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张业燊, 孔思雨, 刘浩彬, 陈威锟, 黄广军, 戴奕宁, 谭宁, 刘远辉

    目的 探究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_005987在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A?AKI)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防治CA?AKI提供新思路。 方法 构建碘普罗胺诱导的CA?AKI大鼠模型和HK?2细胞损伤模型,基于circRNA表达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筛选出CA?AKI相关的circRNA_005987;敲低和过表达HK?2细胞中的circRNA_005987,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Edu染色实验评估细胞增殖程度,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P62、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14(autophagy?related gene 14,ATG14)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B蛋白表达,电镜观察细胞自噬体形成。同时,采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进行体外挽救实验,观察上述各指标变化。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ircRNA_005987、微小RNA(micro RNA,miRNA,miR)?129?5p和ATG14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敲低和过表达HK?2细胞中的circRNA_005987,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9?5p表达;miR?129?5p抑制物和模拟物处理HK?2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ATG14蛋白表达,CCK8、Edu染色实验评估细胞增殖程度。 结果 circRNA_005987在体内外CA?AKI模型中均表达上调(均P<0.05)。过表达circRNA_005987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自噬,而敲低circRNA_005987则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自噬(均P<0.05)。体外挽救实验证实circRNA_005987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增殖(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提示circRNA_005987、miR?129?5p和ATG1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敲低circRNA_005987可显著增加miR?129?5p表达,而过表达circRNA_005987则抑制miR?129?5p表达(均P<0.05);敲低miR?129?5p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而过表达miR?129?5p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均P<0.05)。 结论 circRNA_005987通过靶向结合miR?129?5p激活细胞自噬从而介导CA?AKI发生,在CA?AKI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燕子, 顾凤娟, 隋晓露, 许云鹏, 张艾莎, 谢婷妃, 陈家辉, 陈继红

    目的 分析组蛋白H3K27甲基化致足细胞损伤的靶目标信号通路,验证组蛋白H3K27甲基化通过靶目标信号通路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小鼠足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探究组蛋白H3K27甲基化异常修饰致FSGS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1)细胞实验:体外培养原代永生化小鼠肾足细胞MPC5,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GSK?J4(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B抑制剂)组、阿霉素+香豆霉素A1(coumermycin A1,C?A1,JAK2激动剂)组、阿霉素+GSK?J4+C?A1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检测足细胞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H3K27me3)、肾病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获取足细胞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足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足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2)动物实验:建立组蛋白甲基化酶同源序列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基因敲除(EZH2podKo)?FSGS(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小鼠模型,分为EZH2ctrl+对照组(n=20)、EZH2ctrl+FSGS组(n=20)、EZH2podKo+对照组(n=30)、EZH2podKo+FSGS组(n=30)。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足细胞组蛋白H3K27me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肾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肾组织IL?6、MCP?1、α?SMA及TGF?β1水平。 结果 (1)细胞实验:阿霉素组细胞核缩小、破裂,细胞质呈空泡状,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提示阿霉素肾病足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组蛋白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与阿霉素组比较,阿霉素+GSK?J4组组蛋白H3K27m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502个基因表达上调,44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富集峰主要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生物发生”“核糖体生物发生”“蛋白质定位到细胞器的建立”等条目,包括“通过JAK?STAT的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通过JAK?STAT的受体信号通路”等,差异表达基因为Irf1Tnfrsf1aSocs1Notch1Gadd45aHes1Socs3,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富集峰主要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通路,差异表达基因为Mcl1EgfrSocs1Cdkn1aPdgfaSocs3,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与阿霉素组比较,阿霉素+GSK?J4组JAK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下游炎性因子IL?6、MCP?1、α?SMA均较低(均P<0.05),Nephrin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阿霉素+C?A1组Nephr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与阿霉素+GSK?J4组比较,阿霉素+GSK?J4+C?A1组Nephr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2)动物实验:与EZH2ctrl+FSGS组比较,EZH2podKo+FSGS组肾组织明显损伤,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伴团块状均质物质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足突明显增厚、广泛融合,基底膜塌陷,毛细血管结构受压狭窄。与EZH2ctrl+FSGS组比较,EZH2podKo+FSGS组肾组织组蛋白H3K27me3表达水平较低,JAK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MCP?1、α?SMA、TGF?β1水平均较高(均P<0.05)。 结论 组蛋白H3K27甲基化异常修饰会导致靶基因表达改变、JAK2?STAT3信号通路异常活化,诱导肾足细胞损伤,促使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损伤,参与FSGS的发生发展。

  • 冯艳萍, 李镇洲, 崔炯, 吴小婷, 杨丽燕, 万建新
    摘要 (198) RichHTML (183) PDF全文 (49)

    目的 观察补体C3在肾脏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8~12周龄的C57BL/6野生型(wild type,WT)和补体C3基因敲除(C3 gene knockout,C3KO)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T小鼠假手术组(WTcontrol)、WT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 obstruction,UUO)模型组(WTuuo)、C3KO小鼠假手术组(C3KOcontrol)和C3KO小鼠UUO模型组(C3KOuuo)。左侧输尿管结扎法建立UUO模型,每组6只。Masson及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对肾组织C3、胰蛋白酶(tryptas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进行定位及半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糜蛋白酶(chymase)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肾组织AngⅡ、C3裂解片段C3a、MMP?9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肾素mRNA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chymase、肾素、TGF?β1的变化。 结果 与WTcontrol组小鼠相比,WTuuo组小鼠肾组织肾小管出现明显损伤、肾间质纤维化,肥大细胞浸润增多,C3、C3a、chymase、肾素、AngⅡ、TGF?β1、MMP?9的表达均较高(均P<0.05);与WTuuo组小鼠相比,C3KOuuo组小鼠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肾组织未检测到C3、C3a,肥大细胞浸润减少,chymase、肾素、AngⅡ、TGF?β1、MMP?9的表达均较低(均P<0.05)。 结论 C3/C3a在肾脏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参与募集、活化肥大细胞使其释放chymase并促进肾素、AngⅡ、TGF?β1、MMP?9等物质表达增加从而加重肾脏损伤。

