数据后使用Stata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接种COVID-19疫苗后阳性率、抗体滴度、随访中抗体变化、SARS-CoV-2感染率、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 总共纳入26篇文献共154 195例患者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CKD患者接种第一剂疫苗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48%,第二剂后89%,第三剂后为96%。接种疫苗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之间血清抗体及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和健康对照组相比,透析患者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更低(均P<0.05)。在随访中,透析患者接种疫苗后第3个月较第1个月抗体阳性率降低12%,第6个月较第3个月降低15%,第6个月较第1个月降低20%。第三剂疫苗注射后血清抗体阳性率较注射前增加38%(RR=1.38,95%CI 1.12~1.70,P<0.001),抗体滴度水平显著增加(SMD=1.46,95%CI 0.31~2.61,P<0.001),尽管 COVID-19疫苗不能降低透析患者的SARS-CoV-2感染率,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住院率及病死率。结论 CKD透析患者接种 COVID-19疫苗后可产生较强的血清抗体,降低SARS-CoV-2感染后住院率及病死率,但抗体持续时间较短,滴度较低,有必要及时接种加强针,以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效应。

  • 梁献慧, 王宇飞, 王欣芳, 张倍豪, 刘亚敏, 岳晓红, 王瑞敏, 薛小玲, 王沛
    摘要 (328) RichHTML (46) PDF全文 (215)

    目的 探讨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的通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优化血管通路选择、提高透析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新建AVG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VG通畅率,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VG通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AVG 381例次,年龄为(55.5±11.8)岁,男性154例次(40.4%),糖尿病140例次(36.7%)。AVG中位一期通畅时间为377.00(95%CI 314.26~439.74)d,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51.0%、30.7%和15.4%。中位一期辅助通畅时间为839.00(95%CI 668.89~1 009.11)d,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78.3%、56.4%和39.1%。术后1年、2年和3年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6.7%、90.1%和78.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静脉为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以肘正中静脉为参照,HR=1.869,95%CI 1.124~3.107,P=0.016;HR=2.110,95%CI 1.176~3.786,P=0.012)及吻合静脉术前内径<3.5 mm(HR=1.411,95%CI 1.020~1.952,P=0.037)为AVG一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HR=1.680,95%CI 1.127~2.503,P=0.011)、平均动脉压<70 mmHg(HR=3.228,95%CI 1.109~9.394,P=0.032)、Acuseal移植物类型(以Intering为参照,HR=1.884,95%CI 1.185~2.994,P=0.007)、吻合静脉为头静脉(以肘正中静脉为参照,HR=2.817,95%CI 1.328~5.977,P=0.007)、吻合静脉术前内径<3.5 mm(HR=1.555,95%CI 1.048~2.306,P=0.028)、血磷≤1.78 mmol/L(血磷1.13~1.78 mmol/L />1.78 mmol/L,HR=1.737,95%CI 1.111~2.716,P=0.015;血磷<1.13 mmol/L />1.78 mmol/L,HR=2.162,95%CI 1.072~4.362,P=0.031)以及铁蛋白<200 μg/L(HR=1.850,95%CI 1.231~2.780,P=0.003)为AVG一期辅助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白蛋白<40 g/L(HR=2.165,95%CI 1.096~4.275,P=0.026)为AVG二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VG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51.0%、30.7%和15.4%。AVG术后1年、2年和3年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6.7%、90.1%和78.5%。吻合静脉为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及内径<3.5 mm是AVG一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静脉为头静脉及内径<3.5 mm是一期辅助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40 g/L为二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系统评估以及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维持AVG的长期通畅具有重要作用。

