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理与临床专题”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董鸿瑞;程虹;谌贻璞;邹万忠
    2005, 21(6): 315-319.
    摘要 (4067)
    Baidu(27)
    目的 探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肾穿刺组织做免疫荧光染色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0例膜性肾病、25例IgA肾病及10例狼疮肾炎患者的肾穿刺组织。对石蜡切片进行脱腊、修复抗原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 二甲苯浸泡30 min、胃蛋白酶消化10 min为最适脱蜡及抗原修复条件, 抗体稀释至特异荧光强度足够及非特异荧光背底最弱为当。应用上述条件对石蜡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 其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达100%, 而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及免疫荧光淬灭时间长等优点。结论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作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补充手段, 它无需低温保存即能转运肾组织至肾脏病理诊断设备及水平较好的医院做免疫荧光检查, 于国内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 高瑞通;孙阳;郑法雷
    2005, 21(6): 320-323.
    摘要 (3568)
    目的 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PS)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至2004年期间91例APS中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中8例的肾组织学表现。结果 原发性APS(PAPS)13例(14.3%); 继发性APS(SAPS) 78例(85.7%),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5例(占SAPS的70.5%)。APS伴肾损害共82例(90.1%), 男性20例、女性62例;PAPS肾损害发生率为76.9%,SAPS为92.3%; 发生肾损害时年龄为(38±14)岁,肾损害前病程为(4.9±6.8)年。肾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92.7%)、肉眼血尿(2.4%)、镜下血尿(76.8%)、高血压(33.0%)、肾功能不全(18.3%),其中12.2%为肾病综合征。14例(15.4%)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病因包括血栓性微血管病、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肾组织学检查8例,均为SLE所致PAPS, APS肾病占62.5%,表现为肾小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及肾小叶间动脉内膜增生、 洋葱皮样改变。结论 APS肾损害比较常见,临床上以蛋白尿最为多见,可伴血尿、高血压,可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肾动脉栓塞或肾静脉血栓形成,致肾功能急剧恶化。
  • 姜傥;周建中;关伟明;彭文兴
    2005, 21(6): 324-327.
    摘要 (3428)
    Baidu(12)
    目的 了解原发性IgA肾病中微血管损害及新月体形成(V/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以2004年确诊并行肾穿刺活检证实的87例伴V/C损害的原发性IgA肾病与同期135例不伴V/C损害的原发性IgA肾病以及伴有V/C的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IgA肾病中较常发生V/C损害,发生率为39.19%;而V/C损害受累小球数占肾小球总数的(14.08±12.75)%。37.9%伴V/C损害的IgA肾病患者血清肌酐升高。血压、尿蛋白等临床指标在有与无V/C损害的两组IgA肾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球性硬化发生率(135例/222例,64.86%)、球性硬化数与肾小球总数的比率[(26.98±24.68)%]均显著高于LN组[30例/73例,40.00%,(16.18±18.80)%]。结论 原发性IgA肾病中V/C损害发生率较高,出现常缺乏明显临床表现,并可能导致肾单位的缓慢、持续性、“非显性”丢失, 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 王素霞;邹万忠;王海燕
    2005, 21(6): 328-332.
    摘要 (3842)
    Baidu(23)
    目的 探讨透射电镜检查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近6年来接受的肾活检病例中,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肾组织内有类似冷球蛋白沉积形成的特殊有形结构的病例共16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微结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例血冷球蛋白检测阳性,诊断为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其余12例未进行血冷球蛋白的检测,诊断为可疑的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部分病例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及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病理改变以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伴有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及单核细胞浸润,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的嗜复红蛋白沉积形成白金耳或微血栓样结构。透射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的沉积物形成特殊的有形结构,表现为微管状、纤维样、晶格样或颗粒样等结构。大部分病例是通过电镜检查首先观察到肾组织内的特殊结构后才提示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存在。结论 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肾组织内特殊结构的沉积物是诊断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重要依据。
  • 高瑞通;马玲玲;李航;文煜冰;李学旺
    2005, 21(6): 333-335.
    摘要 (3684)
    Baidu(22)

    目的 分析银屑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至2004年有肾活检结果的银屑病并肾损害患者6例, 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男性2例, 女性4例, 平均年龄38岁。肾损害在银屑病发病后平均16年(7~30年)被发现。2例表现为无症状性镜下血尿和蛋白尿; 3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1例为肾病综合征。6例均有中大量镜下血尿, 其中2例有发作性肉眼血尿; 蛋白尿平均为2.05 g/24 h(0.01~5.42 g/24 h); 血压4例正常, 2例升高; Scr均正常。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系膜区IgA沉积4例, 系膜区IgG沉积1例, 免疫荧光阴性1例。光镜表现均不严重, 轻度系膜增生3例, 中度系膜增生3例; 均无新月体形成; 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不明显; 2例肾内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结论 在银屑病合并肾损害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不少见,可能与银屑病存在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