  • 杨以通, 牛余超, 张树俭, 邵乐平, 袁伟杰
    摘要 (132) RichHTML (109) PDF全文 (2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在肾小球足细胞免疫紊乱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取14只6周龄雄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HBV transgenic,HBV?Tg)小鼠,以相同周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作为对照,饲养至不同周龄,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量、血生化、肾脏病理以及电镜下足细胞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HBV?Tg小鼠肾组织HBx蛋白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应用pcDNA3.1/myc?HBx质粒转染人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Bx、足细胞标志物Nephrin在足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共刺激分子CD40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筛选HBx调控的下游基因,实时定量PCR法验证其表达。利用过表达质粒或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过表达或沉默Notch1基因后,观察其对足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使用Notch受体抑制剂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s)?苯基甘氨酸叔丁酯{N?[N?(3,5?difluorophenyl?L?alanyl)]?(s)?phenylglycine tert?butyl ester,DAPT}阻断HBV?Tg小鼠体内Notch1信号通路后,观察小鼠血生化、肾脏病理改变以及肾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 与WT组小鼠相比,HBV?Tg组小鼠尿蛋白量显著增多(P<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肾脏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HBx蛋白异常表达以及免疫细胞浸润明显。HBx转染人足细胞后其表面免疫分子MHC?Ⅱ、CD40表达上调(均P<0.05),培养上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含量增加(均P<0.05),IL?4/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分泌失衡。RNA?seq筛选出HBx下游基因,如Notch1PLA2RTLR4等,进一步证实HBx可促进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将Notch1基因过表达后,HBx诱导的足细胞表面MHC?Ⅱ、CD40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其上清中MCP?1、TNF?α及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均P<0.05),IL?4/IFN?γ失衡加重;将Notch1基因沉默后,上述结果则呈相反变化。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HBV?Tg+溶剂组相比,HBV?Tg+Notch受体抑制剂(DAPT)组小鼠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5),肾脏病理损伤及免疫细胞浸润明显改善。 结论 HBx蛋白可促进足细胞Notch1表达上调;Notch1进一步促进足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并调控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导致肾小球损伤和免疫微环境紊乱。

  • 汤天凤, 赵敏, 夏阳阳, 王路路, 张庆燕, 孙琤, 蒋春明
    摘要 (250) RichHTML (231) PDF全文 (45)

    目的 探讨高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通过激活神经酰胺(ceramide,CER)诱导腹膜透析模型小鼠腹膜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30只5周龄体重约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腹膜透析模型,并分成假手术组(1.5 ml灭菌注射用水,n=7)、高糖PDS组(1.5 ml 4.25% PDS,n=8)、高糖PDS+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抑制剂地昔帕明(desipramine,DES)组(1.5 ml灭菌注射用水+10 mg/kg DES,n=8)、高糖PDS+Src激酶抑制剂PP2组(1.5 ml灭菌注射用水+1 mg/kg PP2,n=7),每日腹腔注射1次,28 d后处死小鼠留取腹膜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腹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腹膜组织中TLR4、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SMase、CER蛋白表达,高压液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ASMase活性和CER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胞质型(c)?Src、磷酸化(p)?Sr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Src、p?Src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表达水平。 结果 (1)高糖PDS可导致腹膜透析模型小鼠腹膜增生、胶原沉积、纤维化,提示造模成功。与高糖PDS组比较,DES及PP2干预后小鼠腹膜增生、胶原沉积、纤维化均明显改善(均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高糖PDS组小鼠腹膜组织中ASMase活化、CER水平均明显较高,DES可以明显抑制高糖PDS引起的ASMase活性、CER表达增加(均P<0.05),PP2对ASMase活性、CER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高糖PDS组小鼠腹膜组织TLR4、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细胞均较多,IL?6、TNF?α mRNA表达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均较高(均P<0.05)。DES、PP2可以明显抑制高糖PDS引起的TLR4、巨噬细胞增多以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增高(均P<0.05)。(4)与假手术组比较,高糖PDS组小鼠腹膜组织中c?Src、p?Src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PP2可以明显抑制高糖PDS引起的p?Src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对c?Src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DES对c?Src、p?Src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 结论 高糖PDS可能通过活化ASMase刺激CER表达增加,磷酸化Src激酶,启动TLR4信号转导,诱导腹膜透析小鼠腹膜组织的炎症损伤。

  • 张宇, 白咪, 何佳, 徐爽, 郭钰贤, 曾润鑫, 龙广凤, 张爱华
    摘要 (313) RichHTML (299) PDF全文 (56)