  • 陈家臣, 雷子涵, 李文豪, 苏妍妍, 张云芳
    摘要 (331) RichHTML (13) PDF全文 (239)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分析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采用罗马Ⅳ标准诊断慢性便秘,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MHD患者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 321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68 例,女153 例,年龄(59.5±13.4)岁(范围29~87岁),慢性便秘160例(49.8%)。便秘组男性、长透析龄、服用司维拉姆和碳酸镧、糖尿病肾病及合并糖尿病占比高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便秘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焦虑程度评分、周平均超滤量/干体重等显著高于非便秘组,血白蛋白、血镁、尿素清除指数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分(GNRI)显著低于非便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焦虑(中度,OR=3.233,95%CI 1.339~7.805,P=0.009;重度,OR=5.103,95%CI 1.906~13.663,P=0.001)、存在营养风险(低风险,OR=3.705,95%CI 1.440~9.533,P=0.007;中度风险,OR=5.638,95%CI 2.557~12.430,P<0.001;严重风险,OR=15.097,95%CI 4.112~55.436,P<0.001)、年龄>60岁(以年龄≤40岁为参照,OR=4.050,95%CI 1.366~12.006,P=0.012)、有糖尿病病史(OR=2.224,95%CI 1.253~3.946,P=0.006)、服用司维拉姆(OR=2.290,95%CI 1.207~4.346,P=0.011)及钙磷乘积(OR=1.704,95%CI 1.329~2.186,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OR=1.013,95%CI 1.003~1.022,P=0.007)、血尿素氮(OR=1.092,95%CI 1.002~1.189,P=0.045)、血镁(OR=0.042,95%CI 0.006~0.294,P=0.001)水平是MHD患者发生慢性便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9.8%。充分透析、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缓解焦虑及提高血清镁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MHD患者慢性便秘发生的风险。

  • 尹彦琪, 许戎, 程叙扬, 刘立军, 徐大民, 郑茜子, 金其庄
    摘要 (457) RichHTML (53) PDF全文 (351)

    目的 探讨非切口术式拔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拔除T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案及并发症等资料。将患者分为传统切口术式组(切口组)和非切口术式组(非切口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共34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行导管拔除术368例次,未记录拔管方法7例次,采用手术方式明确的361例次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非切口组286例次,切口组75例次。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导管留置时间和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切口组中有2例次未成功,切口组有1例次未成功,两组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3%比98.7%,χ2=0.290,P=0.590)。非切口组手术时间低于切口组[(5.36±1.70)min比(17.55±3.28)min,t=44.198,P<0.001]。在需要更换TCC的患者中,两组间新导管置入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并发症方面,非切口组中2例次出现局部血肿,切口组中1例次出现手术伤口感染,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全身感染及其他需要住院或急诊手术处理的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非切口术式与传统切口术式在拔除TCC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和患者创伤方面优于传统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操作方法。