    目的 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5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5,GPR55)拮抗剂CID16020046在小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为肾脏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 (1)在体外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中分别过表达GPR55和使用GPR55拮抗剂CID16020046,同时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观察纤维化相关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2)体内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脏纤维化模型,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0~25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6)、造模组(UUO组,n=7)、造模+CID16020046药物组(UUO+CID组,n=8),UUO+CID组在造模前1 d、造模当日和术后每日均腹腔注射药物CID16020046(10 mg/kg),每日1次,Sham组和UUO组均腹腔注射对应剂量的0.9%生理盐水。UUO术后7 d处死小鼠取材,检测其肾功能指标、肝脏转氨酶、心肌标志物,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纤维化相关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免疫组化、天狼猩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1)使用TGF?β1刺激NRK?49F细胞后,GPR5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TGF?β1组和TGF?β1+GPR55过表达质粒组纤维化相关因子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CID组纤维化相关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及Collagen Ⅰ、α?SMA mRNA表达均较低(均P<0.05)。(2)与Sham组比较,UUO组GPR55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高(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CID组血清肌酐较低(P<0.05),两组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CID组肾组织纤维化相关因子纤连蛋白、Collagen Ⅰ、Vimentin蛋白及纤连蛋白、Collagen Ⅰ、Ⅲ型胶原蛋白、α?SMA mRNA表达均较低,肾小管扩张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显著较轻(均P<0.05)。 结论 CID16020046可降低UUO小鼠血清肌酐,保护肾功能,同时可降低肾脏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减轻肾脏纤维化。

  • 陈金虎, 倪利华, 廖泽锦, 陈凤, 吴小燕
    摘要 (345) RichHTML (375) PDF全文 (79)

    目的 初步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期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方法 通过“Tabula?muris”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库分析肾组织各细胞亚群SIRT3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进行以下分组:(1)对照组、甘露醇组及高糖组。(2)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过表达SIRT3组、高糖组及过表达SIRT3+高糖组。(3)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敲低SIRT3组、高糖组及敲低SIRT3+高糖组。(4)对照组、Erastin干预组及过表达SIRT3+Erastin干预组。正常葡萄糖5.5 mmol/L,高糖30 mmol/L,甘露醇24.5 mmol/L,Erastin 10 μmol/L,干预时间为48 h。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SIRT3、肾损伤分子1及铁死亡相关蛋白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检测丙二醛、谷胱甘肽、铁含量评估细胞铁死亡程度。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 结果 (1)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IRT3基因在肾组织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亚群中表达最高。(2)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K?2细胞肾损伤分子1、ACSL4表达均较高,SIRT3、GPX4表达及细胞活力均较低(均P<0.05),甘露醇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高糖组比较,过表达SIRT3+高糖组HK?2细胞活力、GPX4表达及细胞内谷胱甘肽均较高,ACSL4表达、细胞内铁、丙二醛及活性氧均较低,线粒体膜电位部分恢复(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敲低SIRT3+高糖组HK?2细胞活力、GPX4表达均较低,ACSL4表达较高(均P<0.05),细胞内铁、丙二醛、谷胱甘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对照组比较,Erastin干预组HK?2细胞ACSL4表达较高,GPX4表达较低(均P<0.05);与Erastin干预组比较,过表达SIRT3+Erastin干预组ACSL4表达较低,GPX4表达较高(均P<0.05)。 结论 高糖可诱导HK?2细胞SIRT3表达下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以及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增加,过表达SIRT3可能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及缓解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

  • 林恩琴, 张小红, 翁梦洁, 郑晶, 万建新
    摘要 (276) RichHTML (325) PDF全文 (78)

    目的 探讨补体C3a受体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方法 12只8周龄雄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及6只同窝野生型(db/m)小鼠饲养于无特定病原体级环境。实验分组及干预:db/m组、db/db组、C3a受体拮抗剂组,每组6只,其中C3a受体拮抗剂组为db/db小鼠腹腔注射C3a受体拮抗剂(SB290157,10 mg/kg)进行干预,2 d腹腔注射1次,连续注射8周。收集血、尿样本,检测小鼠体重、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收集肾组织,采用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C3及C3a受体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肾损伤分1(Kim?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紧密连接蛋白1(ZO?1)、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α?SMA、ZO?1、Kim?1表达及分布,免疫组化分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明显较高(均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较低(均P<0.01);三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球肥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扩张,C3、C3a受体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均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坏死,肾小管扩张不明显。db/db组小鼠肾组织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db/m组,而C3a受体拮抗剂组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db/db组(均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形蛋白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ZO?1、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明显较低(均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α?SMA、波形蛋白蛋白表达均明显较低,ZO?1、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均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组织凋亡细胞数量增加;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 结论 db/db小鼠肾组织C3和C3a受体表达明显升高。拮抗C3a受体可降低db/db小鼠体重、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肾组织炎症、细胞凋亡和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

  • 李晨, 张璐, 王惠明
    摘要 (210) RichHTML (198) PDF全文 (57)

    目的 探讨叉头盒K1(forkhead box K1,FOXK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AKI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方法 构建3种AK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8~10周龄22~24 g 无特定病原体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氯化钠水溶液0.1 ml/10 g,腹腔注射)、脂多糖组(脂多糖溶液10 mg/kg,腹腔注射)、顺铂组(顺铂溶液20 mg/kg,腹腔注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均于造模24 h后处死取材。肾功能情况通过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FOXK1、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以及自噬标志物p62、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k1 mRNA表达水平。予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缺氧24 h、复氧6 h构建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诱导AKI体外模型,检测HK?2细胞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同时,在体内外构建Foxk1基因缺失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鼠或HK?2细胞,并诱导建立AKI模型,观察上述各指标表达变化。 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脂多糖组及顺铂组肾组织血肌酐、血尿素氮均较高,KIM?1蛋白表达较高(均P<0.05),FOXK1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肾组织血肌酐、血尿素氮均较高,KIM?1蛋白表达较高,FOXK1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体外HR诱导的AKI细胞模型中FOXK1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低(均P<0.05)。体内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肾小管损伤较重,血肌酐、血尿素氮均较高,p62蛋白表达较低,KIM?1、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均较高(均P<0.05),且与Foxk1flox/flox IR组相比,Foxk1cKO IR组肾小管损伤明显较轻,血肌酐、血尿素氮均较低,KIM?1、p62蛋白表达均较低,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均较高(均P<0.05)。体外实验中,与shCtrl HR组比较,shFoxk1 HR组KIM?1、p62蛋白表达均较低,Beclin1、LC3蛋白均较高(均P<0.05)。 结论 FOXK1在缺血性AKI模型中表达降低。Foxk1基因缺失通过介导自噬激活,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保护缺血性AKI。

  • 孙晓艺, 李姗, 彭映潮, 高春林, 夏正坤
    摘要 (345) RichHTML (317) PDF全文 (77)

    目的 了解草酸钙结晶肾损伤过程中肾组织基因及蛋白的动态变化,探讨草酸钙结晶肾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1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草酸钙结晶肾损伤组(模型组),应用乙醛酸(50%,9 mmol/L)腹腔注射(100 mg·kg-1·d-1,持续5 d)建立草酸钙结晶肾损伤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使用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及Von Kossa染色观察模型组小鼠是否造模成功。对小鼠肾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测序,根据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结果筛选与草酸钙结晶肾损伤有关的基因和蛋白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图、热图及火山图进行肾组织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采用韦恩图分析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的重叠内容。 结果 模型组小鼠肾脏HE染色、PAS染色结果显示肾组织形态结构异常,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肾组织存在纤维化,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皮髓交界处大量钙盐沉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等肾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提示草酸钙结晶肾损伤小鼠模型构建成功。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共存在2 815个显著差异基因,其中2 004个基因上调,811个基因下调;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共存在1 197个差异蛋白,其中353个蛋白上调,844个蛋白下调。共有338个差异基因与差异蛋白相对应,其中324个差异基因与差异蛋白趋势一致。在表达上调及下调对应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中均选取表达差异较大的5个差异分子,分别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精氨酸酶2(ARG2)、S100钙结合蛋白A6(S100A6)、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溶质转运家族22成员6(SLC22A6)、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A1(SLCO1A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EPCK1)和吲哚胺N?甲基转移酶(INMT)。GO分析表明2个组学相关的差异分子富集的共同通路主要涉及线粒体功能、多种能量代谢通路及免疫失调;而KEGG富集分析显示2个组学相关的差异分子主要的富集通路包括转运体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病变、氨基酸代谢通路异常、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通路异常等。 结论 草酸钙结晶肾损伤小鼠肾脏基因和蛋白层面均发生明显变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多种能量代谢通路异常及免疫失调可能作为重要机制参与草酸钙结晶肾损伤的发病。

  • 张艺斐, 梁黎明, 孔祥雷, 许姝琦, 王群, 王尊松, 许冬梅
    摘要 (331) RichHTML (272) PDF全文 (57)

    目的 探索通过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构建腹主动脉腔静脉内瘘(abdominal aortocaval fistula,ACF)模型,为后续机制及干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方法 选择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50~300 g),按6∶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肾衰竭组(n=60,0.75%腺嘌呤饲料)和对照组(n=10,不含腺嘌呤的相同饲料),喂饲4周后,肾衰竭组按1∶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选取30只行开腹手术构建ACF模型(肾衰竭+ACF组)。通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检测及Masson染色评估肾衰竭模型的建立,应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验证ACF模型的构建情况。ACF手术6周后取材,心脏采血法取血并留取ACF大鼠血管组织进行病理学(HE染色)研究。 结果 喂饲4周时,与对照组(n=10)比较,肾衰竭组(n=10)大鼠血肌酐[(63.8±23.5)μmol/L比(33.0±3.8)μmol/L,Z=3.651,P<0.001]和血尿素氮[(13.1±6.9)mmol/L比(5.3±0.6)mmol/L,Z=3.254,P=0.001]水平均较高。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肾衰竭组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间质纤维化及血管损伤等病理改变。ACF术后5只大鼠死亡,存活率为83.3%。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肾衰竭+ACF组通畅(23/25)的ACF吻合口处探及动脉向静脉分流的湍流血流。HE染色结果显示,肾衰竭+ACF组ACF静脉流出道出现典型的偏心性新生内膜增生。 结论 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ACF模型构建成功,ACF表现典型的偏心性新生内膜增生,该模型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生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及干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 程艳璐, 陈瑛, 王雅楠, 李思雨, 王利, 王浩, 朱冰冰
    摘要 (417) RichHTML (382) PDF全文 (130)