  • 白亚飞, 陈汝满, 潘明娇, 徐明芝, 安娜, 王春莉, 李洪
    摘要 (287) RichHTML (26) PDF全文 (23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s,AVFAs)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入选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腕部头静脉-桡动脉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作为血管通路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否形成AVFAs分为AVFAs组和非AVFA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AVFAs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170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11例(65.3%),女59例(34.7%),年龄为(51.65±12.70)岁,透析龄为(57.03±49.25)个月。AVFAs组33例,非AVFAs组137例,AVFAs发生率为19.4%。与非AVFAs组比较,AVFAs组患者男性占比( χ2=4.934,P=0.026)、血尿酸(t=2.547,P=0.012)和血白蛋白(t=2.122,P=0.010)水平较高,年龄(t=-2.210,P=0.028)、糖尿病肾病占比( χ2=11.788,P=0.001)、收缩压(t=-1.994,P=0.048)和血总胆固醇(t=-2.174,P=0.031)较低,吻合口直径较大(Z=-3.224,P=0.001)。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透析龄( χ2=53.832,OR=0.518,P<0.001)、AVF使用时间( χ2=51.355,OR=0.516,P<0.001)、肱动脉血流量( χ2=25.315,OR=0.331,P<0.001)与AVFAs患病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0.005,95%CI 1.875~53.394,P=0.007)、透析龄较长(OR=1.341,95%CI 1.104~1.628,P=0.003)、AVF使用时间较长(OR=1.187,95%CI 1.002~1.405,P=0.047)、肱动脉血流量较高(OR=1.002,95%CI 1.000~1.004,P=0.028)和血总胆固醇较低(OR=0.388,95%CI 0.172~0.875,P=0.022)为AVF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中心MHD患者AVFAs发生率为19.4%。男性、透析龄长、AVF使用时间长、肱动脉血流量高和血总胆固醇低是AVF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郭一丹, 张春霞, 田茹, 叶鹏鹏, 罗洋
    摘要 (320) RichHTML (52) PDF全文 (237)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关风险因素及衰弱综合征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期间北京5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评估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无衰弱、衰弱前期和衰弱综合征组;随访至2018年6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确定衰弱综合征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04例,年龄(71.65±5.89)岁(60~81岁),其中男性123例(60.29%),衰弱综合征组147例(72.06%),衰弱前期组41例(20.10%),无衰弱组16例(7.84%)。衰弱综合征组患者呈现高龄、长透析龄、高糖尿病患病比例、低尿素清除指数(Kt/V)及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特征(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393,95%CI 1.241~1.563,P<0.001)、糖尿病史(OR=3.610,95%CI 1.262~10.327,P=0.017)、透析龄(OR=1.011,95%CI 1.002~1.020,P=0.019)、Kt/V(OR=0.711,95%CI 0.516~0.979,P=0.037)、血清白蛋白(OR=0.754,95%CI 0.644~0.882,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OR=1.344,95%CI 1.024~1.763,P=0.033)与衰弱综合征的发生独立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衰弱综合征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衰弱前期组(Log-rank χ2=7.265,P=0.007)和无衰弱组(Log-rank χ2=5.238,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综合征(HR=3.832,95%CI 1.116~13.157,P=0.033)、年龄增加(HR=1.074,95%CI 1.014~1.136,P=0.014)、糖尿病史(HR=2.009,95%CI 1.067~3.784,P=0.031)、认知损伤(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26,HR=2.627,95%CI 1.142~6.042,P=0.023)、Kt/V下降(HR=0.701,95%CI 0.545~0.902,P=0.006)、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HR=0.891,95%CI 0.806~0.986,P=0.025)及iPTH水平升高(HR=1.226,95%CI 1.100~1.367,P<0.001)与全因死亡相关。 结论 老年MHD患者衰弱综合征呈现出较高患病率。高龄、糖尿病史、长透析龄、低Kt/V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高iPTH水平是此类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独立风险因素,而衰弱综合征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 谭艳红, 陈进忠, 钟少鑫, 罗绮媚, 潘健怡, 艾军, 孔耀中, 霍志濠, 窦献蕊
    摘要 (365) RichHTML (49) PDF全文 (19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低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及其持续时间与新发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0年9月1日至2021年7月6日在珠三角地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PD中心定期随访的PD患者,根据患者ALB均值分为低血白蛋白(low serum albumin,LSA)组(ALB均值<35 g/L)、中血白蛋白(moderate serum albumin,MSA)组(35 g/L≤ALB均值<40 g/L组)和高血白蛋白(high serum albumin,HSA)组(ALB均值≥40 g/L),比较3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ALB均值组腹膜炎事件的发生风险。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血ALB水平及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与新发腹膜炎的相关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853例PD患者,年龄(49.72±15.34)岁,男性1 036例(55.9%),LSA组患者551例(29.7%),MSA组患者920例(49.7%),HSA组患者382例(20.6%)。中位随访37(15,66)个月,新发腹膜炎患者508例(27.4%)。与LSA组相比,MSA组及HSA组新发腹膜炎发生率较低(χ2=14.053,P<0.001;χ2=21.857,P<0.001),而HSA与MSA两组新发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LSA组患者腹膜炎累积发生率较MSA组及HSA组患者明显升高(Log-rank χ2=22.128,P<0.001)。与正常血ALB的PD患者相比,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越长的PD患者新发腹膜炎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LB均值<35 g/L(LSA组/MSA组,HR=1.495,95%CI 1.198~1.866,P<0.001;LSA组/HSA组,HR=1.459,95%CI 1.104~1.928,P=0.008)是PD患者新发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延长,PD患者新发腹膜炎的风险显著升高(HR=1.013,95%CI 1.003~1.024,P=0.014)。 结论 ALB均值<35 g/L和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延长是PD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秋蕾, 林琼真, 冉蕾, 魏维, 张晓芳, 闫雅茹
    摘要 (279) RichHTML (13) PDF全文 (16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Z=-3.546,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Z=-2.609,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3.319,P=0.002)、血清白蛋白(t=-4.019,P<0.001)、三酰甘油(Z=-2.263,P=0.024)和血磷(Z=-2.173,P=0.030)水平均低于非LC-PD组。至随访第2年,LC-P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基线值显著升高(χ2=16.901,P=0.001),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LC-PD组患者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速率慢于非LC-PD组(χ2=44.589,P<0.001)。LC-PD组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C-PD组(0.59/患者年比 0.20/患者年,Z=-2.135,P=0.033)。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0/25例次比11/30例次),LC-PD组链球菌占比高于非LC-PD组(4/10比0/11,P=0.035),首次腹膜炎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高于非LC-PD组(4/9比1/22,P=0.01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 χ2=0.491,P=0.484)及技术生存率(Log-rank χ2=0.408,P=0.5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LC安全、有效,LC-PD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与非LC-PD患者相当。本透析中心LC-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较非LC-PD患者高,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提示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管理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