    目的 观察卡格列净(canagliflozin,Cana)干预治疗高糖诱导人足细胞(human podocyte,HPC)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将HPC设为5组:正常组(normal glucose group,NG组)、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A组)、高糖组(high glucose,HG组)、Cana低剂量(0.3 μmol/L)组、Cana高剂量(1.0 μmol/L)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膜相关反向鸟苷酸激酶2(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 inverted-2,MAGI2)、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 2,SGLT2)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caspase1)表达。鬼笔环肽(phalloidin)染色观察HPC骨架变化。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1β含量。 结果 (1)与NG组比较,HG组MAGI2、nephrin表达水平较低(均 P<0.01),SGLT2表达较高( P<0.01);足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骨架重构显著;细胞ROS水平较高( P<0.01);NLRP3、ASC、cleaved-caspase1表达较高(均 P<0.01);细胞上清中IL-18、IL-1β浓度较高(均 P<0.05)。(2)与HG组比较,Cana组MAGI2、nephrin表达升高(均 P<0.01);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骨架重构减轻;SGLT2表达下调( P<0.05);细胞ROS水平下调;NLRP3、ASC、cleaved-caspase1表达下调( P<0.01);上清中IL-18、IL-1β浓度下调(均 P<0.05)。 结论 卡格列净能有效减轻高糖诱导的HPC损伤及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NLRP3信号通路相关。

  • 王可昕, 刘书馨, 姬芳玲, 钱嘉航, 任军, 韩璐璐, 贾凌云
    摘要 (377) RichHTML (375) PDF全文 (134)

    目的 探究重组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串联显性表位(PLA2RTD)在去除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抗PLA2R自身抗体(anti-PLA2R)中的作用。 方法 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昆虫细胞体系中表达重组蛋白分子PLA2RTD(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1和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7),圆二色谱法测定PLA2RTD的二级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PLA2RTD的生物活性,环氧活化法耦联重组PLA2RTD与琼脂糖凝胶CL-6B微球以制备anti-PLA2R的特异性免疫吸附剂。 结果 该研究实现了PLA2RTD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昆虫细胞系统中的首次表达,证明了PLA2RTD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较高的结合特异性。PLA2RTD免疫吸附剂体外单次吸附可平均消除76.66%的anti-PLA2R[(6.66±0.30)RU/ml比(28.54±2.10)RU/ml],吸附完成后血浆中IgG、IgA、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变化<4%,第2~3次重复使用时仍可保持65%左右的吸附效率。 结论 基于PLA2RTD的特异性免疫吸附剂能够有效地清除血浆中anti-PLA2R,为特异性清除与PMN相关的自身抗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王璐璐, 田汉, 杨俊伟, 江蕾
    摘要 (576) RichHTML (686) PDF全文 (134)

    目的 探讨体外高糖环境和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足细胞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褪黑素改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足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高糖(30 mmol/L)组和高糖(30 mmol/L)+褪黑素(0.1 mmol/L或0.5 mmol/L)组。地塞米松(100 nmol/L)作用足细胞2 h,记为授时因子时间0点,每4 h收获细胞,持续24 h。6~8周龄体重20 g左右雄性C57BL/6J小鼠被随机(区组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高脂饮食+尾静脉注射120 mg/kg链脲菌素)组和糖尿病肾病(高脂饮食+尾静脉注射120 mg/kg链脲菌素)+褪黑素(20 mg/kg灌胃)治疗组(褪黑素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足细胞生物钟基因的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生物钟基因蛋白ClockBmal1,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Synaptopodin、WT1、Desmin,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肾组织WT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6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小鼠肾组织肾小球病理改变。 结果 (1)地塞米松重置足细胞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和昼夜节律振荡,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ClockCk1e mRNA表达的昼夜节律振荡丢失,高糖+褪黑素组ClockCk1e mRNA表达的昼夜节律振荡部分恢复(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Nephrin、Synaptopodin和WT1蛋白表达均较低,Desmin蛋白表达较高;与高糖组相比,高糖+0.5 mmol/L褪黑素组Nephrin、Synaptopodin和WT1蛋白表达均较高,Desmin蛋白表达较低(均P<0.05)。(3)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低,肾小球Nephrin和WT1蛋白表达均较高,足突宽度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较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小鼠足细胞Beclin1和LC3Ⅱ/Ⅰ蛋白表达均较低,P62蛋白表达较高(均P<0.05);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肾小球Beclin1和LC3Ⅱ/Ⅰ蛋白表达均较高,P62蛋白表达较低(均P<0.05)。 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部分恢复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节律振荡,改善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高糖引起的足细胞损伤。

  • 马广强, 王荣亮, 牛玲, 万红娇, 闫成花, 王立元
    摘要 (804) RichHTML (1057) PDF全文 (103)

    目的 基于CRISPR/Cas9和Cre-loxP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多囊肾病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Pkd1)基因条件敲除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Pkd1基因在多囊肾病发生中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 采用In-Fusion技术构建打靶载体,根据Pkd1基因制备对应的gRNA、Cas9 mRNA及携带loxP位点的供体载体,共同注射于C57BL/6N小鼠的受精卵内。将受精卵转移至有假孕状态雌性小鼠的输卵管内部。幼鼠出生后经PCR鉴定及测序分析分选出Pkd1flox/flox 基因型F0代阳性小鼠,后者与野生型小鼠配繁,筛选出后代基因型为Pkd1flox/+的F1代杂合子小鼠,内部扩繁获得基因型为Pkd1flox/flox 的F2代纯合子小鼠,该基因型小鼠再与Cre阳性表达的Ggt1-Cre小鼠杂交,获得Pkd1flox/+Ggt1Cre 基因型的F3代小鼠,F3代自交或与F2代Pkd1flox/flox 回交得到Pkd1flox/floxGgt1Cre 基因型的F4代小鼠,即肾脏特异性Pkd1基因敲除(Ggt1-cKO)小鼠。采用PCR法鉴定小鼠基因型,按基因鉴定结果分为野生型对照(WT)组(n=6)、Pkd1纯合子对照(PKD)组(n=6)和Ggt1-cKO敲除验证(CKO)组(n=6)。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和其他器官组织中Pkd1 mRNA的表达;HE染色检查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含量,并计算肾脏系数。 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CKO组子代小鼠基因型符合Pkd1flox/floxGgt1CrePkd1基因仅在肾脏特异性表达,其余组织中均未见表达。RT-qPCR结果显示,CKO组小鼠肾脏髓质Pkd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WT组和PKD组(均P<0.05)。肉眼可见CKO组小鼠肾脏体积较WT组增大了1倍左右,光镜下可观察到CKO组小鼠肾脏有多个大小形态不一的空泡,髓质组织间隙明显增加。CKO组小鼠肾脏系数、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含量均显著高于WT组和PKD组(均P<0.05)。 结论 基于CRISPR/Cas9和Cre-loxP基因编辑技术可成功构建Pkd1基因条件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Pkd1基因在多囊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动物模型。

  • 薛嵘, 马金刚, 黄军悦, 李莹屏, 高佩娟, 黄文辉, 杨晓军, 钱睿, 赵娟
    摘要 (599) RichHTML (575) PDF全文 (156)

    目的 探究核受体亚家族4 A组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 group A member 1,NR4A1)在缓解顺铂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Tabula-muri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肾脏组织各细胞亚群NR4A1基因的表达。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系及原代细胞中,通过慢病毒感染以过表达NR4A1基因。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顺铂的细胞毒性。细胞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死亡比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NR4A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以及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分析细胞铁死亡程度。 结果 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NR4A1基因表达在肾脏组织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亚群中最低。50 μmol/L和100 μmol/L顺铂能够显著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MDA、GSSG和脂质ROS含量的上升(均P<0.01),且顺铂浓度越高诱导MDA、GSSG和脂质ROS增加越多。相比对照HK-2细胞,过表达NR4A1的HK-2细胞脂质ROS含量及铁离子含量显著较低(均P<0.01),过表达NR4A1抑制了顺铂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及其诱导的铁死亡。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过表达NR4A1上调了抗铁死亡基因NRF2的表达(P<0.01)。进一步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与NR4A1在肾脏组织细胞亚群的表达状态相似,NRF2表达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也最低。 结论 顺铂能够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且浓度越高越明显。NR4A1通过上调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F2的表达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铁死亡,从而缓解顺铂对细胞的毒性。

  • 靳晶晶, 赵海容, 程美娟, 赵笑颖, 张胜雷, 白亚玲, 徐金升
    摘要 (362) RichHTML (320) PDF全文 (97)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临床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METTL3 mRNA水平。(2)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高磷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METTL3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分布。构建METTL3过表达和敲低质粒,分别转染VSMCs,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标志物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3)动物实验: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KD血管钙化组、S-腺苷高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干预组,硝酸银染色评估胸主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Runx2、Bax、Bcl-2蛋白表达。 结果 (1)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中METTL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无钙化患者(P<0.05),且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r=-0.65,P<0.001)。(2)高磷刺激的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降低,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免疫荧光双染发现METTL3与Runx2共表达于细胞核。在高磷处理的VSMCs中过表达METTL3后Runx2、BMP-2、Collagen I表达明显降低,并伴有钙化结节减少,且凋亡蛋白Bax/Bcl-2比值降低(均P<0.05)。反之,敲低METTL3通过诱导凋亡加重VSMCs钙化。(3)进一步在体内模型中给予METTL3抑制剂SAH,发现抑制METTL3表达可显著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钙化,且Bax/Bcl-2比值、Runx2表达上调。 结论 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METTL3水平降低,体内外实验证实METTL3可通过介导凋亡相关蛋白Bax /Bcl-2抑制CKD血管钙化。

  • 卢颖, 沈华英, 高芦燕, 王峙, 曾颖, 宋锴
    摘要 (373) RichHTML (282) PDF全文 (106)

    目的 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是否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0.9%生理盐水20 ml/d腹腔注射)、单独CAPE组(CAPE组,0.9%生理盐水20 ml/d+CAPE 10 mg·kg-1·d-1腹腔注射)、模型组[PD组,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fluid,PDF)20 ml/d腹腔注射,并于第1、3、5及7天予脂多糖0.6 mg/kg腹腔注射]及CAPE干预组(PD+CAPE组,在PD组基础上予CAPE 10 mg·kg-1·d-1腹腔注射),每组8只。腹腔注射持续28 d,第28天行腹膜平衡试验检测腹膜转运功能后处死大鼠,收集壁层腹膜和网膜组织进行后续检测。为进一步探讨机制,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PMCs),用2.5%葡萄糖PDF刺激PMCs,加5 μmol/L CAPE干预,检测PMCs的形态和功能。应用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阻断Nrf2探讨CAPE对PMCs保护作用与Nrf2/HO-1通路的关系。组织病理染色检测腹膜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分析Cleaved caspase-3、Bax、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Ⅰ)的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α-SMA、FN、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HO-1及细胞核内Nrf2(N-Nrf2)的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细胞免疫荧光分析Nrf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CON组相比,PD组大鼠腹膜较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间皮下α-SMA、FN、Col-Ⅰ蛋白表达及MDA含量均较高,HO-1、N-Nrf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均较低(均P<0.05);与PD组相比,PD+CAPE组大鼠腹膜形态明显改善,Cleaved caspase-3、Bax、α-SMA、FN、Col-Ⅰ蛋白表达及MDA含量均较低,HO-1、N-Nrf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均较高(均P<0.05)。与CON组相比,PD组大鼠超滤量较低,腹膜通透性较高,CAPE干预后大鼠腹膜转运功能显著改善(均P<0.05)。在体外培养的PMCs中,PDF抑制Nrf2核转位和HO-1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增多和α-SMA、TGF-β1和FN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CAPE可激活Nrf2核转位,增加HO-1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内ROS水平,部分逆转PDF诱导的细胞凋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均P<0.05);CAPE对PMCs的保护作用可部分被ML385抵消(均P<0.05)。 结论 CAPE可减轻PD对腹膜的氧化应激损伤,减少PMCs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改善腹膜纤维化及超滤功能。CAPE对腹膜的保护作用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 田瑞雪, 韩秀涛, 王雨涵, 周晓霜
    摘要 (403) RichHTML (271) PDF全文 (147)
  • 徐梦园, 王鑫, 巩永凤
    摘要 (421) RichHTML (309) PDF全文 (106)
  • 汪乐, 杨小强, 周一鸣
    摘要 (760) RichHTML (690) PDF全文 (152)
  • 李艳, 毛海霞, 康婷, 张丽玲, 刘琦, 欧三桃
    摘要 (461) RichHTML (221) PDF全文 (156)
  • 余亚妮, 陈月琪, 李保爽, 杨小倩, 冯墨宣, 蒋伟
    摘要 (412) RichHTML (258) PDF全文 (204)
  • 王钰, 毛建萍, 王梦婧, 梁剑青, 陈靖
    摘要 (927) RichHTML (560) PDF全文 (144)

    目的 建立正常小鼠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并进行功能鉴定,为慢性肾脏病下肠道的物质转运提供体外研究工具。 方法 分离提取C57BL/6J小鼠小肠隐窝,于体外三维培养体系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类器官的形成过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类器官的组织结构,免疫荧光鉴定小肠类器官的细胞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类器官中物质吸收相关转运体的表达。 结果 成功提取小肠隐窝,并顺利构建小肠及不同肠段类器官,所培养的类器官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传代后仍能维持增殖状态。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小肠类器官表达黏蛋白2、嗜铬粒蛋白A、Oflm4及溶菌酶不同类型肠道细胞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小肠类器官表达钙盐、磷酸盐、钠盐吸收相关转运体,且不同肠段类器官钠盐及磷酸盐吸收主要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与体内一致,符合小肠节段性吸收的特点。 结论 成功构建小肠及不同肠段类器官,首次观察到类器官中物质吸收相关转运体的表达,为慢性肾脏病下开展肠道物质转运体外研究提供了稳定和便利的工具。

  • 钱晓倩, 朱冬冬, 林芙君, 蒋更如
    摘要 (303) RichHTML (108) PDF全文 (126)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敲除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小鼠中的作用。 方法 构建顺铂诱导的AKI小鼠(C57BL/6)模型,将雄性8~10周龄体重22~24 g SMN+/+野生型小鼠及SMN基因敲除杂合子(SMN+/-)小鼠随机分为4组:SMN+/+生理盐水组(野生型空白对照组,n=5)、SMN+/-生理盐水组(SMN基因敲除杂合子空白对照组,n=5)、SMN+/+顺铂组(野生型顺铂组,n=5)和SMN+/-顺铂组(SMN基因敲除杂合子顺铂组,n=5)。腹腔注射20 mg/kg顺铂溶液或0.9%生理盐水,72 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及肾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M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和脲酶法分别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蛋白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的表达。 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MN+/-小鼠SM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且顺铂腹腔注射后,SM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均P<0.05)。野生型顺铂组小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目、PARP蛋白表达及CHOP蛋白表达均高于野生型生理盐水组(均P<0.05),且SMN+/-顺铂组小鼠上述指标表达均高于野生型顺铂组小鼠(均P<0.05)。 结论 SMN基因敲除可进一步加重顺铂诱导的AKI,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SMN可能是AKI治疗潜在的干预靶点。

  • 曹映雪, 郝传明
    摘要 (338) RichHTML (210) PDF全文 (102)

    目的 探讨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在小鼠肾脏及血管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J小鼠前列环素合成酶(prostacyclin synthase,PGIS)敲除模型,通过基因型鉴定观察PGIS敲除对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应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PGIS敲除对小鼠肾脏和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观察PGIS敲除小鼠的肾脏大体形态;检测小鼠血尿素氮水平评估小鼠肾脏功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GIS敲除对前列腺素合成酶PGESTXA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系统中PGIS的表达部位;采用尾套法测定小鼠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多数PGIS基因全身敲除纯合子(PGIS-/-)胎鼠在母鼠孕晚期死亡,个别PGIS-/-胎鼠出生后可存活;PGIS-/-胎鼠肾脏发育明显异常,表现为间质稀疏,组织分化异常,生肾囊泡延长,折叠形成的“S”形结构数量明显减少(P<0.01);存活的PGIS-/-小鼠肾脏大体表现为组织萎缩、表面不规则和囊泡形成,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PGIS+/+)小鼠[(36.89±5.39)mmol/L比(5.07±0.69)mmol/L,n=3,P<0.01]。PGIS+/+小鼠和PGIS-/-小鼠PGESTXAS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GIS广泛表达于PGIS+/+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光镜下可以观察到PGIS基因全身敲除杂合子(PGIS+/-)小鼠肾脏血管平滑肌层缺失、内皮下疏松层增宽、血管壁变薄、内弹力板不连续等多种形态异常;PGIS+/-PGIS+/+小鼠血压和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GIS在小鼠肾脏及血管系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 余亚妮, 李保爽, 陈月琪, 孙静宜, 杨小倩, 冯墨宣, 蒋伟
    摘要 (339) RichHTML (148) PDF全文 (13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否通过调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信号通路引起足细胞焦亡。方法 采用小鼠肾足细胞过表达HBx基因来模拟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将足细胞分为以下5组:空白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慢病毒)、HBx过表达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HBx过表达+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NLRP3 siRNA)、HBx过表达+ROS抑制剂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添加ROS抑制剂)。电镜下观察足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assay,DCFH-DA)法检测ROS的生成;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足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分别检测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酶活性、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如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焦亡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esmin和Nephrin的表达。结果 HBx过表达慢病毒成功感染足细胞后,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发生焦亡相关形态学改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Bx过表达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Hoechst 33342染色发现HBx过表达后细胞核浓缩;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证明HBx过表达后足细胞发生了焦亡;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Caspase-1酶活性、乳酸脱氢酶和Desmin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而NLRP3敲低或ROS抑制减弱了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焦亡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 ROS/NLRP3通路在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焦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 胡艳, 施映枫, 陈慧, 陶敏, 周璕, 李锦青, 马晓燕, 刘娜
    摘要 (310) RichHTML (100) PDF全文 (153)

    目的 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在尿酸(uric aci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1)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MA干预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模型组、HN+3-MA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大鼠体重,用蒸馏水将腺嘌呤(100 mg/kg)和氧嗪酸钾(1 500 mg/kg)混合制成混悬液,每天灌胃制备HN大鼠模型,对照组及3-MA干预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MA干预组及HN+3-MA干预组在造模同时每天予3-MA(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及H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1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定位情况。(2)用高尿酸(800 μ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上调(P<0.01),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与HN模型组相比,HN+3-MA干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1)。此外,高尿酸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使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可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 自噬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防治HN进展的新策略。

  • 张艾莎, 隋晓露, 张燕子, 许云鹏, 谢婷妃, 袁树珍, 曾启城, 邹杰锋, 陈继红
    摘要 (369) RichHTML (272) PDF全文 (147)

    目的 构建小鼠颈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模型,筛选AVF内膜增生狭窄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研究参与AVF内膜增生狭窄的异常表达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小鼠46只,按简单随机法分为AVF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3只。AVF组行小鼠颈内AVF成形术,假手术组分离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后缝合切口。应用转录组学可逆链终止物和合成测序法测定AVF内膜增生狭窄小鼠全基因组序列,建立微阵列数据集;应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多重假设检验校正(Benjamini & Hochberg 法)筛选AVF增生狭窄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语言富集分析筛选AVF内膜增生狭窄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应用多样性增量分析BUSCA 软件进行AVF增生狭窄差异表达基因亚细胞定位;应用STRING 数据库及Cytoscape 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网络互作可视化分析。 结果 AVF组造模成功21只,失败2只,故最终AVF组21只,假手术组亦仅执行手术操作21只。小鼠颈内AVF模型创新采用连续-间断缝合法,提高了此模型建模的成功率。差异基因测序比对分析显示,AVF增生狭窄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2 514个,其中上调基因1 323个,下调基因1 191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活性激活、氧化还原及线粒体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富集在代谢、能量物质合成、糖尿病、氧化应激等相关信号通路;亚细胞定位统计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在线粒体蛋白(24.24%)、胞质蛋白(17.51%)、细胞核蛋白(13.13%)、细胞膜蛋白(11.45%)、细胞外蛋白(10.77%)。 结论 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参与AVF内膜增生狭窄的病理损害过程。

  • 张成, 郑迪, 张驰昊, 宋亮, 轩永丽, 李文华
    摘要 (411) RichHTML (149) PDF全文 (164)

    目的 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信号通路下调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从而减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 方法 将40只体重160~180 g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比剂损伤组(CM组)、虾青素干预组(AST+CM组)、SIRT1抑制剂Ex527干预组(Ex527+CM组)、虾青素联合Ex527干预组(AST+Ex527+CM组)。造模72 h后行心脏取血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肾脏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及数量;冰冻切片活性氧(ROS)染色检测ROS含量;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SIRT1、p5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Drp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与CM组比较,AST+CM组Scr和BUN含量较低,T-SOD含量较多,MDA含量较少,而Ex527+CM组T-SOD含量较少,MDA含量较多(均P<0.05)。(2)与CM组比较,AST+CM组ROS表达量较低,Ex527+CM组ROS表达量较高(均P<0.05)。(3)与CM组比较,AST+CM组凋亡细胞数量较少,而Ex527+CM组凋亡细胞数量较多(均P<0.05)。(4)与CM组比较,AST+CM组SIRT1、PGC-1α及Bcl-2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53、Drp1及Bax蛋白表达量均较低,Ex527+CM组SIRT1、PGC-1α及Bcl-2蛋白表达量均较低,p53、Drp1及Bax蛋白表达量均较高(均P<0.05)。 结论 虾青素可以通过激活大鼠SIRT1通路抑制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从而减轻CI-AKI。